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2月21日
——九龙县着力打造西南地区毛驴产业示范基地
饲养员正在给毛驴添加饲料。
冬日暖阳,青青的黑麦草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油绿的色彩,像一块柔软的绿色草甸横卧在绿水青山间。12月18日下午两点过,九龙县斜卡乡洛让村的村民吴甲玛用政府发放的耕地割草两用机,心无旁骛地收割着黑麦草。2016年7月,九龙县人民政府、九龙县海涛牧业有限公司与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达成共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九龙打造成西南五省区最大的毛驴养殖和深加工基地,最终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到2031年,把九龙建成西南地区毛驴示范养殖基地。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使全县毛驴存栏量达到10万头,年出栏4万头,产值9亿元,带动就业4000人。
■赵环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文/图
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作为九龙县海涛牧业有限公司的资深员工,吴甲玛已经有了3年的工龄。吴甲玛指着密林深处说,他的家就在饲草基地几百米处,他家曾经是一贫如洗的精准贫困户。“我一没有技术,二没有文化,三没有劳力,外出打工处处碰壁。”吴甲玛毫不掩饰地说,他家里有5个人,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家乡搞建设少,找不到打工的门路,家里的基本开支主要依靠草补、粮食直补等国家惠民资金。2014年,他就成为王开华创办本土企业的首批工人。现在王开华创办的西南片区黑毛驴养殖示范基地已经成功,他被安排到黑毛驴基地饲养组,并担任组长。“每天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6点是黑毛驴进食的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1000头黑毛驴有足够的饲料,同时,还要种植和收割黑麦草。”吴甲玛谈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心满意足,他刚到公司的时候,每个月只有2000元的收入,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他的工资已经拿到了3000多元。他以前养了20头牦牛,到公司后,他把牦牛卖了,两亩土地流转给公司作饲草基地,一年有520元的收入,加上草补、粮食直补等国家惠民资金,一年有近5万元的收入,公司还给他买了意外保险。因为有了固定收入,他家已经于去年脱贫了。
“公司创办的黑毛驴养殖基地,让我脱贫了,爱人在县城租房子,一年的租金是4800元,她带着三个孩子在城小读书。让我安心在基地挣钱。”吴甲玛动情地说,有了稳定的收入,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吴甲玛已经学会了一整套黑毛驴养殖技术,准备回家饲养毛驴。
“他这样的人才,我们还舍不得,因为还需要他教会更多的员工。他虽然文化不高,但吃苦耐劳,不过,公司发展散养户时,肯定会让他首先做引领示范。”海涛公司副总经理刘宏对吴甲玛赞赏有加,因为目前公司引进的大多是种驴,农户还没有掌握养殖技术,公司还处于向农户传授养殖技术阶段,推广散养户要等到明年3月份,先推广20余户,因为黑毛驴饲养成本低,无市场风险(公司统销),出栏周期短(10个月左右),黑毛驴产业必将是九龙群众可持续、见效快的致富产业。
曲伍泽仁刚由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他家里有5口人,两个妹妹都在九龙县中学读高中。母亲是智障人,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人的生活主要靠父亲种地和打零工艰难维持,他们家是村里的精准贫困户。大学毕业后,他需要通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才能实现就业。正在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海涛公司创办的黑毛驴养殖示范基地向他敞开了大门,他现在的工资是每个月2500元。
曲伍泽仁说,过去,村民主要养殖牦牛和山羊,没有养殖黑毛驴的历史,黑毛驴低投入、高效益,他打算让家里人也饲养黑毛驴,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家也能够过上幸福日子。
布局驴产业 振兴乡村经济
九龙县海涛牧业有限公司创办人王开华是九龙县斜卡乡村民,斜卡乡海拔3000多米,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的王开华组建了九龙县海涛牧业有限公司。公司解决了部分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发展生猪和养鸡等传统养殖业,疫病、市场风险很大,饲养牦牛,出栏周期更长,一头牦牛出栏上市,起码要5年的时间,就算一头牦牛能够卖到1万元,平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除去人工成本,几乎没有收入。
于是,海涛牧业公司负责人走进了山东、到了内蒙古,家家户户发“驴”财,别墅、豪车,让王开华等人大开眼界。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该公司对驴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驴产品的市场缺口高达70%,驴产业是一个可持续、见效快的产业。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对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集团负责人显然对海涛公司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要求的是规模化养殖。王开华等人第12次来到东阿集团时,集团副总刘广源终于答应派专家团队赴九龙县论证黑毛驴养殖基地建设。
专家们考察了康定金汤、泸定县、九龙县的多个乡镇,专家们一致认为,甘孜州没有工业污染,如果成规模养殖黑毛驴,将为集团打造高端驴产品创造条件。
王开华向九龙县委主要负责人细数毛驴产业的利益链:1头驴的年饲草成本大约为1150元,成年驴的价格在4000~8000元左右,如果投资购入1头母驴,经过育肥,加上驴仔,两头驴的饲草成本为1300元,一年半年后驴仔出栏可获得6000元的收益,这样1头驴每年能有近4700元的收益,不出2年就能收回成本,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大规模养殖户来说,养驴的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育肥1头驴纯收入可达3100~3500元。通过调查测算,肉驴饲养成本明显低于肉牛、羊、奶牛,非常适合农户发展,这是内蒙古和山东养殖户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今年7月6日,九龙县考察团与东阿集团管理层座谈,考察养殖户,驴产业呈现的勃勃生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坚定了九龙县发展驴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思路决定出路,一项产业发展战略随即出炉,东阿阿胶集团、九龙县政府和海涛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东阿集团全力帮助九龙县规模化养殖黑毛驴。按照协议,九龙县黑毛驴养殖规模达到10000头时,东阿阿胶集团将帮助九龙县建设黑毛驴加工基地,实现在当地加工驴产品,而所有的驴产品将通过阿胶集团的营销网络实现无障碍营销,确保养殖户的最大利益。
这是一次振兴乡村战略之旅。九龙县委政府从土地征用、黑毛驴引进等等方面为本土企业大开绿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数十个成规模的圈舍坐落在斜卡乡的青山绿水间,引进的高品质种驴已经产仔,一头种驴价值最高达80000元。
东阿阿胶集团负责生产管理的沈善义多次带专家到九龙县培训公司员工。实践证明,黑毛驴完全适应九龙县的地理环境气候。刘宏自信地说,随着饲草基地和圈舍的进一步扩展,公司还将引进2000头种驴,通过公司饲养后,向贫困农户广泛推开。
“在探索富民产业的进程中,九龙县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处于高山峡谷的九龙县优势资源不明显,很多乡镇资源雷同单一,在产业选择上不具备任何优势。九龙县积极推进先找市场,后定位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多方考察论证,黑毛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朝阳产业对脱贫攻坚带来的蝴蝶效应。”九龙县委书记赵景强仿佛胜券在握,发展驴产业,进而在全州乃至西南五省区产业发展中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走出“龙头企业+市场+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由此带动九龙县农牧民群众脱贫奔康。
布局黑毛驴产业,九龙县已箭在弦上。
养殖黑毛驴 贫困户的春天来了
“毛驴饲草要求较粗糙,养殖技术简单,玉米、大豆、小麦等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及杂草都可当作饲料,用粮食等精饲料极少,饲养成本低,比起牛、羊、猪、禽来说,驴患病的几率很小,而且毛驴生长期比牛、马等要短,从怀孕到出栏大约为1年半。”海涛牧业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蒲荣扬走村串户宣传饲养黑毛驴的好处,驴骨深加工后,作胶原蛋白,出口日本;驴皮是国药瑰宝阿胶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材,驴血、驴脂、驴奶、驴鞭等也都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驴肉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家。一头驴的总价值可达5万多元。
斜卡乡村民王文林听了介绍后跃跃欲试,打算在县上的支持下,发展这个只赚不赔的产业。
“我们饲养基地正在培育黑毛驴,明年3月我们要发展20多户散养户,只要你严格按照公司的技术指导,包你在明年以内脱贫。”蒲荣扬说。
驴产业成为党委政府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关键词,也成为农牧民群众热议的话题,认准毛驴致富产业,秘境九龙高擎脱贫产业大旗。
九龙县按照“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总体思路,最终确定将以贫困户在公司务工、借驴还驴、种植牧草、入股分红为精准扶贫富民产业重点的培育项目,积极辐射探索牧草产业扶贫新模式。海涛牧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经营权托管”、“订单农业”、“技术承包服务”、“产业工人”等方式实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将传统帮扶模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将斜卡乡精准贫困户37户全部纳入驴产业基地就业对象,月薪2000—5000元不等。贫困户在驴产业基地边务工边学习养殖技术,积累一定的资本后,成为公司驴产业养殖大户。当地待业大学生30余人纳入公司临时工队伍,月薪在2000—4000元不等。
引领贫困群众致富奔康,海涛牧业有限公司在斜卡乡建设牧草种植区1000余亩。公司给出保护价,确保牧草全部回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与精准贫困群众达成入股分红模式:统一担保(由公司担保),统一贷款,统一入股(将5万元入股到海涛公司),统一分红(公司将每年按4000元的红利兑付给贫困群众),统一还款。目前,全县179户贫困户分红资金71.6万元。
——深入推进“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带动模式,大力发展“合作社+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与互助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户作为养殖主体的作用,利用草料、场地、人工等优势,快速复制、壮大养驴组织。
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自筹、招商引资等有效途径,开展毛驴深加工,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培养产业工人和高级技术人才;加大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发驴系列产品,保障养殖综合效益;建成集养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驴世界乐园,做大做强驴文化产业。
理塘天然草场是发展饲草基地的首选。近日,海涛牧业公司与理塘县签订了20年的草场租赁合同。
目前,九龙县已开展驴生产繁育场及生产基地建设、改良站建设、良种引进及山东毛驴品种的经济杂交改良、新建驴舍以及饲草料基地建设、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等。建设九龙县毛驴养殖示范基地15处,示范基地组织建立中心养殖场。九龙县发展黑毛驴养殖产业有条不紊,步步为营。
构建西南地区毛驴养殖示范基地的战略已然成型。
——2017年,九龙县毛驴存栏达3000头,2018年毛驴存栏达7000头,2019年毛驴存栏达1.2万头,2020年毛驴存栏达1.8万头,2021年毛驴存栏达2.5万头。
——2022年,九龙县毛驴存栏达3.2万头,2023年毛驴存栏达4万头,建成驴皮、驴奶、驴肉加工厂,2024年毛驴存栏达4.8万头,2025年毛驴存栏达5.6万头,2026年毛驴存栏达6.5万头。
2022年-2026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生产道路40公里,建圈舍场地3.5万平方米。
2027年,九龙县毛驴存栏达7万头,2028年毛驴存栏达7.8万头,2029年毛驴存栏达8.4万头,2030年毛驴存栏达9.2万头,2031年毛驴存栏达10万头。到2031年,把九龙建成西南地区毛驴示范养殖基地。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使全县毛驴存栏量达到10万头,年出栏4万头,产值9亿元,带动就业4000人。
“九龙是个好地方,一路欢歌雅砻江,呷尔河水多清凉,踏卡山美人更美……”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文化站长王长生直抒胸臆,表达了新时代九龙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理念,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农村新蓝图,九龙县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藏家山寨、最美彝寨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氛围更和谐、村民更富裕,美出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