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理塘县属国有企业华丽转身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04日

从小变大 从弱变强

本网讯 经过近2年时间的改革发展,理塘县县属国有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经历了资源换资金,资金变资本的华丽转身,走上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2017年改革以前,该县共有国有独资、参股、全民所有制企业15家。这些企业中,有5家仍然是县级部门直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并且绝大多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监督机制,更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造成了县属国有企业长期管理体制陈旧,发展方向不明,资产体量小,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市场竞争力弱,企业成立二三十年裹足不前,靠吃老本过日子。

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让国有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017年10月,理塘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在我州率先启动全面深化县属国资国企改革,这一决策打破了国企经营好坏一个样,挣多挣少一个样的“铁饭碗”思维。

变革,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易事。改革之初,6家企业联合抵制改革,一家企业因业务权限问题不愿参与改革,多家企业因改制推进缓慢……但理塘国企改革并没有因此而退缩,通过“清资产、重监管、调结构、抓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逐项推进企业改革。先后制定改革配套文件20余项,召开12次国企改革专题会议,顺利完成企业资产评估、资产划拨、财务集中监管、企业改制、集团公司组建、企业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理塘国企至此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

理塘国企完成结构性改革后,企业在资金小,人员少,产能落后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如何科学经营国有资产,如何引领调整产业发展摆在了国企一班人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理塘国企一班人提出了资源换资金,资金变资本的艰难发展之路。结合理塘县情实际,国企迅速优化产业布局,依托建材资源为龙头,农牧产业为支撑,盈利现金流为保障,迅速设立了具有垄断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4家国有独资二级企业,依靠优势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和少量国有资本,参股了16家具有竞争优势的国有、民营企业,国有控股、参股资金2716万元。目前县属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已由改革前的15家发展到32家。其中国有独资企业13家,国有控股、参股企业19家。

经过一年多的国企改革,理塘县县属国企总资产达6.5亿元,融资2.2亿元,对上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打造4A级旅游景区1个,引进房地产开发项目1个,建设砂石场2个,引进合作企业10家。理塘国企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企业数量,以及产业结构布局,较改革前都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全县呈现出国有独资企业快速发展,参股企业融合发展,控股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理塘国企改革后迅速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布局优势国有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帮助对口贫困村10个,帮扶贫困户、非贫困户66户,解决城乡居民和贫困户就业200余人,国有经济有力地带动了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企改革惠及了民计民生,是国企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根据理塘打造甘孜南路片区中心城市和建市的目标,将继续深化县属国资国企改革,在现有农牧、旅游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逐步聚集旅游观光、民宿,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贸易,中药材加工贸易,城市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土地储备等优势资源,切实提高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利用川藏铁路建设、理塘建市、通用机场建设、农业加工贸易园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培育和拓展开发本地旅游市场、农牧市场、极地果蔬市场、建筑建材市场,切实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县委中心报道组 叶强平 李锡东



  • 上一篇:“水果皇后”落户藏乡
  • 下一篇:爱心路灯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