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12日
新鲜的高原草莓即将上市。
■县委中心报道组 张德禧 文/图
“我们要两斤草莓哦…明天早上来取。”这是道孚县冻坡甲村主任四郎多登刚刚接到的预订草莓的电话。冻坡甲村离道孚县城18公里,这里日照充足,风光秀美,近几年来,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更宽了,房子更靓了,环境更美了,老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冻坡甲村不仅由川西高原的贫困村嬗变为富庶美丽的旅游名村,更成为了远近有名的“精准扶贫示范村”。
土地流转,让贫困户增收
冻坡甲村位于道孚县各卡乡,虽然交通便利,但长期以来因山高坡陡、人们观念落后,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
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推进,交通要道边上的冻坡甲村逐渐展现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村上成立了美丽冻坡甲合作社,合作社的发展使得贫困户的土地升了值,每年700元一亩的流转费,给许多贫困户带来了收益。
“我们家里人口多,田地收成少,现在把家里的2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草莓,每年给700元一亩的租金,一年还是有1000多元的收入”。贫困户杨俊华开心的说道,去年在西藏画了3个月的唐卡月薪4600元,今年自己在草莓基地打工,每月有2200元,生活慢慢的好起来了。
“草莓基地的土地都是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的,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富了民,才是双赢。”冻坡甲村“第一书记”刘海军边采摘新鲜草莓边说。
目前,合作社与成都两家公司签订了1000公斤草莓的订单协议,按照每公斤140元计算,将直接为村民增收14万元。
外出务工,解决“就业难”
漫步在冻坡甲村,乡村美景与劳作中的村民勾勒出了一幅“旅游富民”的画卷。草莓地里,农牧民群众正在进行除草;一边的山上,农牧民群众正在放养奶牛……
按照村民的意愿,村两委与道孚县康巴渠德农牧发展合作社合作,按照“合作社购置奶牛寄放村民,村民投人力不投资金负责养殖,鲜奶归村民所有”的产业运作模式签订合作协议,康巴渠德合作社按照每公斤13元回收,预计冻坡甲村每年集体收入为2万余元。“我们已与6户贫困户签订协议,村上产业、务工中需要的岗位优先满足贫困户。” 康巴渠德合作社经理曲登说。
“岁数大了,没有文化也不会别的手艺,原来找不到事儿做,现在在村里放牛也可以挣钱,我很满足了。”贫困户邓珠泽绒话语间露出满脸的笑容。邓珠泽绒自己家有20头奶牛,加上村上合作社的30头奶牛统一由他放养,合作社一次性给付他2万元的年薪。
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诸多务工机会,将发展与扶贫相结合,最大限度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与贫困户签订就业协议,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问题。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冻坡甲村的贫困对象巴玛俄杰和灯真其扎已考取B照驾驶证并找到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多登多吉在康定酒店当领班月收入2400元;郎珍被成都市地铁分局录取为辅警,月收入3200元;多吉洛日在县电力公司工作,月薪2800元。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10余个就业岗位,解决了7名贫困人口的就业,合作社年收入10余万元。
抓住机遇,全村创业“当老板”
冻坡甲村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今年5月25日举办了第一届达玛花节,知道冻坡甲的人多了,来的人多了,给村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为切实提升冻坡甲的旅游效应,村内建起了乡村精品酒店,房间内布置一应俱全,邀请成都师范学院的教授在农民夜校讲解旅游接待、景区介绍、购物饮食住宿等服务知识,鼓励村民解放思想。推出游客深度参与体验活动,并成立了村舞蹈队、村合唱队,指导村民走上旅游致富的路子。
“来村子旅游的人很多,现在不出门,我们都能赚钱。”村民卡拥笑容满面地表达着心中的喜悦。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了村上精品酒店的管理人员,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村上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大家的观念也在转变,都拧成了一股绳,借助乡村旅游发展机遇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由名不见经传到远近闻名的旅游藏寨,使得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有许许多多像卡拥一样的村民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他们有的成为了村上精品酒店藏餐厨师、有的成为了房屋内饰雕刻师……
农旅结合,富了百姓火了旅游
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冻坡甲的草莓产业和旅游发展擦出了亮丽的“火花”,草莓采摘成了备受游客青睐的游玩体验项目。
“暑假到了,许多游客带孩子来采摘草莓,草莓非常畅销。”合作社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甜头,准备扩大规模。
2017年,为了将村内农业结构调整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经过详细考察,村内发展了5亩高原草莓基地,并聘请成都兴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师唐全智长期蹲点指导草莓种植。“高原上日照充足,早晚温差大,病害虫少,自然生长的草莓形状饱满,口感香甜,是真正的生态产品。”唐全智说。
无论是种植草莓还是养殖奶牛,都是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以旅为针,以农为线,穿针引线带动当地发展。在冻坡甲村,人们端起了旅游+产业这个饭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路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