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炉霍高原现代生态产业园区。
村民在村集体合作社打工。本网资料库图
◎杨琦 陈丽
冬日的高原,天寒地冻。
2019年12月28日,在平均海拔3800多米的炉霍县斯木乡吉绒村,24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在鲜水河畔铺展开,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为冬日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棚内温暖如春,小番茄等各类时令蔬菜鲜嫩欲滴、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碌采摘,准备运往成都等地的各大知名商超。
这里,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的炉霍县“飞地”扶贫产业园区。
没有人想到,这里,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和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贫困村88个、贫困户2364户10019人。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炉霍县委、县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认真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誓言。
“‘飞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流动红黄旗’督导……”在实施脱贫攻坚中,炉霍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具有炉霍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4%降至现在的0,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先后得到中央、省、州领导的肯定。
建“飞地”园区
打造产业扶贫“新样板”
“长期以来,全县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全,群众增收渠道狭窄等产业发展瓶颈,对照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倍感责任重大。”炉霍县委书记伍强坦言。为此,他们在困境中思变,探索用工业化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建“飞地”园区,打造产业扶贫“新样板”。
2015年,炉霍县成功引进甘孜州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斯木镇吉绒村集中连片打造大棚蔬菜基地,按照“土地集中、各村飞地、龙头经营、入股分红”的合作方式,重点打造“飞地”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入股变股民。
近日,在炉霍县“飞地”园区蔬菜大棚内,斯木镇吉绒村村民曾兴容正在熟练地采摘番茄。在园区工作4年多的她,已是老员工了。曾兴容曾因附近没有就业机会而外出务工,如今在这里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收入3000元。
“做些收菜、移栽等工作,离家近,能照顾家里,年收入3万多元。”曾兴容说,公司还提供免费午餐,下班回家,觉得挺幸福。
“以前我家种青稞,辛苦一年,10亩地收入3000多元,现在将土地租给公司,一年收入5000元;加上老公在公司配送蔬菜,一月收入5000元。加起来,我们两口子每年有7、8万元收入,足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曾兴容高兴地说。
过去她是贫困户,家里的房子漏雨也没钱买瓦,2018年脱了贫,也修好了房子。曾兴蓉说,最高兴的还是学到了技术,“我基本掌握了番茄种植技术,还想学更多。”
“我们采取‘土地租用+返聘务工+提成分红’模式,最大限度增加农户收益。”炉霍县鲜水源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王志华告诉记者,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参与大棚种植与管理,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而且还学会了蔬菜种植技术。现在,园内瓜果蔬菜有10多个品种,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商超将蔬果销往全国。
据悉,受区域和海拔高度影响,炉霍县贫困村大多数难以发展集体产业和家庭特色经济,通过在县内资源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建设蔬菜大棚,把红利返回给分布在各地的贫困村,实现成果共享。
“全县88个贫困村不仅依靠‘飞地’农业产业增收,同时也将依托‘飞地’旅游产业增收。” 据炉霍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亚玛里初介绍,2019年,炉霍县还以“飞地”思路发展旅游产业助农增收,实施了88个贫困村旅游“飞地”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项目。
截至目前,炉霍县投入资金1.69亿元,建成蔬菜大棚300座,覆盖88个贫困村及83个非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分红900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增收800元。
结合区域实际,以推进特色种植业为脱贫奔康着力点,炉霍县大胆探索“跳出小圈子、建立产业园,跨村培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特色产品”的产业扶贫“飞地”模式。打破现有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全县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实现了不同村组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飞地”产业园已发展成为炉霍县贫困村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开展技能培训:
就业扶贫跑出“加速度”
炉霍县地处我州中北部,民族文化浓郁厚重,是一代唐卡画宗师郎卡杰的故乡。2008年,文化部授予炉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唐卡之乡”美誉。
在这里,唐卡技艺的传承,不仅保护和弘扬了当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帮助当地学唐卡的学生实现了脱贫。
先天聋哑的登加,来自炉霍县洛秋乡的贫困单亲家庭,母亲改嫁,而他由哥哥嫂嫂带大。6年前,18岁的他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手艺,后来在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学习,由于勤快、悟性高,3年学习期满后成为画室的签约画师,每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
2019年12月,登加再次与画室续签约。如今,他通过学习唐卡改变了命运,家中也实现脱贫,而随着经验的提升,收入还会随之增加,登加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成立于2012年,是炉霍县唯一的非营利培训机构,唐卡专业学期6年,以主修郎卡杰画派唐卡艺术为主,教师均由藏区颇具艺术造诣的唐卡画师担任。
2017年,炉霍县通过与四川省藏文学校、北京新时代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炉霍唐卡协会的共同协商,探索建立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办学新路子。在整合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四川省藏文学校首届炉霍唐卡艺术班于当年9月5日在炉霍实训基地正式开班。
“学员在培训基地的学费、书籍费、住宿费等全免。学成后可选择在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从事唐卡绘画工作,公司按照学生手艺的等级来发工资。”炉霍县唐卡协会会长雍珠洛吾介绍。
“我们希望将传统技艺与脱贫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学会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造福一方’的目标。”炉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开办的四川省藏文学校职业教育炉霍实训基地校,吸纳学生135名,开设唐卡绘画、缝纫等实用技术学习班。与攀德达杰民族手工艺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传统民族手工艺特色产业基地,吸纳学生130名,实现稳定就业15个。同时,累计开展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00余期,覆盖2400人次,转移就业927人;开发各类公益性(类)岗位3300余个,采取政府购买方式公开招聘编制外学前辅导员342名,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目标,人均年增收6000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就业技能培训这条主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扶智并重,不断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将技能培训打造成‘强引擎’,跑出就业扶贫的‘加速度’!” 炉霍县委副书记、县长巴登说。
流动“红黄旗”:
竖起比学赶超“风向标”
“这面流动红旗是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让我们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工作也更有干劲了。我们会再接再厉,争取下个季度再拿到这份荣誉。”2019年9月5日,在炉霍县脱贫攻坚工作会上,首次得到流动红旗的炉霍县旦都乡负责人说。
工作会上,炉霍县纪监委通报了脱贫攻坚“流动红黄旗”考核考评情况,对6个乡镇、6个部门发放首轮脱贫摘帽工作“流动红旗”“流动黄旗”。
据悉,2019年是炉霍县整县脱贫摘帽之年。为顺利实现摘帽目标,炉霍县充分调动各级扶贫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通过创新“流动红黄旗”、集体约谈、严肃问责三大举措,为全县各乡镇、扶贫专项部门加压加力。
为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消极懈怠、进度滞后等问题,炉霍县制定了脱贫攻坚成效“流动红黄旗”考核制度。通过量化考核,实现提质增效。将脱贫攻坚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三挂钩”,结合每月一次巡查督查及每季度一次验收工作情况,按照“每月定目标、季度一评比、年底算总账”的方式,量化考核脱贫攻坚工作指标。对照每月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常态化督导、县内交叉考核等方式,对各乡镇及专项部门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考评并排名。
实行红旗引路,黄旗问责。炉霍坚持表扬与亮丑同行、激励与鞭策并重,对先进单位授予红旗奖励,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后进单位给予黄旗警告,按照“第1次给予黄旗警告的乡镇和单位,在全县通报批评并作大会检讨,第2次黄旗警告的乡镇和单位,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第3次黄旗警告的乡镇和单位,由其‘一把手’引咎辞职”的原则,对连续排名靠后的乡镇和专项部门启动约谈、问责机制。
同时,针对“未达标、未退出、未交账”的单位或个人,炉霍县一律取消单位(个人)评先评优资格,一律就地免职,一律不提名为村书记、村主任换届人选,一律取消单位(个人)年终目标奖励。
“通过实施‘流动红黄旗’考评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三挂钩’,实行红旗引路,黄旗问责,表扬与亮丑同行、激励与鞭策并重,从而竖起比学赶超‘风向标’。”炉霍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倪明说。
下足“绣花”功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2019年,炉霍县全面脱贫摘帽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如今,在炉霍县,成片成带的产业园欣欣向荣,一个个贫困村华丽蜕变,一张张笑脸洋溢在田原山林,一首首幸福赞歌在鲜水河畔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