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黑木耳棒子上的希望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22日

◎何晓红

“今天你们看了吗?道孚鲜峡黑木耳在京东众筹第10天已超过50000元的定单目标了。”今年6月10日,甲斯孔乡泽珠村支部书记一大早就跑到乡政府报喜。

道孚鲜峡黑木耳产于海拔4000米的道孚县甲斯孔乡,以青杠椴木作为母体,植入木耳种后沉于鲜水河河岸,孕育出不同于山外的上等黑木耳,清香甜脆,天然有营养,一经推出就受到线上线下消费者的热捧,巴登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脱贫带头人。

千锤百炼 开辟致富路

甲斯孔乡地处道孚县西南部,系道孚县鲜水河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地带,距离县城65公里,全乡共9个行政村440户2400人,其中有泽珠村、文宫村等贫困村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656人。

巴登作为泽珠村的老支书,一直想找到一条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路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来自成都的游客,在与游客的聊天中,他的一句话让巴登印象十分深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保健品和绿色食品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消费趋向于营养型和健康型。因此黑木耳食用菌已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尚,特别是丰富的营养及保健功能早已成为多数人的认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巴登从那时开始试种木耳,起初他用过枯枝、枯叶包、腐蚀肥等试种,要么根本不出菌,要么冒个盖就不长了,这样在家里一遍一遍重复种植,直到2013年,他几经查阅书籍,又向县农牧局取经、当年用青杠椴木棒成功种植出新鲜湿耳198斤,嗮后有24斤,以干耳每斤400元的市价卖得9600元。

2014年,精准脱贫的号子吹响中华大地,巴登老支书乘着这股东风,向县里、乡里呈报了木耳种植的申请,得到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即投入资金100万元启动了鲜峡黑木耳的种植项目,在泽珠村试种20亩,并完成外包装设计、制作,品牌的申报;2015年将种植面积扩展到古拥村和卡美村共种45亩,同年完成鲜冻保存鲜峡野生松茸的包装、销售;2016年,随着“鲜水河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的设立,甲斯孔乡成立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将黑木耳种植推广到全乡9个行政村,实现年产值60多万元,全乡人均增收200余元;去年年产值120万元,全乡人均增收500元;今年,全县完成种植260亩,预计共收入40万棒实现150万元的产值。

授人以渔 掌握一技之长

“木屑菌种要塞满穴,外加比接种穴直径大2毫米的树皮盖,盖平、盖紧,以防菌种干燥....”州农科所的王技师左手拿着一根青杠椴木,右手指着菌孔认真地给曲拥降初讲着接种的技巧。

曲拥降初是文宫村的贫困户之一,五年前,大女儿的一场大病让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罩上了浓浓的愁云。2016年,乡政府将他作为特殊照顾家庭,让他在自家院内种植5亩黑木耳。州里派技术员来村里举办种植培训会,曲拥降初因要照顾女儿没能到培训会现场。作为甲斯孔乡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主要成员的巴登不想落下一个人,培训会结束后,他带着王技师到曲拥降初家“开小灶”。

“乡上帮我在成都市联系结核病医院给大女儿治病,报销了90%的医疗费,还让我在家种黑木耳,特别是巴登,每个星期都来帮我看,每次都告诉我黑木耳的变化,看到木头棒子上的木耳冒头,心里美滋滋的。”说到这里,曲拥降初过来拉着扶贫干部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党委政府,卡助(谢谢),卡助(谢谢),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齐心协力 铺就小康路

2017年,鲜峡黑木耳成功入驻郫都区援藏队在郫都区开设的4处直营店;同年乡政府完成道孚鲜峡黑木耳的QS认证,建成乡级电商平台,今年与京东商城合作,成功完成众筹即将上架;与此同时,巴登也没闲着,跟着乡干部带着道孚鲜峡黑木耳辗转在西博会、农博会、广东省农产品展销会等展会上亮相,吸引了各地投资商和消费者对鲜峡黑木耳的关注和青睐。

据悉,去年甲斯孔乡与上海投资方成立道孚县鲜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甲斯孔乡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资源,以49%的股份成为鲜峡公司的股东。巴登告诉笔者,相信在县、乡、村、户四级的共同努力下,木耳棒子,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 上一篇:康定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揽金9.96亿元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