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震不倒的“红城旗帜”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得妥镇安置点上,前期参与救援转移群众的泸州小伙、志愿者李成斌(着红背心者)和当地小伙、志愿者周正在给安置点群众提供免费理发便民服务。

◎张建国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文/图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喜悦写在泸定县各族群众的脸上。9月5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然而,中午12时52分,得妥镇湾东村和紫雅场村的村民们却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顷刻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山崩地裂、房屋垮塌,一场6.8级地震,让山河破碎,家园受损,亲人阴阳相隔。

地震让湾东村和紫雅场村一度成为“孤岛”。

灾情牵动众人心。地震发生后,州委、州政府和泸定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州委部署要求,发扬“信念坚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新时代泸定精神,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让群众感受到党始终就在身边。在抗震救灾一线,一座座“红城堡垒”、一支支“红城先锋”,一批批“红城栋梁”凝聚成一面——

“点线面”相连 “主心骨”坚不可摧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州委、州政府和泸定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和一级响应。泸定县赓即成立地震应急指挥部,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邓立军,州委常委、统战部长松呷,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成康任总指挥长,并与泸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火速赶赴一线,坐镇指挥。抽派精干力量组建14个专项工作组,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全面准确核清灾情,科学调度救灾物资、应急力量,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工作,加强震情监测、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家的房子全垮塌了,什么也没有了,我的奶奶不幸遇难,父亲手臂骨折,还在雅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我的母亲是在废墟中自己爬出来的。”9月14日,在泸定县贡嘎山小学集中安置点,湾东村一组的梁燕伤心欲绝。梁燕刚大学毕业,9月5日,她的父母都去帮亲戚收玉米,她一个人在家,当她听到地下发出闷响声时,意识到发生了地震。她准备冲出去,大地剧烈摇晃,让她站立不稳。当她再次站起来,冲出屋外时,后脑勺被落下的砖块击中,鲜血直流,后被送到医院缝了三针。

和梁燕父母一起在亲戚家帮忙的有十几人,正值午饭时间,村民们正在用餐,坐在门口的村民逃了出来,坐在里面的村民却被埋在了废墟中,成功逃生的村民立即展开自救,将被埋的村民成功救了出来。

“我看到对面的山体大面积垮塌,浓烟滚滚,十分担心住在山下亲戚的安全。”梁燕说,逃生出来的村民迅速聚集在她家前面的空地上,并搭建简易帐篷避灾,等待救援。她很担心震后因下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加之震后恐惧,她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在得知救援部队要来救被困人员时,在镇村干部的组织带领下,大家想方设法抬着20多名伤员向红花岗转移。当大家走得精疲力尽时,手臂上戴有“汶川消防”“武警四川总队”袖套的救援人员犹如神兵天降,她兴奋地对大家说,部队来了,我们就安全了。

湾东村一组的冯艳今年28岁,强烈地震夺去了她年仅3岁的孩子和年过七旬婆婆的生命……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冯艳仍然心有余悸。

“湾东村和紫雅场村灾情最严重,已形成‘孤岛’,不管有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挺进到那里,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父老乡亲。”邓立军要求,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救援,营救被困“孤岛”的受灾群众。

在震后开展的救援“孤岛”湾东村的过程中,陆军第77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官兵用冲锋舟建立一条水上生命线,与武警四川省总队二支队和四川森林消防队官兵一道乘坐冲锋舟向湾东村进发。下舟后,官兵们攀爬三个小时陡坡到达湾东村展开救援,营救转移182名受灾人员,救治伤员60余名。

9月6日,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汶川大队队员张自立将一名从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救出的2个月婴儿,交给了泸定县人民医院医生。截至9月12日18时,在抗震救灾的8天7夜,汶川森林消防大队救援人员在湾东村转运伤员45人,协助直升机转运人员共6架次158人;利用橡皮艇转运伤员15人,地方群众169人,运输救援队伍286人次。地震发生后,先后有县外专业救援队伍19支、1167人到泸定县开展救援工作。

16名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人才,50余名省内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干部人才主动作为,多方力量联合援助,捐款捐物3000余万元支持泸定抗震救灾。

卫生部门组织1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得妥镇参与医疗救护,安排40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交通部门安排34名工程技术骨干奔赴灾区抢修道路,组织42名货车司机加快救灾物资运输;水利部门派出8个核灾救灾工作组,安排25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因地震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核实。目前,已完成水库电站、堤防、灌溉工程、供水工程、河道壅塞体的排查工作。

在泸定地震大救援中,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民兵、医疗等救援力量,在灾区一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英勇无畏,弘扬了新时代飞夺泸定桥精神,取得了抢险救援的阶段性胜利。

省州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指挥协调工作,泸定县乡村两级108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51支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与82个村(社区)党支部一道组织实施救援;州委统筹力量,组建州县乡村“四级”抗震救灾群众工作驻村工作队,深入各村(社区)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促民安,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彰显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各党员突击队、各驻村工作队,以点连片建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红城堡垒”。

舍我其谁 “贴心人”勇于担当

9月14日中午,邓立军安排好指挥部工作后,又马不停蹄赶赴灾区一线开展工作。地震发生以来,作为泸定县地震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邓立军、松呷、王成康与县主要领导一直坚守在得妥镇前线指挥部,深入一线、核查灾情、靠前指挥,与大家一起住帐篷、吃盒饭,会商灾情,沉着指挥抢险救援和灾后安置。

在前线指挥部,得妥镇干部李毅正在进行灾损核定工作。2021年7月,他被派往湾东村担任第一书记。地震发生时,他正与镇人大主席万志峰在村口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看到山体大面积滑坡,飞石不断,电站爆管形成泥石流,瞬间就到了跟前,他和执勤人员立即抄近道往村里赶,一路搜寻被困人员,发现罗家河坝三间民房完全垮塌,他们带着10名重伤员转移到二坪上(小地名),与共产党员、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搭建简易帐篷等待救援。5日凌晨3点,通过无人机传输信号,李毅他们与前线指挥部取得联系,9月6日上午10时,救援部队到达,艰难地将21名伤员送到红花岗并通过直升机转运到指定地点。三天后,李毅才向在加郡的父母报平安。

“湾东村有747人,村民通过发展魔芋、花椒、佛手柑等产业,摆脱了贫困,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2350元,这场地震,让村民什么都没有了。”说到这里,李毅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震后仅半个小时,泸定县委迅速组织党员干部1000余人,奔赴重灾区得妥镇,深入重点村组开展救援;湾东村党支部书记何公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及时组织村民避险自救;紫雅场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徒步翻越3座大山,将村里灾情传到了指挥部。原湾东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凯,主动以党员志愿者身份投入湾东村开展转移伤员、安置群众等工作。

“那一顶顶挡雨的帐篷,一件件暖和的棉衣,一床床厚实的被褥,一口口热乎的饭菜,都是救灾的叔叔阿姨给我们送来的,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充满了温暖,充满了感激。”9月14日上午,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帐篷教室”传出朗朗读书声。也是在这一天,泸定县11所中小学3772名学生, 11所幼儿园2048名学生恢复线下行课。

在校园内一处“灾后重建纪念碑”前,得妥镇中心校校长王君告诉记者,2013年芦山地震后,学校加强了应急避险教学演练和震后复课的推演,尽管这次地震造成学校围墙垮塌,但427名学生全部安然无恙。感恩教育、科学应对地震、防震减灾,成为泸定灾区学校复课后的“第一课”。

心手相连 “服务员”全心全意

9月14日午饭时分,记者在得妥镇集中安置点看到,身穿“红城先锋”红马甲的志愿者在为灾区群众服务。60多岁的北头村民陈建生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屋完全倒塌,他被安排到了救灾帐篷,一日三餐荤素搭配,物资供应充足,党组织做群众的主心骨,党员是受灾群众的贴心人。

“面对地震灾情,我们要发挥1+2+N联谊模式作用深入地震灾区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联谊入户工作,把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传递到群众中,激发灾区群众感恩奋进意识,提振重建家园信心。”松呷要求进驻灾区的工作队员要做实做细工作。

在救灾帐篷外,来自康定灵感发廊的老板张孝云正和伙计一道免费给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理发。他的爱人家就在湾东村,几年前搬到得妥镇,这次地震有亲戚遇难,他向指挥部请战,关闭康定门店来到磨西镇和得妥镇义务理发,两天时间已为200多人提供服务,得知救援部队尚有200余人需要理发的消息后,他二话不说,收拾齐家什奔赴救援部队驻地。

地震发生以来,泸定县委统筹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力量,3300余名党员志愿者、1000余名巾帼志愿者和12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下沉一线,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截至目前,700余名志愿者参与秩序维护,服务群众21996人;300余名志愿者参与场地消杀105处;1500余名志愿者参与搭建帐篷和物资发放;2300余名志愿者参与转移群众、宣传引导和灾民情绪疏导。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后,泸定县委迅速在8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成立2个临时党总支和11个抗震救灾安置点临时党支部,指定优秀党员干部担任临时党总支和临时党支部书记,挑选骨干党员,吸纳党员志愿者充实支部力量,配齐配强支委班子,设立党员服务中心80个,11个临时党支部划分623个党员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1名负责人,建立健全“点长+片长+网格长”的临时安置点管理体系,引导安置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共建美好家园,真正做到“有事找党员、党员在身边。”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泸定县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夜以继日、持续作战,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凝聚起战胜灾害的强大力量,在危难关头人心不乱、力量不散,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 上一篇:我省纪检监察系统全力以赴保障抗震防疫和拼经济......
  • 下一篇: “无论您在哪里,我都要找到您!”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