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0月04日
进行风貌改造后的马尼干戈镇一角。
■杨雅慧 韩晓锋 王术李 杨瑞 文/图
曾经的德格县马尼干戈镇,虽地处川藏交通咽喉,却只是来往客商吃饭打尖的“歇脚站”、本地原住民的“跑马场”,游客不下车、群众住帐篷、商品奇缺,买大件的东西都要赶往几十公里外的甘孜县,这样的生活场景已经延续数代。
时间聚焦在 2014年,一场巨变悄然发生,给德格县马尼干戈镇的老百姓带来生机与活力。
2014年,马尼干戈镇打响了“全省第一批百强试点镇”建设攻坚战,在以“人的城镇化”核心规划指引下,立足城镇规模化、规范化建设基础,集中打造商品集散、卫生急救、公共卫生三大核心功能,在建好、管好、用好等提升城镇功能、增加持续化发展功能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以前,镇上的路坑坑洼洼的,一起风,灰尘满天。那时我经常拖着板板车沿街卖菜,菜品不多,又因价格高、买得人不多。自从镇上新建了农贸市场,我有了自己的摊位,菜品比以前丰富,来买菜的人也明显增多,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而且市场里的垃圾也有专人专车定时处理,在这里卖菜心情也舒畅。”在新建的农牧产品集散市场里做买卖的商户曲珠翁姆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实施城镇建设以来,马尼干戈就组建了23人的环卫工人队伍,一对一定点保障,每日三次对主要道路、绿化带等进行清理维护。
“自镇里的街道打扫得干净整洁后,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年提高,环境质量大大改善。”县住建局文学东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马尼干戈镇牧民定居点,一排排漂亮的民房整齐地穿插坐落在井字格硬化路之间,采访团一行随意走入一户农家小院,一栋二层藏式楼房掩映在满院的鲜花中。“我们以前住在牧场上,祖祖辈辈过着游牧生活,电、水、路、网络都不通,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小院的主人曲英说。
随着小镇集镇化建设的推进,德格县将优化和延伸马尼干戈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放在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对市场、学校、卫生、金融、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新建和升级改造,同步进行电力网、通讯网、光纤网、公路网、用水网“五网”覆盖工程,使当地群众住得下、住得稳、住得好。
“我们卫生院顺应马尼干戈城镇规范化建设发展趋势,积极配合旅游圈发展,合理规划,配备专业吸氧设备、设立内科、外科、妇科等科室,将一个只能为百姓看小病的镇卫生院逐步发展为如今不仅能为本地居民治病,还能为过路旅客提供急诊救助服务的多功能急救服务中心,满足人口增多带来的医疗救助需求。” 镇卫生急救中心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初,我们还不想搬来住,如今这里水、电、网络都通了,公路已修到家门口,买东西也不用跑到其他县,就医就学都很方便。这几年,镇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我两个在甘孜县做生意的姐姐也打算搬回来定居。” 曲英自豪地告诉记者。
在推进集镇建设中,该镇还着眼于激发枢纽通道的商旅市场活力,围绕“文化、景区”两大品牌,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服务中心商圈,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经营户,经营集吃、住、娱、休为一体的旅游服务综合体,以“游”兴“商”,以“商”助“游”。
帕尼宾馆在马尼干戈有30年的历史,它见证了马尼干戈镇从“通铺住宿”时代到依托集镇建设发展旅游综合接待综合服务体的路程。
“从我阿爸手里接过这家旅馆时,横穿马尼干戈到县上和石渠的两条主路还是‘毛路’,下雨雪的时候到处都是泥浆,人走打滑、车行溜边。那时候,我家的旅馆还是过往客商的‘五星’级酒店,一排通铺就是客房。如今,在集镇建设中,政府不仅补助8000元,还帮助我们重新设计规划,增加停车场、建起花圃,自己也投入了30多万元把旅馆提档升级为宾馆,新装修了20个标间,还配套经营起餐厅、茶楼、小超市,现在每天有20多位客人入住,旅游旺季更是爆满,年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帕尼宾馆老板群培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