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甘孜电商人震中坚守9天8夜的双向奔赴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张建国 本网记者 李娅妮

卸完一车货,戴波右手裹着的医用纱布直接“报废”。

“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干,全靠医疗救治组的护士热心帮忙换药。”9月13日22时许,泸定县磨西镇贡嘎广场临时安置点入口,甘孜电商志愿者戴波搬完最后一箱矿泉水,笑看自己这支从纱布中频频“冒头”的手。

当晚,是戴波和另外8名同事,在震中坚守的最后一夜;而这一车2吨重的货,是他们为震中受灾群众搬运的最后一批物资;在这9天8夜时间里,此般满满当当的应急生活物资,他们已先后捐赠了8车17吨。14日凌晨2时,返回康定的戴波9人睡得格外香。自“9·5”泸定地震发生后,他们从第一时间筹备物资驰援震区,到就地穿上“红马甲”化身志愿者,整整连轴转了170多个小时。

“每天至少工作18小时,兄弟姊妹些实在是太累了。”戴波这样对家人说,但完全忽略了自己右手摔伤骨折、接受手术治疗不足1月、就冒着伤口感染的风险,频繁用力搬运重物。戴波等9人是甘孜电商人眼里的“硬核担当”,是震中万余名志愿者中的一分子。穿上一抹抹“志愿红”的他们,在9月5日13时许接到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呼吁爱心企业捐赠抗震救灾物资的倡议后,开启震区“摆渡人”模式。全天24小时“不断电”,承担起临时安置点与受灾群众间“最后一米”的生活必需品分发派送,同时兼顾后勤打杂、帮助老人、照顾小孩,保障了抗震救灾一线百姓和救援人员的应急餐、方便餐、营养餐等需求。

9天8夜 

全天候免费“营业”

13日凌晨4时,当日第一辆电商货车驶达磨西镇贡嘎广场临时安置点。戴波和小伙伴们依次站在货厢里、厢门下、帐篷外,品类各异的货一件接一件从车上送下来,一个接一个传递摆放进帐篷固定位置的“货仓”里。

“震后第一天饮用水、方便面比较多,第二、三天安全帽、铁锹、电筒多了起来,中秋那两天月饼、水果堆满仓,今天防疫物品、蛋奶特别多。”戴波很细心,指着一箱箱医用防护口罩说,旁边还有一批封装的雨衣,“这几天时不时下雨!”从9月5日18时到13日24时,磨西镇1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1600余名受灾群众待在这个临时安置点里,排队领取一日三餐和应急物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悬挂“甘孜电商抗震救灾”标语的物资供给帐篷,其货品也承载着生活重心的变化。

每天,这个全天候免费“营业”的物资供给帐篷,至少会有1车货送到,一般是凌晨3、4时到达。9月5日地震突袭,戴波所经营的甘孜州锦星华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得到消息,当即在康定市城区各大商超紧急筹备了牛奶、面包、方便面等重11.5吨的生活必需品。18时,这位总经理便同公司其他8名随车人员,押着2车货直奔磨西镇,是震后第一批运至震中的应急物资;设置点位、搭起帐篷、下载货物、组织排队、免费发放、全时供应……戴波说,“原计划是送完货即刻返回,但看到灾区当时情况,我们全员决定留下服务!”

志愿者、公司职员彭筱倩表示,“5号晚上,既要搬货码货,又要组织分发,还要维持秩序,那一天一夜真的是忙惨了,我们9个人没合过一眼。”第二天,一切井然有序起来。3名“00后”的职员主动扛起夜班值守的任务,其余6人则主要负责白班的志愿服务工作。彭筱倩介绍,“从一开始仅有的干粮,到逐步提供热水、手套、雨伞、卫生纸、自热米饭,到每天早餐的煮鸡蛋、不断电的便民充电……”彭筱倩等值守的帐篷,成了震区人流不断、最为热闹的所在,而他们这一批批驰援到此的志愿服务力量,也成了群众心中最为感激的“可爱的人”。

据了解,数日来,甘孜电商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驰援救助,在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的积极呼吁下,自贡市众缘基金会、苏州弘化基金连续分3批、按需捐赠价值43万元、重32吨的应急生活物资;甘孜州回味一梦商贸有限公司捐赠重约16吨、价值约29万元的生活必需品;同时,电商领域抖音电商达人彩虹夫妇、唐艺、福建省有零有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疯狂小杨哥、成都市粤彩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及个人向灾区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51.44万元;截至13日晚,已有10家电商企业及电商达人捐款捐物价值达230万元。

双向奔赴

感受太多善意和温情

“这些天,我们做的事干的活,比起那些冒着滑坡滚石危险抢救生命的救援人员来说,太不值得一提了!”戴波调侃道,“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熬了几个夜、站了几班岗,用甘孜电商人的实际行动为群众办了点供需服务方面的民生实事。”微光虽渺,万丈成炬。连日来,一幕幕或冲锋在前、或温情守护、或多方奔走、或捐物献血的场景让9人感动不已。

杨礼菡是公司一名“90后”员工,回忆这段特殊经历,她忍不住再次红了眼眶,“这一周多的时间,现场心手相牵、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一呼百应的场景,太振奋触动人心了。”团队中,她和另外3名女生比较细心,因而照顾受灾老人的任务便落在了她们肩上。附近临时安置点中少说住着三、四十位老人,其中不少或行动不便,或身体羸弱,或儿女不在身边。每日凌晨5时,值夜的小伙开始煮鸡蛋;6时30分,白班当值的姑娘起床、准时派发早餐;每每此时,帐篷外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而人群中衣着单薄的老人家尤其显眼。

“震后第二天,我们到帐篷告诉每位老人,请他们不必排队,我们会负责把每天的早餐送到他们手上,有什么适合老人的物资也会及时送来。”杨礼菡说,“当时有个老婆婆穿着单薄,那两天又下雨,当问及有没有厚衣服时,老人说房子垮了、衣服埋在里面拿不出来,但她脖子上还挂着家门钥匙。”得知情况的杨礼菡,连忙到物资保障组给老人申领了一件棉衣并为她穿上,“婆婆一边感谢一边流泪,说是给国家政府添麻烦了。”令杨礼菡没想到的是,13日,当婆婆知晓他们要离开时,拉着她和彭筱倩的手表达感激,还说棉衣叠好了,她现在一点不冷,让他们把衣服给更需要的人穿。“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每一个震区的人都在为抗震救灾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心力,哪怕是房塌家毁的老婆婆。”

在彭筱倩的9天8夜里,目睹双向奔赴、勇敢逆行的“孤勇者”更是数不清。她印象极深的是一名作吴帅的康定小伙。因为省内新一波疫情,内江职业学院大一新生吴帅,9月初仍没能开学。5日中午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康定市情歌广场做核酸,听闻亟需人手搬运帐篷等物资,他当即报名随车直奔磨西。

“18岁的小年轻,一点不偷懒,和民兵、志愿者没日没夜地帮我们卸货、码货。”彭筱倩说,小伙肩膀磨破了几次,从来不吭一声。

而同事阿卓是一名藏族姑娘,这些天,除了日常当值的任务外,一直悉心照顾着一名8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记性不好、表达含混,阿卓不仅每餐准时“奉上”,还给老人申领了棉衣厚鞋,老人难得开口,但一看到阿卓就直说“喜欢、舒服”。

……

“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甘孜电商人与受灾群众一次次的双向奔赴,用所有的感动、期盼、欣喜和泪目,见证了人世间最美的守护。




  • 上一篇: “震后第一个来看我们的是联谊干部”
  • 下一篇:甘孜州抗震救灾群众工作组务实推进工作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