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色达牧民不再为冬季牲畜草料发愁

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10日

院县合作鼠荒地治理见成效

牧民正在收割牧草。

     “吉哒(高兴)!这下我们家的牦牛不愁冬天没有草吃的了,嘎真切(谢谢)!”在色柯镇姑咱二村鼠荒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牧民扎朵正在收割着牧草,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牧草,脸上堆满了笑容。扎朵告诉记者:“过去这个地方鼠害很严重,别说割草,就连放牧都很困难,今年省草科院和县农牧科技局对这个地方进行治理,没想到效果会有这么好,以前一直为冬季牦牛没有草料发愁,每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割草,今年就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贮备到这么好的牧草,感谢省草科院、感谢县农牧科技局,为我们提供这么多优质的草料,还让我们学到了科技知识……”

     ◎本网记者 秦松

     县委中心报道组

     降初拉姆 /

     色达县是以藏民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之一,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人靠畜、畜靠草,掠夺式的放牧,加上鼠虫害严重导致草场资源显得更加脆弱。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如何让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是摆在县委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牧业发展,草业先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院地科技交流与合作,以科技创新助推色达县现代化畜牧业产业发展,今年,色达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签订了“草牧业科技助推色达县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色达县以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作为草牧业技术依托单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把色达县作为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转化的基地。重点围绕草地生态保护、退化草地治理、高原牧草新品种选育、牧草产业培育、优势畜种资源挖掘与健康养殖、畜产品加工与利用等领域进行科技合作;集中开展社区畜牧业发展模式示范推广、草原鼠虫草害防控、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高寒草地智能监测等方面技术研究、集成与成果应用。

      通过专家实地调研,现场制定鼠荒地治理规划方案。5月,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色达县人民政府及色达县农牧和科技局在色达县色柯镇幸福村典型鼠荒地进行了4个项目的研究示范工作,通过无人机、遥感、地面调查、走访等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和资料,建立试验基地100余亩,实施鼠荒地植被恢复示范区建设1500余亩,开展了社区畜牧业发展模式示范推广、草原鼠虫害防控、高寒草地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积极动员组织牧民群众广泛参与,对退化草地实施除杂控鼠、地面整理、撒播草种、施肥等科技手段,使过去退化草场重获生机。

据县农牧局副局长曹银波介绍,过去这块草场退化严重,通过鼠荒地综合治理,该示范区植被盖度从2017年的5%50%提高到2018年的85%以上;鲜草产量由去年的平均亩产260公斤,增加到20002500公斤,提高了7倍多,而且当年见效,让当地牧民尝到了甜头,牧民参与积极性高涨。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免费提供草种、草料,积极引导牧民参与到科研过程中,过去,我们未将牧民考虑到项目的科研中,牧民只知道使用,不去建设、管理,最终导致植被恢复区域效果不明显,甚至又回到以前的退化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本项目从当初的设计到实施过程,都让牧民参与,尤其参与到后期的刈牧利用过程中,同时还将草场合理利用纳入乡规民约,让草场合理利用、建设管理制度落地,从而达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长期持续性效果。

     “该项目依托现代遥感、无人机等现代高科技技术,结合地面调查、走访,集成创新了鼠荒地快速精准监测与靶向恢复技术体系,较传统人工监测而言,准确度提高了2530%,时间、资金投入降低了2035%,较传统一刀切治理而言,效果更为显著,草种、肥料使用量降低了2535%。”国家牧草体系草地改良岗位成员、省草科院生态所副研究员道里刚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专家以手把手,陪伴式的方式对项目区的牧民进行参与式技能培训,建立了牧民互访机制,让不同区域、不同村组间的牧民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带动,由牧民培训牧民,加深了各区域间牧民技术、信息等交流沟通,增强了牧民的自信,提升了牧民对草场的建、管意识,激发了牧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赶先争优的良好学习局面,培育塑造了新型科技牧民,下一步该县将对该项目的示范成果在全县牧区进行推广。

  • 上一篇:丹巴森林公安为猕猴找到新家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