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丝绢唐卡新IP 千年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甘孜日报    2022年04月20日

◎洛绒尼玛 兰珍

春日午后,道孚县玉科镇银克村一栋玻璃房工作室内,屋外暖阳高照,屋内安静忙碌。54岁的唐卡画师呷瓦坐在画架前,一笔一划,认真上色。在他笔下,画面的色彩逐渐丰富,形象也慢慢生动。像这样每天画8个小时,这些年他几乎从未间断。从16岁拿起画笔开始,呷瓦这一画就是38年……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艺术的流派很多,齐岗画派、勉唐画派和钦则画派,还有如今较为常见的噶玛嘎孜画派等。而我们甘孜州有一个画派作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郎卡杰唐卡。”呷瓦告诉记者,郎卡杰画派唐卡是甘孜州最古老、传承最久远的唐卡画派之一。呷瓦师从唐卡画师郎卡杰画派第九代传承人之一朱巴巴登,成为郎卡杰画派第十代传承人之一。不仅如此,该流派已经传承至第十二代。

近年来,道孚县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唐卡艺术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在玉科镇得到传承和发扬,逐渐产业化,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2010年,呷瓦前往北京,在北京发扬唐卡艺术,并在此学习工笔绘画技法。

“在北京的8年,我结交了很多国画和油画大师,向他们学习工笔绘画技法,相当于重新系统学习绘画基础,这让我在绘制唐卡技艺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呷瓦这样总结自己在北京的绘画学习之旅。在他看来,正是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长期学习,让他对唐卡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日后推广唐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回到家乡道孚县,呷瓦开始着手创新绘制唐卡,并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创办了道孚县玉科唐卡艺术传习基地。“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质,唐卡品种很多,例如手绘唐卡、刺绣唐卡、织锦(堆绣)唐卡、缂丝唐卡、珍珠唐卡等,但是很少有人用丝绢作为手绘唐卡的画布。我就想利用国画的工笔绘画技艺,在丝绢上绘制唐卡。”呷瓦介绍,丝绢绘制的画可以长时间保存收藏,不惧潮、不怕褶皱,这是利用传统材料棉布绘制的唐卡所不具备的。同时,在绢上作画,既可以画出清晰如刀刻的笔痕,还可以采取正反两面染色,多次晕染,能收到色彩极为丰富的艺术效果。

采访呷瓦时,他正在用丝绢绘制一幅新的唐卡。“丝绢唐卡现在已经成了我创作的高端唐卡IP,很有市场。”靠着创新绘制丝绢唐卡,呷瓦一年的收入可达30余万元。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普通受众接受并喜欢上唐卡,进一步拓宽唐卡的销路,呷瓦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低成本制作的唐卡,用石头代替传统唐卡所使用的棉布,并且利用低成本的颜料替换矿物质颜料来创作唐卡。这些作品被呷瓦称为“普通唐卡”。

呷瓦介绍,玉科镇成立唐卡艺术传习所后,他免费为待业、残疾青少年传授唐卡绘画技艺。但是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书中的理论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缝裱等,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长则需要十余年。“为了让孩子们有点收入,空闲时我也会教他们在石头上绘制简易的唐卡,并进行销售。”

“2019年,连接道孚县城至阿坝州金川县二嘎里的道二路通车,串联起丹巴党岭、炉霍县、色达县,以及阿坝州金川县、马尔康市,处于这几个地方必经之路的玉科镇区位优势凸显,过往游客陡增。去年全镇接待游客上万人,足足比通车前增长了10倍。”玉科镇党委书记次昌降措告诉记者,很多游客到玉科镇后,会选择到唐卡艺术传习所参观、体验,购买学生所创作的部分唐卡。

“玉科传承推广唐卡艺术、创新发展唐卡产业,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更为带动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次昌降措介绍,呷瓦在两年内,先后培养了40余名学生,很多学生因此掌握了一技之长,通过技艺创收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

“玉科唐卡艺术传习基地不仅为呷瓦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也成为当地人和外地游客了解唐卡艺术的重要窗口。”次昌降措表示,“唐卡这一古老的艺术,更是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生机。”



  • 上一篇:推动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
  • 下一篇:黄强:牢记嘱托 凝心聚力 苦干实干 全力推动小凉山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