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1年10月29日
《规划纲要》摘要
●依托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等方面优势,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和毗邻地区协同,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
●分类指导、科学施策,推动公共资源在双城经济圈各级各类城市间合理配置,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
对话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
孙建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记者对话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孙建军,探寻我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的新认识新构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寇敏芳
全面优化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记者:目前,《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已公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承担“规划引领”的重要职能,下一步,将如何把《规划纲要》落在空间上、把发展蓝图落在用地上?
孙建军:《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总体思路是“固本底、强双城、优双圈、筑中轴、兴两翼”。在落实全省西部保育培育、东部优化提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的基础上,统筹形成“盆周生态保育、盆中优化协调、空间战略全方位协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要以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实施差异化的保护开发策略,并结合四川五大片区的发展实际,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其中,东部区域(包括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将以优化提升为重点,通过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调整国土空间布局等方法,实现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西部区域(包括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将以保育和培育为主,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做好“两山”资源转化,走一条“守护+展示”的新型发展道路。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和毗邻地区协同发展
记者:针对川渝毗邻地区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如何进行引领?
孙建军:我省已与重庆联合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明确提出通过川渝协作,促进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思路。
统筹引导空间协作。川渝中部毗邻区产业合作基础好,将重点引导该地区与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圈联动,协同产业布局,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同时优化提升跨界通道,共建能源基地和航电枢纽工程;川东北毗邻区绿色资源富集,将重点引导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协同建设川渝绿色发展示范区;川南毗邻区经济产业基础较好,主要任务是引导该地区加快南向通道建设,共建川南渝西现代产业集群,协同开展港口建设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治理等工作。
探索建立合作机制。主要是引导毗邻地区探索建立合作新机制,共同促进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推进建设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平台等。
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
记者:《规划纲要》明确,要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国土空间将如何来布局?
孙建军:《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提出构筑“一圈一轴、两翼三带”城镇空间格局的规划构想。
“一圈一轴”是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地带,即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城镇发展轴;“两翼”包括成渝城镇发展轴两侧均衡发展的川南城镇组群和南充广安城镇组群、达州都市区;“三带”则是推动全省城镇联动发展的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发展带、成遂南达发展带和攀乐宜泸沿江发展带。这是优化全省国土空间格局的骨架,也是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区。
此外,在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也提出,要通过“强双城、优双圈、筑主轴、兴两翼、塑三群、连多廊”的方法,统筹优化成渝地区城镇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
要达成目标,优化区域城镇体系结构是关键。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来看,对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规划布局,重在提升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布局,重在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对其他中小城市及一般县城,重点补齐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