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粮食安全”为何成两会热词

四川日报    2022年03月05日

       两会视线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成栋

  “要让农民愿意种粮食!”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告诉记者,他非常关注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

  无独有偶,不少基层代表也在各自的建议中提及,应该综合施策,确保粮食产量更上一层楼。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粮食安全”为何成为热词?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看大局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中央有部署、四川有需要

  “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个信号非常明确!”代表委员表示,之所以重点关注粮食安全,因为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粮食是重要领域。同时,连续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粮食安全摆放在重要位置,并先后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等硬举措。特别是前不久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粮食安全明确为“三农”工作首要底线任务。

  不只有明确的信号,还有更精确的任务。“任务和要求非常具体。”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市发改委主任、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吴小怡介绍,从2020年起,中央就下达各省粮食稳产增产任务。以今年为例,确保粮食产量710亿斤以上、新增3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就是四川的“硬任务”。

  除了中央部署,还有四川省情实际。在代表委员看来,四川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口粮、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粮食。此外,四川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粮食消费大省,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和确保口粮自给,是四川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

  “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不仅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连基本的稳定都难以保证。”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过去两年多的经验表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而扎紧“米袋子”是重中之重。

析难点 难挣钱、难找地,粮食稳产增产面临“两道坎”

  “种粮基本不赚钱,甚至可能要亏本。”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运说,代表委员之所以热议粮食安全话题,另一个原因是推动粮食稳产增产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

  在代表委员看来,就当前而言,最主要的挑战是成本上升过快和找地难。

  “今年种子和化肥的价格都涨得凶。”全国人大代表、阿坝州净土阿坝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负责人王安兰说,此前的调研显示,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大春,全省化肥和种子价格出现40%左右的上浮。

  这进一步挤压了种粮农户的利润空间,罗朝运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价格,每亩水稻种植成本较去年上涨100元左右。去年齐乐镇一带,每亩水稻利润也只有百元上下。

  即便有利润,也很难找到地块种粮。李君说,经过多年种植结构调整,岫云村的耕地多数已种上了茶叶、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粮食扩种的难度大。

  不少基层代表委员也反映,在粮食稳产增产任务已经明确的前提下,“找地”是当前春耕的重中之重。

  “谷非地不生,没有地不可能种出来粮食。但耕地用途管制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吴德坦言,从此前的摸底来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耕地“非粮化”乃至“非农化”现象。

谋出路 让补贴更有力度更精准,还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如何破解种粮效益不高却要守住耕地红线难题?

  首先,补贴要精准。“从我们在基层掌握的情况来看,这是能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李君说,精准应该体现在补贴市场的真实反应上,以及补贴环节领域的拓展和补贴对象的聚焦上。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吴小怡。她说,种粮补贴应该根据当年农资涨跌情况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年种粮成本变化,可将补贴向农资生产和粮食购销领域延伸,以压低种粮成本,并将相关补贴进一步向实际种粮农户补贴,让政策红包更加名副其实。

  其次,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有良田,还要粮用。这个良田,就是保障粮食作物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吴德说,四川地形多样,存在资源季节性区域性分布不均衡,建议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不断让更多耕地“旱能灌、涝能排、宜机作业”。

  粮用,则要靠综合施策。

  抓手要硬。“当头炮”应该变耕地红线为真正的高压线。具体来说,在划定耕地保护红线之外,还要强化立法和执法,让“长牙齿”的举措贯穿到耕地保护各个环节。

  指挥棒要准。“考核要更加向粮食生产倾斜。”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晓春介绍,去年已正式实施的《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和正在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等,正在尝试从法制层面为“多产粮食”保驾护航。

  “还得有新技术。”全国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兰介绍,已请来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专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果园套种技术,在不改变既有农业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为1000亩大春粮食作物扩种找到了地块。




  • 上一篇: 如何打通农村急救“最后一公里”?
  • 下一篇: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