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一家三口被困海螺沟景区三号营家中房屋倒塌,家人生死未卜,但党员的职责让他们坚守——为了26名游客,他们“扔下”家人不管了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15日

刘仕明、张平春一家人在救灾帐篷前合影。

◎本网记者 陈杨 谢臣仁 文/图

9月11日,“9·5”泸定地震后第六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磨西中学安置点,刘仕明、张平春夫妇已经收拾妥当,准备起程返回磨西镇共和村查看家中受灾情况,并开展自救。

“泸定发生6.8级地震后,这还是我第一次回家。”张平春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我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家人安危和家中受灾情况。但,我和老公刘仕明必须坚守在海螺沟景区三号营地,我们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因为,这是党员的职责。”

紧急营救,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时针拨回到9月5日中午12时52分,海螺沟景区物业管理中心职工张平春在海螺沟景区三号营地的冰川索道公司吃过午饭,正在休息时,一阵地动山摇,四周传来巨石滚落的声音。“地震了!”待情绪稍微稳定,张平春立刻同4名同事跑出房屋。

“遭了,中午老公刘仕明就说要到600米外的地方砍点竹子做扫帚。地震这么凶,他会不会有危险?”张平春来不及多想,立马朝刘仕明砍竹子的方向跑去,边跑边喊,在三号营地的垃圾房见到刘仕明后,张平春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在冰川索道公司工作的儿子陈远杨也因及时躲避没有受伤,一家三口都安然无恙。

缓过神来,张平春赶紧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此刻,受地震影响,通讯完全中断。“女儿在地震前10分钟打电话说要骑电瓶车到磨西镇上取快递,路上到处是垮的石头,家中又只有年迈的公公,他们都生死未卜。”张平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忍不住流下泪水,“此刻很想走,我和老公都是本地人,对这里的路很熟悉,赶到共和村的家里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此时,有25名游客、11名工作人员被困四号营地,其中还有4名70岁以上的老人和5名病人,所有人情绪极为不稳定;四号营地海拔3600米,到晚上,温度很有可能降到零度以下,形势异常严峻,身为党员的张平春和刘仕明来不及多想,迅疾打消回村的念头。“身为党员,首先就是要服从组织领导,配合救援力量转移被困四号营地的人员。”张平春说。

他们在海螺沟管理局宣传营销科科长李毅的带领下赶到冰川索道公司,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解救被困四号营地的36名游客和工作人员。在发电机的轰鸣声中,索道上的缆车缓缓启动,作为冰川索道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的陈远杨和其他同事对索道上的每个支架进行详细检查,对配电室的故障进行排除。在索道运行半小时,确保索道没有被地震损坏后,才实施转运。缆车缓缓而下,被困四号营地的人员刚下缆车,就被立刻转移到开着空调的观光车上,36人的眼睛一下湿润了。

为及时给大家补充体力,冰川索道公司将储备的物资取出,让张平春他们着手准备50人的盒饭,确保被困四号营地的游客和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补充体力。此时,被困草海子、城门洞的游客和公司员工也陆续到达三号营地,瞬间,三号营地滞留游客26人、工作人员82人,人员总数达到108人。盒饭不够,大家纷纷达成共识,先保障游客,再保障普通工作人员,最后才轮到党员。

当天晚上,被困三号营地的人员通过观光车上的车载广播听到了党中央的声音,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泸定6.8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抢险救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被困人员士气,“要相信党和政府,救援力量正在赶来,要不了多久,我们一定能成功获救。”张平春和其他党员轮流给游客和工作人员打气。

入夜,刘仕明和其他党员顶着低温组成巡逻队对周边进行巡逻。“三号营地干河坝,过去曾发生过流石流。地震后,这里也不是很安全。只要一有危险我们就吹响口哨,提醒下方的党员组织游客和工作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刘仕明说,“连续三天两夜,我都没合过眼。”

加入临时党支部,闻令而动当先锋

9月6日上午,在李毅等人的建议下,在场的党员决定成立索道站地震应急临时党支部。作为党员,刘仕明、张平春夫妇挺身而出,加入了临时党支部。“虽然会议只开了短短十分钟,但让我终生难忘。党员、预备党员纷纷举手加入,一名74岁的党员游客也加入其中。”张平春在谈到当时的情景时,仍激动得用手拍了一下坐着的救灾简易床,“危难时刻,党员就是应该冲锋在前。”

根据分工,刘仕明继续负责夜间巡逻,张平春负责做饭。同时,他们还要协助临时党支部维持秩序、安抚滞留人员情绪、保障滞留人员安全。“当时各公司统筹到一起的物资不是很多,我们就只有做汤饭和稀饭,每顿饭要做两个小时,每天有六个小时都在忙。”张平春说。

经过一夜守护,游客被大家的真情付出所感动。“我最感动的是早上熬了一锅姜汤,给游客端去,过一会儿他们又给我们端回来,一定要让我们先喝。姜汤被大家推来推去。”讲到这里,张平春流下感动的泪水,“那一刻,我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心里很暖,很高兴。”

中午,救援队伍经过1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陆续到达三号营地。“看到救援队伍到来,我和好多人都激动得哭了。”张平春说,既然救援队伍已经到了三号营地,地处三号营地下方的共和村肯定早已有救援队伍了,家里肯定得到了妥善安置。

9月7日13时55分,首架直升机到达三号营地。坚守到最后,刘仕明、张平春夫妇和儿子陈远杨才搭乘直升机撤离。

在磨西中学安置点,刘仕明、张平春夫妇见到了被救援队伍护送到这里的父亲刘大云和女儿陈远薛,一家人相拥而泣。“那几天,我一直都在指挥部所在地当志愿者,一边帮忙,一边打听父母和弟弟的情况。”陈远薛含着泪水说。

从陈远薛的手机上匆匆看了一眼家中垮塌房屋的照片,一家人擦干眼泪又分赴各个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一直到9月11日上午都没返回共和村查看家中的受灾情况。

“有大家,才有小家;国家好,我们的小家才会更好。儿子儿媳作为党员,危难时刻就应该冲锋在前,他们做得对。”当过12年民兵排长,参与过多次处突任务,今年76岁的刘大云声如洪钟地说。

告别记者,刘仕明、张平春踏上回家的路,他们说:“地震摧不垮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家园一定会重建,乡亲们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 上一篇:抗震救灾保通保畅组全力开展道路抢通保畅工作
  • 下一篇:我州各类人才倾情倾智抗震救灾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