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14日
2017年6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秘书长李斌(中,原国家卫计委主任)赴石渠县考察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期间看望慰问色须镇包虫病患者。
2020年6月15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右一)赴石渠县查看包虫病防治安全饮水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州委书记刘成鸣(右二)陪同。
2017年3月29日至30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右二)到石渠县色须镇日扎村查看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陪同。
甘孜州人民医院在华西医院王文涛教授指导下开展自体肝移植手术。
2020年8月19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贺青华巡视员在石渠县疾控中心检查包虫病防治工作,州政府副州长程静,州卫建委主任曲梅陪同检查。
2017年7月3日-6日,青海省考察团在甘孜州考察包虫病防治工作,州政府副州长程静陪同。
2020年8月21日,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
◎州卫健委 文/图
2020年8月17日至21日,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林草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疾控中心及省级有关单位组成综合验收组,疾控、医疗、农牧等专家组成技术评估组对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开展终期评估验收。综合验收组分别赴州人民医院、州疾控中心,石渠县包防办、县疾控中心、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县水利局、县屠宰场、色须寺和虾扎镇人民政府、卫生院、中心小学、牧民定居点、草场等地全面评估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技术评估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交流访谈等方式,对机制建设、能力提升、经费管理、人群查治、犬只规范管理、安全饮水、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鼠害治理等防治工作开展综合评定。2020年8月21日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终期评估验收反馈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贺青华巡视员宣布: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
石渠县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地理位置最边远的县。据2012年全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县人群患病率高达12.09%,显著高于四川省和全国流行区平均水平,是囊型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的重点地区,在国内外包虫病流行区中罕见。包虫病给全县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是造成农牧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5年11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20年6月30日,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指标均已达到终期评估要求,提前实现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的总体目标,超额完成包虫病综合防治阶段目标任务,取得“四大显著成效和五个巨大变化”。(即:犬只泛滥的局面得到根本治理,染疫犬、疑似染疫犬大幅减少,传染源得到较大程度控制;新增病人明显减少,患病群众得到有效医治,人群筛查治疗救助实现“应查尽查、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应管尽管”;群众“防包爱卫”意识空前,宣教人群、知识、措施全面落实,“灭病犬、救病人、奔小康”已成全县共识;包虫病综合防治规定步骤全面推进,创新举措探索的“石渠模式”不断巩固创新。由过去卫生系统单兵作战向现在多部门合力攻坚的巨大变化;基层组织和群众由过去等靠要、被动参与向现在积极配合、主动参与的巨大变化;寺庙由过去抵制、妨碍综合防治向现在支持参与的巨大变化;犬只管理由过去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的放任自流向现在规范管理、依法管理、自我管理的巨大变化;群众由过去人畜混住、不讲卫生向现在人畜分离、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巨大变化)。6-12岁儿童新病人检出率连续3年为零、犬只感染率下降到0.86%、家畜患病率下降到13.92%,第三方评估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为98.13%,家犬登记管理率、犬驱虫覆盖率、屠宰场病变脏器处理率、定居点及外周1公里半径内灭鼠开展率均达100%,各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探索出的“两抓四管六结合”石渠模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其经验做法在西藏自治区、四川涉藏地区和青海玉树、果洛州复制推广,并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专家广泛关注。
在试点的基础上,甘孜州同步打响了以石渠县为重点的全州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近5年来,全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和藏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为根本,紧紧围绕“灭病犬、救病人、奔小康”工作主题,以“防病治病、惠泽百姓、凝聚民心”为工作目标,紧抓石渠、统筹全州,州县联动、全民参与,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共同打好包虫病防治阻击战、攻坚战,圆满完成了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工作阶段目标任务。“党政主导、部门履职、社会参与、区域联防”的综合防治长效机制基本健全,“两抓四管六结合”石渠模式在全州广泛复制推广,建立“包虫病筛查及患者管理平台”和“包虫病综合防治六到位管理系统”全州普及,犬只管理机制与体系全面运用,提升传染源源头治理效果,创新的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积极推进精准扶贫与包虫病防治紧密结合确保医保救助、安全饮水等工程的顺利实施,形成了“1+1+N”病人管理模式(即采取1名乡村干部加1名乡村医生负责多名患者的跟踪管理服务模式)和动物包虫病综合防控“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模式(即:双灭源指犬驱虫和羊免疫;三切断指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切断环境虫卵感染牛羊人、切断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三个传播关键点;八举措指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八项重要措施)有效推进了高原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2015年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以来,全州累积B超人群筛查102.3万人,目标人群筛查覆盖率97.87%;州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国市州级医院开展自体肝移植术,自体肝移植21例,为晚期包虫病人延缓生命,提升质量,已有2093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现有病人9170例全部接受免费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覆盖各类人群340万人次,全州包虫病防治总体知晓率达84.74%,人群患病率由2012年的1.72%下降到2019年的0.94%;6-12岁儿童新病人检出率从2014年0.13%下降到2019年0.01%,犬感染率从2014年的2.76%下降到2019年的1.39%,呈现出“一升三降”的良好态势,全州包虫病基本控制。
下一步,全州将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抓住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的历史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与包虫病综合防治,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控网络,持续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优化防控策略,规范人群查治,落细传染源管控,落地基层健康教育,强化爱国卫生运动,打好包虫病防治持久战、歼灭战,不断提升医疗卫生质量,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