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8月17日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杨沛月
每年7至9月,是我州采摘松茸最佳季节。村民们几乎是全家总动员,起早贪黑,上山采摘松茸,一天迂回山间数十公里,只为在深山密林寻觅高原山珍。
每年一到夏季, 康定市普沙绒乡莲花湖村村民瓦降泽一家4口人,就会从村子里搬到长有松茸的山林脚下——月亮湖旁的牛棚子里暂住。他们每天都要上山采摘松茸,因为这是家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松茸不可人工培植,且只生长在高山老林中,只能依靠人工寻找采摘。瓦降泽一家每天凌晨5点左右就要起床出发,步行到海拔3500米至4200米的青杠林(高山栎林),每天行走11个小时,方能采摘到松茸。
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必须无污染,在人迹罕至的高山栎林(青杠树)和高山松、高山栎混交林中,树落叶形成的厚厚腐殖土为松茸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松茸破土前必须有充足的雨水滋润,破土后要有充足的阳光照耀,还要躲过各种昆虫和动物的伤害,松茸才会逐渐成长为佳品。
8月13日凌晨5点,瓦降泽一家吃过糌粑、喝完酥油茶,备好中午在山上所需的干粮后,就伴随着晨曦微露上山,开启了一天的松茸采摘工作。瓦降泽告诉记者,晚上雨白天晴,特别适宜松茸生长。“昨天刚下了雨,今天早上放晴,又一批松茸会破土而出,得抓紧时间采挖”。
徒步到达生长松茸的青杠林时,已是早上7点,瓦降泽一家分头顺着山脊自下而上在林中寻找。青杠林高1.5米或3米不等,树丫纵横交错,瓦降泽必须弓着身子或者半跪于地上匍匐前行,时不时拿削成尖端的树棍拨弄着青杠树落叶寻找松茸。
瓦降泽说:“运气好的话,差不多走一公里能发现一颗松茸,但这要重复上百次弯腰俯身动作。今年我最多一次捡到了10斤。”说话间,记者发现密林将瓦降泽的衣服、帽子撕扯破了好几处。
“今年的松茸产量比去年少,去年我一个人一天至少要捡20多斤,现在松茸已进入尾期,慢慢的产量会越来越少。”瓦降泽告诉记者,“但今年松茸的价格比去年高,相对来说我们收成也比较好,全家人每天上山都卯足了劲。”
寻找和采摘松茸要靠经验。面对眼前这么一大片林子,瓦降泽却是心中有数,哪些地方有松茸“窝子”,他都一清二楚。松茸一般生长在青杠树丛下,靠菌丝吸收树根系和土壤的养分,由于树林浓密遮挡了光线,加之厚厚的腐殖土,冒头的松茸和青杠树落叶呈现同样的黄色,极难辨认。
“采挖松茸不仅眼力好,还要有经验,我们每次挖了松茸,都会把土重新填回去,来年这些地方还会长松茸,这个就是‘窝子’。”瓦降泽介绍说。
“发现松茸后,首先把落叶和土拨开,再用削成尖端的树棍,轻轻翘起松茸根部的泥土,松茸便出土了,然后小心地取出完整的松茸,最后要把撬松的土壤、松茸菌种群压平整,并用腐殖土覆盖。”瓦降泽一边告诉记者采挖松茸的技巧,一边反复强调一定要埋好土,打好“窝子”。
“松茸就是这么神奇,采过的地方,一场雨后,只要菌种群没有裸露在外,就会继续长出松茸,这就是大自然的馈赠。”瓦降泽说。
“采松茸时必须使用树棍,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老一辈的人告诉我们,金属碰触会改变松茸的香味,所以从采摘到后期烹饪,我们都会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瓦降泽说,用树棍挖松茸,还会保持松茸的完整,且不会伤害到菌根。
松茸含有18种氨基酸和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有松茸醇、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等3种活性物质,是世界上珍贵的天然药用菌。松茸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密,口感润滑丰腴,香气浓郁独特,深受大众喜爱。
采摘松茸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瓦降泽和家人在山林里一待几乎就是一天。傍晚时分,瓦降泽唤上家人走出青杠林,4人把采摘的松茸合并到一起,装进随身背的布袋里,准备下山把松茸卖给商贩或者运到沙德镇销售。
“以前交通条件不好,松茸要想卖出去只能靠人背马驮,后来通行条件有了改善,大家就骑摩托车拉到沙德镇上去卖。现在有了宽敞平整的通村公路,每天都有商贩来村里收购,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松茸卖了。”瓦降泽说,“为保证松茸的新鲜,商贩们每天都会来,多的时候有四五个。如果对商贩的收购价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开车去沙德镇上售卖,完全不用愁销路。”
每一颗松茸的诞生,都是大自然的奇迹,像瓦降泽一样,我州众多农牧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努力多时,只为将这一份珍馐传递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