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康定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丰收的喜悦。 本网资料库图
◎康定市委 市政府
坐落在川西高原的康定,是我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情歌故里、茶马古道重镇等美誉。这片历史文化厚重、战略地位重要、物产资源丰富的土地,也长期顶着贫困的帽子,2014年以前,全市共有贫困村5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904户11196人,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康定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投入各类资金58亿元,如期实现了整市“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全部脱贫,并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书写了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脱贫路径和经验。
因地制宜 闯出特色路径
脱贫攻坚,要在精准。基层人才欠缺、基础条件薄弱、现代产业弱小、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曾是康定脱贫攻坚的瓶颈。为了破除瓶颈,康定在深入领会、严格执行相关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的前提下,探索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攻坚路径。
脱贫攻坚要在末端见效,就必须充实一线扶贫力量。康定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探索出“一线攻坚法”,坚持力量下沉到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作风塑造在一线、群众宣传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检查督导在一线;设立折东、折西两个一线指挥部靠前指挥,所有干部包乡包村包户驻点攻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了对标自查、政策落实、宣讲整治、签字认可、问题解决、工作督查“六个全覆盖”。
脱贫攻坚要取得长久效果,就必须激发干群的内生动力。为破除“等靠要”思想,康定鲜明提出——不爱祖国者不扶、不懂感恩者不扶、不遵纪守法者不扶、不孝敬和睦者不扶、好吃懒做者不扶、不诚实守信者不扶等“八不扶”导向,倒逼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为群众稳定脱贫、主动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要有物质基础,就必须发展壮大产业。康定推行“产业区域化”模式,在力曲河流域,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四个五万亩”产业基地,形成土地流转、就近务工、旅游观光、农产品加工销售多元化增收渠道,促进当地群众户均增收5000余元;在贡嘎山旅游环线,引进企业投资15亿元开发贡嘎西坡,投资4亿元打造新都桥木雅风情小镇,投资3亿元启动木格措5A级景区创建,康定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区;在大渡河流域,按照“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率先启动乡村振兴“一核五点”示范工程,建成示范村寨8个。特别是俄达门巴村引进企业,实行“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就业+保险”的共赢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的旅游脱贫之路,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抓住重点 干出喜人成绩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康定紧紧抓住保障改善民生和改善发展条件这两个重点,用好用活扶贫政策、汇聚激活扶贫力量,干出了喜人成绩,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强化教育保障,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康定在脱贫攻坚中,建设标准中心校17所、“一村一幼”32所,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要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零辍学”;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兑现教育扶贫救助基金1196.2万元、惠及贫困学生7785人次,兑现“雨露计划”资金206.7万元,惠及学生1781人次,实现应助尽助。
强化医疗保障,有效控制返贫风险。康定在脱贫攻坚中,全面推进“健康康定”行动,落实“十免四补助”“八个100%”政策,群众基本医疗参保率达100%,贫困户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
强化住房保障,有效减轻群众的基本负担。康定在脱贫攻坚中,投入资金7334万元,实施“藏家新居”、农村危房改造、地灾搬迁等2545户;投入资金4405.76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99户1268人,同时,在发展产业和就近就业上狠下功夫,确保了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能增收、能致富。
强化惠民保障,有效增加群众的稳定收入。康定在脱贫攻坚中,全面落实惠民惠农政策,兑现贫困低保金1402.92万元、草补资金1.64亿元、林补资金2.08亿元、退耕还林资金6016万元、特困供养金1971.1万元,发放小额信贷2375笔1.08亿元。
为了改善发展环境,康定全力补齐基础短板,积极培育现代产业。投入资金42.5亿元,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类项目1000余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和通客车,安全饮水覆盖率、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覆盖率、贫困村通信覆盖率均达到100%。几年来,康定投入资金3.63亿元,实施特色农牧产业项目281个,推出大渡河康养休闲游、民宿体验游等6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6个乡村旅游A级景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412元增长到2020年的9651元。
着眼实践 炼出宝贵经验
念兹在兹,终得回响;久久为功,终见成效。2019年4月29日,经省政府批准,康定市退出贫困县序列;在现行标准下,康定市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脱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脱贫攻坚的长期实践中,康定干部群众总结提炼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脱贫攻坚是伟大创举,书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有效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才能充分依托制度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汇聚各方力量,是攻克难题的法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康定坚持党建“主业”与扶贫“主责”相统一,创新推行基层党组织“六个标准化”建设,实施“情歌故里党旗红”党建先锋工程,充分凝聚党建力量;坚持“扶志”与“扶智”双扶结合,深入推进“润育工程”,充分凝聚了主体力量;用好帮扶政策,用活广东、都江堰、省委统战部等帮扶力量提供的帮扶资金2.48亿元,充分凝聚了帮扶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到位帮扶资金1.86亿元,募集爱心资金597万元,充分凝聚了社会力量。正是多方力量汇聚一处,助康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
组织领导到位,是办成大事的重要保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康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清晰、条块结合的攻坚体系,压实了领导责任;推行四大班子“一把手”包片、市领导包乡包村、帮扶单位包点、帮扶责任人包户、部门包专项达标、17个乡镇包属地责任的“六包责任制”,压实了工作责任;充分发挥“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作用,制定“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压实帮扶责任;执行《康定市“五个一”帮扶常态化督查工作暂行办法》等制度,压实了攻坚责任。正是因为层层压实责任,组织领导有力,才保障了脱贫举措落地见效。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康定的民生水平大大提高、发展环境大大改善、基础建设大大提升、现代产业大大进步、干群思想大大解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市、全省农牧民增收工作先进市等称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日之康定,迈上建设和谐文明富强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康定的新征程;康定干部群众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发展自信、汲取发展智慧。下一步,康定将坚决贯彻“四个不摘”要求,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