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面对中外记者 四川这样作答

甘孜日报    2022年10月20日

四川省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参加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集体采访

记者在分会场举手提问。 新华社 发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 新华社 发

◎川报记者 张立东 张守帅

10月19日19时30分,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集体采访一开始,四川省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首先向媒体记者介绍了四川省代表团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情况。

“四川省代表团共有72位党代表,是出席党的二十大地方代表团里面人数排名第二的代表团,承载着9100万四川人民的期盼和我们511万中共党员的重托。”郑莉说,“连日来各位代表踊跃发言,以至于会场屡屡出现‘抢话筒’的场面。”

她说,大家用“悬崖村”群众搬进楼房、雪域高原的乡村里种出致富玫瑰、“天府粮仓”又增添科技新粮、大国工程从图纸变为现实、三星堆文物又上新了等身边事,生动讲述新时代十年四川发生的巨变。“代表们一致认为,之所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在巴蜀大地上,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制造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巴蜀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中外记者关注。答问环节,中国网记者向郑莉提问——四川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制造强省等目标,这对推动四川的高质量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回答这个问题时,郑莉描绘了她脑海中浮现的一幅画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宇宙线探测装置在四川稻城“望宇问天”,全球最深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室在四川锦屏2400米的地下“寻微探秘”,全球单体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在四川宜宾率先投产,全国60%核电机组用的“德阳造”,70%高铁钢轨产自攀枝花……她说,这样一幅“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最近几年特别是新时代十年四川创新能级、产业能级的发展进步情况。

旗帜指引方向,核心领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四川发展,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对“夯实实体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培育高精尖特企业”等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制造强省,全省经济总量过去十年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去年达到5.38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

随后,郑莉着重从四个方面向媒体记者介绍了四川在创新驱动和制造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一是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踵而至,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两年相继在川挂牌;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镌刻下四川印记,歼20在四川研制,运20、C919机头在成都生产,嫦娥探测器、北斗系列卫星等从西昌升空,“华龙一号”核心技术也是在四川诞生的。

二是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四川拥有“两院”院士65人;全省研发经费超过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3万亿元;科创板开市以来,有17家科技川企成功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七;截至2021年底,四川共有“专精特新”企业2001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八分之一。

三是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迈上万亿元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紧随其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四川还建成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德阳高端能源装备、乐山多晶硅、雅安大数据、遂宁锂电、攀枝花钒钛等特色产业享誉全国。

四是区域战略形成竞相发展态势。2021年成都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重点的《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全省经济总量2000亿元、3000亿元以上的地级市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去年全国百强县(区)榜单上,12个县市区来自四川。在开放平台和载体方面,这十年,全省综合保税区由1个增加至6个,国家级经开区由6个增加至10个,累计外商直接投资256.4亿美元;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额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5年来,新增企业主体近20万户。

郑莉表示,四川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两年多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展成效如何,各界十分关注。人民日报记者就此话题向四川和重庆的两位发言人提问。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川渝两省市的重大政治任务。”郑莉说,四川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与重庆一道,锚定“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强力推动这个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四川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的15个市,正按照“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协同发展。两地交通网络织得更密了,川渝间建成及在建的省际高速公路就达20条,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项目布局更加协调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都是互为配套。两地共建的西部科学城蔚然成势,成渝地区也共同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战略之下,川渝两省市都是极大的受益者,我们两地的群众越来越感觉到这样一个战略的英明和光明的前景。”郑莉特别介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大礼包”——“川渝通办”累计办理1000多万件,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办户口、社保、出入境、工商登记等同城化便利。

这些福利的背后,是两地在改革上下深水,包括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联手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渝高竹新区等10个毗邻合作平台,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步伐蹄疾步稳。

郑莉说,“川渝一家亲,携手向未来”,这样的共识已深入群众的内心。这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代表们十分欣喜地看到,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列入了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我们将继续跟重庆一道,携手共进,一起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接受集体采访时,郑莉诚挚邀请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来川实地感受新时代“天府之国”的发展变化,共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在巴蜀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 上一篇: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下一篇: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