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欢乐彝族年 彝汉藏一家亲

本站原创    2017年11月19日

 

    ■唐定成 文/图

    “今天是彝族年,祝福你们全家节日快乐,日子越过越幸福,兹莫格里!”11月18日,九龙县塔卡乡耳朵村汉族村民张光清提着一块猪肉,带着家人来到彝族村民邱长青家里做客,一进门便热情地向彝族村民送上温馨的祝福。

    邱长青和家人穿着喜庆的节日盛装,笑容可掬地为客人端茶递水果。“同乐,同乐,我们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客气?”邱长青关切地问道:“你孩子的手恢复得咋样了?可怜哦,不到两岁就遭那么大的罪,婴幼儿大意不得。”

    “哎,都怪我们没有小心照看。孩子的手骨折后,我们到成都华西医院去看了才回来,恢复得还不错,真是感谢大家的牵挂了。”张国清说,这几天是你们的彝族年,改天我请你们一家人到我家里做客。

    11月8日,张国清带着孩子从华西医院刚回到家里,藏族、彝族、汉族村民你20元,我50元,将一份份爱心送到张国清的家里。钱虽然不多,但浓浓的兄弟情谊让张国清一家人感到无比温暖。

    “我们这个乡是彝族、汉族、藏族混居的乡,三种民族世代混居在一起,尽管语言、风俗各异,但大家已经相处得像一家人,全乡三种民族相互通婚的就有33户。村民李扎西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妻子是彝族,一家人互敬互爱,彼此尊重,依靠勤劳的双手已经于2015年脱贫,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邱长青告诉记者,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三种民族的语言、风俗已经相互融合,藏族会说彝语、彝族会说藏话,不管是藏族还是彝族、汉族,都会汉、藏、彝语。不管修房造屋,还是婚丧嫁娶,三种民族之间不分彼此,从不拉稀摆带。在彝家新寨风貌提升工程中,藏族使用彝族建筑风貌,彝族使用藏族风貌的情形比比皆是。

    “过彝族年这么喜庆的日子,咋能忘记我呢?”邱长青正在与张国清寒暄之际,村民甘国林笑哈哈地带着礼品进门来。

    “来就来嘛,还带啥礼物?家家户户日子都好过了,天天都过年。”邱长青说。

    “日子好过,礼数还是要到的。”甘国林说。

    苹果、核桃、瓜子、花生摆满一桌。邱长青的爱人在厨房忙碌年夜饭,邱长青等人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我家收成好,花椒就赚了1万元,核桃卖了5000元,魔芋收入2000元,退耕还林发了1800元,草补324元,林管费1100元,粮食直补540元……”邱长青掰着指头细数今年的收入,一脸幸福。

    “你就不要在我们面前显摆了,你的两个孩子都参加工作了,你又是村主任,还有工资,你早就过上了小康日子。”甘国林说。

    “是啊,现在村里有核桃1500亩、花椒800亩、魔芋300亩,仅核桃收入户均就可以达到5000元。这几项收入加起来,村民可以衣食无忧了。”邱长青说,草补、粮食直补、就医上学,国家对我们的惠民政策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邱长青的老婆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砣砣肉、荞麦馍馍、羊肉、清炖鸡肉,丰盛但不奢华。

    “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邱长青端起满满的一碗酒朗声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喝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尽情地喝!”

    “祝彝族同胞新年快乐,兹莫格里!”甘国林和李扎西齐声祝福。

    放下酒杯,邱长青十分惬意地说,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我坐在电视机前面完整地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振兴乡村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感到,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我们亿万农民提振了信心。我们村筹备了养殖跑山猪合作社,目前已经有800头仔猪,8个月后就可以出栏,每市斤20元,每头猪大约120市斤,除去成本,就有80多万元的收入,80户合作社成员户均收入1万多元。党的政策好,只要我们加油干,我们就可以天天过大年。

    笔者行走在九龙彝家新村,风貌统一、典雅别致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彝族、汉族、藏族村民欢聚在一起,感党恩、话幸福,跳起欢快的达体舞,一派团结祥和喜庆的景象,描绘出欢乐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

      

 

 


  • 上一篇:色达县提早谋划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