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31日
本网讯(市委中心报道组 周燕 邓丽华)日前,笔者从康定市委农办获悉,该市通过依托特色资源、坚持绿色生态、彰显民族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和注重示范带动“五举措”,推进观光农业上规模、提升乡村旅游上品质、促进民宿经济上档次、培育文化创意上层次和深化农村改革上台阶,着力打造新产业新业态示范片。
据了解,该市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着力发展集民族风情、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田园风韵、农牧业生产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在折东片区以采摘园、生态园、观光园、微田园等园区建设为主,重点发展“达杠苹果”、“瓦斯枇杷”、“时济甜樱桃”三大品牌水果基地,实施国道318线瓦斯沟至情歌大道公路两旁植被恢复4725亩。在折西片区以青稞、花卉、牧草为主题,连片建设万亩优质青稞生产基地和万亩禁牧育草示范基地,加快构建国道318沿线农牧业观光旅游带,分别打造产业发展、木雅风情、草原生态和宗教朝圣4个旅游片区,推动产村错位发展,形成产业有特色、处处是风景的观光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同时,坚持“绿色生态”理念,立足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探索“旅游+”模式,以传统的乡村民俗节日、民俗活动、民俗文化为依托,推动以“吃农(藏)家饭、住农(藏)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全市发展民居接待600余户,从业人员4200余人,去年旅游总收入4.15亿元,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我们在折多塘村以‘骑游休憩乐园、疗养度假圣地、休闲补给中心’定位,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配套完善温泉池、步游道等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康养、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促进多渠道增收,年收入500余万元。”该市市委农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该市还打造营官村、折多塘等18个村为精品旅游景区,打造新都桥镇、炉城街道等3个乡镇为旅游集散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建立民居接待星级评定工作机制,积极引导木格措、塔公草原等景区农牧民投身旅游服务行业,扶持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居接待”。目前,该市发展乡村民宿达标户68户,打造了康定贡嘎宗庄园、天路驿站等民居接待示范户15户,入住率达90%,户均收入150万元。
在注重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的同时,该市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传统精髓,以有形的文化艺术为传播方式,开发文化产品,助农增收。积极开发木雅藏戏面具制作、木雅服饰制作、塔公书画、鱼通彩绣手工艺等特色文化图形符号手工艺品。各村村民依托游客接待中心,以本地村民为主,在瓦泽乡、甲根坝乡成立木雅藏戏演出队,构建“村委会+演出队+农户”的模式,通过按股分红,增加劳务性收入。
该市文旅广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朋布西乡夺让村成立了木雅锅庄演出队,邀请专业老师对传统舞蹈进行编排,演出服装均由村民手工制作,每场演出收入上万元。他们还代表康定市参加了康巴卫视藏历年春节晚会。”
俄达门巴村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将全村的土地、草地、滩涂和房屋经营权等以出租方式流转,引进木雅泽朵公司,集中打造“木雅圣地”景区,与景区实行2:8收益分红和保底收益分红,实现了“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建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6100元。这一新型发展之路得到了省、州的充分肯定,正逐步推广,辐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