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9月20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徐莉莎 刘莉 吴忧 宁蕖 何海洋 吴聃 古单宇 甘孜观察 张黎萍 洛绒尼玛
8月25日,穿过长长的雀儿山隧道,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沿着国道317线一路向西。青山连绵,江水奔流,一座镶嵌在河谷间的小城出现在我们面前——德格县到了。
德格县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便是四川与西藏相连的重要枢纽之一,独特区位造就了当地厚重的康巴文化。
抵达之时正赶上德格县首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系列活动,音乐剧、锅庄大赛、歌手大赛、非遗文化展正在山谷间轮番上演。踩着音乐季的节拍,采访组踏上一场充满传奇与魅力的文化之旅——从康巴文都民族团结广场到德格印经院,从深山里的麦宿镇,到传承非遗、藏医药的校园,一路触摸历史的脉络,一路追问“文化德格”如何茁壮生长、联结世界。
留住“根”
“我们要给下一辈留下一个完整的文化”
8月25日,到达德格时已近黄昏。德格县康巴文都民族团结广场热闹非凡,音乐剧《德格·岭·格萨尔王》在这里开演。在闪烁的光与电之间,演员们随着雄壮悠扬的乐曲,时而高高跃起,时而低头吟唱,讲述着格萨尔王的故事。
首次把这个传承千百年的故事与现代音乐剧的形式结合,音乐剧总导演、德格籍歌手亚东说:“德格的岭·格萨尔王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本次创作探索的核心。”
创作的根基,来源于一场“抢救”行动。德格县社科文联主席牛美翁姆说,他们通过遍访县境内23个乡镇和21座寺院,以图片、音频、视频、曲谱等数字化方式,搜集整理了格萨尔文化风物遗址遗迹,成功集成了《中国格萨尔数据库德格篇》,为下一步创造性地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留住的不只是格萨尔王。作为德格当地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标,德格印经院享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美誉。全木结构的印经院画柱林立,时至今日还保持着近300年前建院时的传统——不用火,也不拉电线,阳光是唯一的光源。
70岁的彭措泽仁盘坐在窗边,左臂抱着一块半米多长的木板,右手拿着尖刀一笔笔刻画,木屑像雪花一样散落……他在这里工作已经40多年,是德格印经院最年长的修复师之一。
德格县档案馆馆长达瓦拥西介绍,目前德格印经院收藏了大约33万块印版,其中约22.8万块是古旧印版,有不少是珍本、孤本。
2015年和2017年,德格县先后启动了《大藏经·甘珠尔》《般若波罗蜜多经八千颂》《旧译十万续集》等印版的复刻工程,复刻本用于印刷使用,古印版封存。其中,《大藏经》复刻工程已近10年,德格县投入5000万元,从西藏昌都等地购买了10万余块红桦木作为经版用材打磨成形,聘请西藏江达县和德格本土的50余名雕刻工匠,采用传统手工雕版工艺,对《大藏经》经版进行复刻。
德格本地雕刻工匠格绒说:“我们大概六七天能完成一块经版的雕刻。雕刻完成后还要经过5次校对,有错的进行再次校刻,最后在雕刻好的经版上涂上酥油晾晒,才算完成。”
截至今年5月,3万多块经版已经复刻了2.2万余块,完成了工程量的70%左右。一些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保护工作中来。康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杨胜透露,当地正在通过对雕版进行全息电子扫描,用数字化手段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永久留存。“我们要给下一辈留下一个完整的文化。”
塑造“魂”
把文化产品“吆喝”出山,在德格联结全世界
汽车沿着河谷蜿蜒行驶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距德格县城100多公里的麦宿镇。很难想象,如此偏远之地,每年手工艺品的产值就超过5000多万元,还吸引了迪奥等国际品牌来合作。
从外形上看,它和其他藏式小镇没什么区别,唯有“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的牌子,提醒着这里的不同。
“钦乐工坊”的生产车间内,手工艺人布机正坐在台阶上仔细錾凿,50多种凿刻的长钉轮番使用,清脆的敲打声中,花纹雕塑逐渐在硬币大小的青铜吊坠上成型。“现在订单源源不断。”工坊负责人达瓦卓玛说。
但几年前,达瓦卓玛刚从父亲那里接手这家工坊时,不仅收入有限,还背有不少贷款。为了发展,她一方面拓宽市场:奔赴国内甚至国外展会,接触更多目标人群,同时搭建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做文章,开发了项链、戒指等轻量时尚的文创系列产品。“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利玛铜这门工艺和当地文化。”达瓦卓玛感慨,正是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让自己走出了一条新路。
行走在麦宿,每座工坊门头上都有“麦宿手造”标识。为了帮传承人把产品“吆喝”出山,让他们能专注于技艺,德格县2021年注册了公共品牌“麦宿手造”。
此外,德格县还不断推动物流体系完善,帮助更多“麦宿手造”走出大山。“我们的产品还卖到了美国、墨西哥等国。”降用格乃说,这在以前他连想都不敢想。“现在,留在家乡也能联结全世界。”
“现在来小镇的商家越来越多,我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编织手工艺人扎西曲措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不少精品民宿、设计品牌的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打算联名推出一些产品。
不只是麦宿镇,近年来德格致力于文化品牌打造,让“文化德格”品牌越擦越亮。今年5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8月26日,采访组见证了当地正式启动《世界记忆名录(国际名录)》的申报工作。
培养人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这是一场特别的演出,当地人编、当地人导、当地人演。”亚东向采访组透露,8月25日晚上演的这部改编自《格萨尔王传》的音乐剧,演职人员均来自德格,并且都是非职业演员。
“亚东告诉我们,请职业演员可以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我们要把这场戏留在德格,传承下去。”音乐剧编导、德格县文化馆馆长益西志玛说。
当晚演出的高潮,是德格县中学学生带来的百人说唱。观看完演出,德格人扎西丹增感叹,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听过太多次,但这种百人说唱的方式还是第一次。“完全展现了史诗的恢弘气势。”
“这部音乐剧更大的意义,是让人意识到格萨尔王传承的重要性。”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诺布旺丹表示,千百年来《格萨尔王传》都靠民间艺人口口相传,但如果仅靠口口相传,这部“活史诗”的传播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
为什么当地有这么多人会唱、会演?德格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泽仁卓嘎认为,更多的传承在戏外。
据他介绍,10多年来,德格县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非遗项目特色专业课程,开设了“格萨尔百人说唱班”等藏民族文化非遗传承班等,培育非遗项目特色人才。截至目前,这一活动已覆盖5000多名学生,培育了大量有潜力的传承人。
人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格致力于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在距离德格县城10多公里的龚垭镇,坐落着一座三层楼的学校,这是创建于2017年的德格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德格县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副院长伍金丹增说,前些年,整个甘孜州仅有一个藏医班,以致于藏医药人才十分短缺。2017年,德格县与四川省甘孜卫生学校合作,创建了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培养了300余名甘孜州基层急需藏医药终端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受益的还有麦宿镇。2019年,德格县投入了1400万元,扶持麦宿镇19户民俗手工艺传承人。如今,这19户民俗手工艺传承人建成19个成规模的手工艺工坊,吸纳了麦宿镇2000多人就业,占麦宿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一个有规模的手工艺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