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理塘县沙化土地治理纪实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08日


恢复了植被的草原牛羊成群。

绕吉“展示”治沙成果。


       ◎谢臣仁 叶强平 记者 刘小兵

       见习记者 包小玉 /

       微风和煦,阳光正好。87日,走进理塘县奔戈乡拉扎村,眼前不由一亮:一条干净的柏油路笔直平坦,向前延伸,道路两旁,满眼浅绿,起伏的山丘勾勒出美丽的流线,一丛丛沙棘在和风中絮絮低吟......此情此景,不由让人赞叹:好一幅优美的草原画卷。

       然而翻开拉扎村的历史,却犹如一块溃烂的伤疤,令人不忍触目:由于风沙不断侵袭,大量土地被沙化,沙沟纵横、沙丘连片,狂风吹来,飞沙扬尘,遮天蔽日。

拉扎村的变化正是理塘县沙化治理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理塘县万众一心、艰辛付出,奏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曲”,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8.13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实现林草植被有效恢复。

     A风沙吹来几多愁

      “你不知道十年前这里是啥样哟,薄薄的一层土皮下,全是沙。脚一踩下去,沙子直接没到膝盖。” 86日,奔戈乡拉扎村村支部书记绕吉说起往日土地沙化的严重情况,仍不胜唏嘘。

      “以往,只要一下雨,沙子往下冲,堆积在公路上,道路都要阻断,只有动用推土机把沙土铲开才能通车。” 长期在理亚(理塘——稻城亚丁)公路跑车的理塘县居民扎西多吉说起拉扎村沙土断道的历史,直说“沙害可怕”。

      理塘位于国道318线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生命禁区”之称。由于理塘县地理位置上紧邻我国西北沙区,土壤质地多为沙土至轻壤土。同时,第四纪冰川末期剧烈运动,导致河流中心不等量的下沉、改道,废弃河床为土壤沙化提供了大量沙源。而大风、干旱和暴雨进一步成为土地沙化的催化剂。

      每年789月是高原集中降雨期,大量雨水将无植被或植被少的土地冲蚀,形成沙流,覆盖草场,导致草场沙漠化逐步蔓延;同时,由于高原冬季少雨, “干冬”气候条件让植被生长不良,甚至无法生长直至死亡,以致土壤裸露形成沙化土地;再加上草原鼠害猖獗造成土地沙化,部分牧民忽视对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草地利用极不合理,致使草地板结、龟裂。“一片草原变为一片荒漠。”理塘沙化土地祸及该县高城镇、奔戈乡、村戈乡等10个乡(镇),总面积达54万亩。

      冬春季节,大风吹起沙石,呼啸而来,不仅破坏草场的生态,更让理塘百姓在沙尘中度日,肆虐的风沙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只要一刮风,院子里、屋里、甚至被窝里都是沙,就像是生活在沙堆里。” 村戈乡同样是沙化重灾区,村民泽仁曲批说起沙祸之害,苦不堪言。

      世世代代的理塘人在这片草原上生长,但土地沙化却危及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是沙进人退?还是人进沙退?

      治理沙化土地,迫在眉睫。

      B艰辛治理不停歇

      说干就干,挽起裤脚,扛上锄头,理塘县干群奔赴治沙一线。

      要想彻底治理,必须科学治理。理塘县通过科学研究,推行工程化治理和生物化治理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走好“三步曲”治理沙化土地。

      一步:针对理塘境内水流较急、水流冲蚀的沙沟、山谷,利用工程化治理修建挡沙墙,挡沙墙将沙流挡住,而让水流通过阻止因暴雨季节水流导致的流沙蔓延,将沙化蔓延控制到最小范围。

      二步:利用丰富的牛羊粪增加沙地肥力,选择适合高原生长的高原灌木和草种,生物化治理,通过大密度撒播草种实现植被恢复。

      三步:采取围栏封育的方式,防止牛羊及人类活动对治理区造成新的破坏。

      因地制宜,适者生存。在物种选择上,理塘确定了以康巴披肩草为主,间种沙棘、三颗针、茶镳子三种高山植物方案。“沙棘、三颗针、茶镳子是理塘县本土植物,成活率高,还有药用价值,大量种植,在3年后也会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理塘县环林局副局长孙成伟说,在治沙初始,理塘就考虑把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确保治沙长效性。

      在奔戈乡的一处沙化土地治理点,青草遍地,满目绿意。这充满诗意的美景背后,是理塘治沙人的艰辛付出。

      由于理塘地理条件限制,不能使用机械化作业,全靠人背马驮,而劳动力的缺乏更让治理工作难上加难。

      沙化治理必须抓住“黄金期”。孙成伟介绍,所谓“黄金期”一是指治沙要抓早抓小,最好是在土地轻度沙化时就开展治理,尽量避免轻度沙化土地向中度、重度沙化发展,以致加大治理难度;二是指利用好治沙最好时节,每年45月是治沙‘黄金期’,如果太早,高原的冰雪会把草种冻死,如果太晚,气候将不利于草种的生长,利用每年45两月沙化治理下种的黄金季节,加快施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5两个月是理塘县农牧民挖虫草的季节,也是他们一年最忙碌、经济收入最高的两个月,所以只有环林人自己扛上锄头,背上背篓,背土种草。”理塘县环林局局长余华平说,实施难度大,但责任更大,保住一方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治理好沙化土地,环林人义不容辞。

       十一年如一日,理塘治沙不停歇,一年比一年力度更大、投入更多、效果更好。

       C用心守护那抹绿

    87日,在高城镇一治沙点,踏上已经恢复植被的草地,鲜花绽放、蜂蝶起舞、鸟雀欢唱,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长期参加治沙工程的理塘环林局工作人员杨明泉说:“现在这片草场已经在自我恢复,这几年到理塘来繁殖的白鹭和仙鹤数量也明显增加,还有许多原生牧草也开始生根发芽,用不了多久这片草地就能够成为牧民们的牧场。”

      用心呵护一片绿,才能培育一方绿。

      村戈乡查戈村村民克珠是草场管护员,为了防止牛羊进入治理区域,他在管护围栏旁搭帐篷守护了一年。

      理塘县专门建立密切的监测制度和措施,以每亩4元的价格,聘请当地牧民进行管控,保护刚实施治理工程的沙化土地不被放牧和人为损毁。

      在沙化治理工作中,理塘组织当地群众参与沙化土地治理工程建设、承担已治理沙化土地后期抚育管护工作,提高经济收入,有效调动了群众防沙治沙积极性,助推林业生态扶贫,顺利实现休牧。 “从2015年起,仅县环林局给予拉扎村沙化土地管护费用这一项每年就达到19万元,全村120户户均年收入1583元。”奔戈乡拉扎村村委会主任向秋多吉说,沙化治理不仅带来生态效益,也给村民们带来经济效益。

      暂时的封禁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开放”。“最初,我们都有意见,觉得围栏封育让我们减少了牦牛养殖量,减少了收入,但慢慢看到效果后,都理解了。”村戈乡拉扎村村民鲁泽养了120头牦牛,他说,听了宣传和看到治沙成果,明白了今天的暂时封禁是为了子孙有更好的草原。

      牧草的茁壮成长,令当地的百姓非常高兴,“以前意识不高,没有采取科学化放牧,毁坏了草原。通过沙化治理,美丽的草原又回来了。去年我们还在30公里外的草场放牧,现在这片草场离家就近了很多。”对于逐渐恢复的草场,村民亚玛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8月是旅游高峰期,在上木拉乡红龙村,村民们在草原上搭起千顶帐篷,接待游客,发展旅游产业,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良好的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通过11年的努力,理塘县投入9218.3万元,沙化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18.13万亩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治理区平均植被盖度从当初的20%提高到现在60%

      理塘县委书记格勒多吉说:“沙化治理,任重道远,理塘将在治沙路上不停歇,通过治沙有效遏制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让美丽生态造福理塘,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改善理塘县的大气候和当地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治沙铺就发展路,呕心沥血不寻常。从天怒人怨的横亘荒原到绿意葱茏的青青草原,从“沙进人退”的无奈长叹到“人进沙退”豪情逸致,理塘儿女凭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绘制了一幅为民富民的锦绣画卷,谱写了一曲防沙治沙的传世绝唱。

  • 上一篇:乡城县局持续开展大讨论专题活动
  • 下一篇:雅江率先启动第三轮防汛安全隐患集中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