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2月22日
◎本网记者 马建华
从营九路分路约7公里,沿着山花烂漫的水泥硬化路,便来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康定市呷巴乡木弄村。进入藏寨,但见小桥流水,满目翠绿,蜿蜒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村道、入户路纤尘不染,农户的院坝里摆放着摩托车或小轿车。
74岁的谭生全看见客人来访,笑吟吟地招呼客人进屋落座。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装饰一新的客厅尽显木雅民居特色,藏桌上摆满了糖果,让人感到融融暖意。“我要给共产党点赞,如果不是包产到户,如果没有脱贫攻坚政策,在过去大集体的时候,像我这样的年纪还在日晒雨淋挣工分。”谭生全快人快语。
谭生全家住康定市折多塘村,50年前,因为家乡贫困,他辗转来到了木弄村,并在这里安家落户,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当初选择木弄村是因为这里的条件比家乡好。
谭生全说,60年代末的木弄村其实条件更糟糕,没有公路,要骑马走路翻越几座大山花几天功夫,路途还有可能遇到强盗、老熊袭击等重重困难才能到达康定。后来成立了力丘河森工局,修建了简易的林区道路。“那时候,木弄村原始森林多,野生菌也多,出去一天轻轻松松捡100来斤杂菌,后来,树林砍得差不多了,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情了,还是保护森林资源重要啊!现在国家开展生态保护,居住环境好了,青山绿水,多漂亮,我们还有粮补、草补。”谭生全感慨连连。
“大集体的时候,辛辛苦苦挣的工分还分不到粮食,我家成为生产队的‘倒补户’,一家人肚子都填不饱,因此,我还干过背夫,背都磨烂了,还是不能养家糊口。”谭生全说,当时,我一个人养四个人。那时候要背水喝,遇到大雪天气,水背不回来,就只有用雪水作生活用水。没有电,就用松光照明,那样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都心酸。
好日子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始的,2018年,木弄村完成农网改造,村民用上了放心电;2017年,完成21公里的通村硬化路;2018年,连户水泥路建成。“过去要走大半天的山路到营九路赶客车,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或小汽车,娃娃些被宠坏了,还说坐车累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政府的支持下,谭生全家享受了房屋风貌改造,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以前种庄稼是二牛抬杠,人背马驮,完全靠劳力,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我家有20亩土地,种了18亩青稞,如果是在过去,没有半个月,根本忙不完,家里的劳力完全耗在了土地上。现在,每亩只需要付240元租用收割机,就可以把青稞收回家,而且省去了请人收割的开支,20亩土地,一两天就收完了。”谭生全说,机械化节约了成本,解放了劳动力。大女婿在康定新城做保安,每个月3000元收入,孙女婿到处打工,一天有150元的收入,我一年卖青稞也要赚3000多元,再加上政策性收入,我家7个人,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木弄村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贫困村,黑青稞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量15万斤左右。全村64户,358人。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78人。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呷巴乡找准木弄村黑青稞资源优势,先后召开群众大会10余次,发动全村64户每户出资500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木弄村黑青稞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群众利益捆绑在一起。同时,向康定市政府申请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建立小工130元/天、技术工160元/天的合作社务工机制,发动全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黑青稞加工作坊建设增加收入。探索科技助力脱贫产业,与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按照现代企业生产流程共同研发以黑青稞为主的水果综合麦片、青稞饼干等产品。申请黑青稞种植有机认证、SC认证等,“赛秀农坝”农副产品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销路逐步打开,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通过产业等多项帮扶措施,木弄村17户贫困户全部获得公益岗位,每户多增收6000元。黑青稞作坊采取群众自建方式,2018年,户均合作社务工收入5000元左右。2018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远超6000元。投入‘官寨民俗接待中心’旅游开发项目和木弄村黑青稞农民种植合作社项目,2018年底,全村每户获得分红1000元以上,极大提高了全村群众参与集体经济的热情。”呷巴乡党委书记扎珠告诉记者,木弄村虽然已经整村退出,但要实现小康目标,还任重道远,需要因地制宜培育可持续的致富产业。
康定市以“扶贫要望远,望远看产业”为行动标杆,实现了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因地制宜确定了扶贫主导产业,很多贫困乡村的扶贫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康定市坚持“西山东水”“西大东精”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六个联动”激活产业。出台《关于围绕脱贫攻坚抓实“三农”工作的意见》《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投入3050万元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投入3500万元设立非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投入1977万元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发放贷款8897.2万元;投入295万元设立贫困户产业扶贫奖补资金;投入200万元设立龙头企业扶持分险基金,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农牧业投入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156个,林业投入资金896万元、实施项目48个,工业投入资金267万元、实施项目3个,旅游业投入资金5.88亿元、实施项目53个,撬动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折东小而精,发展林果、养殖产业;折西做规模,大力发展中藏药业、观光农业、旅游业,推动旅扶、农扶、金扶、电扶、矿扶“五扶结合”,开发酒、肉、菌、果、蔬、药、奶“七大产品”,培育种养大户108户。以“园区+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模式,培育农专社446个、家庭农场89个,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组建20人的农业专家服务队,派驻驻村农技员59名、农技服务小分队20个81人,经常性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引入洞波、蓝逸、达折渚、三千三等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就业务工、流转土地等方式,促进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积极招商引资,投资15亿元开发贡嘎西坡,投资4亿元打造新都桥木雅风情小镇,投资3亿元启动木格措5A创建,以企业牵引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州委常委、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表示,脱贫攻坚,事关贫困群众之忧乐。要抓住“精准”这个关键词,更好推动产业扶贫,使更多农牧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早日摆脱“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