四川日报 2021年09月23日
这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再次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为每一年的岁稔年丰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他们将仓廪实、稻禾香的梦想写在大地上;他们在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长征路”上走了一辈子;他们在热爱的土地上,洒下了汗水、刻下了足迹、奉献了一生……
他们是袁隆平、申纪兰、黄文秀等“共和国勋章”和功勋荣誉获得者,是为丰衣足食、人民小康不断奋斗的代言人。
一稻济天下,满眼稻金黄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遭遇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没有粮食吃,什么事干不出来,所以我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自有这个想法开始,水稻就伴随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一生。
一路艰难求索,袁隆平走得并不顺畅。尽管如此,他仍数十年如一日下田仔细照看他的“宝贝”。即便在年近九旬时,袁隆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常常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当天,他还在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一年多后,即使已到病危之际,他仍关心着稻子长势。
这位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用一颗稻种,填满了天下粮仓。
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群众
寒来暑往,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曾有一位老人常年将自己地里的玉米侍弄得高大壮实。一挥一锄,她干得细致、卖力,直到90岁高龄。
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她一生热爱劳动,也积极为劳动者谋利益。这位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一直聚焦农村、农民——从“村村都要通水泥路”到“修建公路不能侵占耕地”,从“搞好山区水利建设”到“老区如何致富”,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我是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农民中间,才能更了解农民疾苦。”一份份来自农村大地、不断被采纳兑现的议案、建议,写满了为民情怀与农民本色。
铭刻的足迹,心中的长征
9月的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处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生前战斗过的地方。2018年3月,不满30岁的黄文秀主动请缨来到这个深度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期间,她带着村民们发展壮大砂糖橘、油茶等特色产业。而今,脱贫后的百坭村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水泥路通达各个屯,许多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在百布屯,澳洲龙虾养殖基地养了上万尾虾苗,附近的20多亩百香果已经挂果。
“文秀只是1800多位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的英雄中的一个。”姐姐黄爱娟说,“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们贡献了光和热。”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