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从深度贫困到致富无忧

新华社    2019年09月27日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我的摩托车有异响声,阿金公布你帮我看看是什么问题,能修好不?”9月20日,所郎根意向道孚县维它乡维科村阿金公布描述了摩托车存在的问题。阿金公布将摩托车推进维修间,熟练地卸下外板,一边检测一边判断,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异响的原因。原来是汽门因磨损后发出的异响。找到问题后,阿金公布迅速拆下化油器、排气管、气缸头等部件,用专业工具拆除旧的汽门,换上新汽门并进行调整,整个过程持续约了30分钟左右。车主所郎根意付了80元修车费后满意地骑着摩托走了。

以前,阿金公布家因缺技术、缺资金,人均纯收入仅有1069元,2014年被评定为贫困户。阿金公布经常跑到别人的维修店边看边学习。2016年,乡上派他去康定学习摩托车修理技术,让他掌握了摩托车维修技术并获得了修理资格证。

回到家后,阿金公布申请了3万元小额信贷,开办了“利众机械维修部”。由于维修技术好,村民都信赖他,现在每个月利润都在500元以上,妻子偶尔打点零工,三个孩子上学每年还有500元教育补助,全家的年收入增至1万余元,慢慢存钱还上了贷款,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我家没有脱贫的能力,还能享受到产业扶持基金带来的收益,政府真是为我们贫困户考虑得周全。”在道孚县格西乡卓日村曼占托草原,牧民多吉拉着乡干部的手,眼里噙着感激的泪水。

如今,道孚县72个非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产业扶持基金带来的收益,实现了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有了产业支撑,从而保障了“插花式贫困户”长期且稳定的收入。

多吉今年48岁,一家4口人,有一儿一女。由于妻子长期多病,而且多吉自己也缺乏技能,虽是牧民,却没有一头牲畜,是卓日村曼占托草原少有的无畜户。2015年底,尽管卓日村未列入贫困村,但多吉家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道孚县22个乡镇辖15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86个,非贫困村72个。“我们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差距不大,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差距也不大。”道孚县财政局负责人介绍,早在2016年,县委、县政府在安排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时,坚持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的原则,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是50万元/村,非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是15万元/村或者20万元/村。“2016年形成方案,2017年正式实施,一共筹措了非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1087万元。”

康巴渠德农牧实业发展合作社是道孚县一个以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格西乡150万元非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全部入股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与贫困村的合同约定,合作社每年给贫困村15万元分红金,而且保证对农牧民的农牧产品优先收购。”格西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每个非贫困村一年有1.5万元的分红,其中的14%用作村集体经济提留,另外86%中的40%用于非贫困户分红,86%中的60%用于贫困户分红。

卓日村仅两户贫困户,多吉家2017年有3000多元的分红。乡上把非贫困村各贫困户的分红资金核算出来,合作社打款后,乡上立马组织村民领取。

“先期三年由合作社保底分红,三年满了后,我们要尝试在合作社带动下,贫困村民自己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发展产业。”县财政局负责人说,贫困村民脱贫,企业和合作社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最终还得靠贫困村民自己努力。

“我想在合作社的引领下,不仅能够在合作社找到事情做,而且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今后有合适的产业,能够靠本事挣钱。”多吉告诉记者,国家政策这么好,还是要靠自身努力,要脱贫,还得有技术才行。








    

    

    


  • 上一篇:从病有所医到病有所保
  • 下一篇:国道215线得荣段全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