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2月14日
◎张黎萍 黄陶旭
“这个飞地园区2015年就开建了,我是2018年进入园区工作的,最初是临时工,现在搞管理,月工资从当初的2000多元,涨到了如今的5000多元,年底还有集体经济分红等收入,一年的收入有6万多元,比以前在家务农高了近3倍。”说起一年的收入,炉霍县瓦达村村民其吉一脸幸福。
其吉所在的盛煌农业飞地产业园区,是我州以“六大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10+2”现代农业体系,实施“圣洁甘孜·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也是炉霍县切实贯彻脱贫奔康“1235”发展思路,构建“6+2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三园一线(飞地园区、俄色园区、现代蔬菜农业园区和百公里产业带)”的成功样板之一。
2015年,炉霍县整合全县各个村的产业扶贫基金、对口援建资金等专项资金,创新采用“政府专项产业资金入股+公司经营”的模式,携手甘孜州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3个村共1500亩土地,以高原特色小番茄种植为主建立了炉霍县盛煌农业飞地产业园区。
“我们前后只来炉霍考察了一次,一眼就相中了炉霍。”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方丽回忆说,炉霍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水土空气都很干净,没有污染,在这里种出来的农作物品质很高,特别是小番茄,口感好、甜度高,深受都市消费者的喜爱。
生态优势与经营优势的结合,让园区的成长突飞猛进,也让炉霍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仅用了数年时间,该飞地产业园区从最初50个大棚发展到如今的301个大棚,年产量400万斤,产值达3000余万元。同时,以盛煌小番茄、雪域俄色茶、俄色果饮为代表的炉霍农产品成功纳入盒马鲜生、伊藤洋华堂等大品牌供应链渠道,走上各地城市人的餐桌。
该飞地产业园区的建立,也让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有了新路子。仅2020年,飞地园区向集体经济分红达900万元,实现群众固定就业168人,催生大量临时用工,就业增收700万元。同时,园区流转土地1500亩,按每亩680元的标准,村民每年可获财产性收益102万元,辖区村民全年合计增收达1700万元以上。
“目前,所有蔬菜大棚收益均按每棚3万元标准向全县每个村集体进行分红,其中,脱贫村每年分红6万,非贫困村每年3万,即使我们亏损,分红一样会发到老百姓手上。”丁方丽说,下一步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炉霍扩建500个大棚,流转土地规模将达到5000亩左右,种植多元化有机蔬菜,并在明年举办炉霍县番茄文化旅游节,把农业园区打造成农旅景区,带动周边乡村迈向多产业融合式发展。
平日里,除了完成育苗、种植、打枝、采摘等日常工作,其吉还肩负起了部分管理工作,负责安排务工人员劳作,并向上级汇报工作,并在朋友圈帮园区发布招聘广告,是典型的“一岗多职”。随着收入的提高,其吉不仅还清了家里重建房屋欠下的贷款,还购买了家里第一辆小汽车,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作“高原上的女白领”。
“过去在园区务工实行的按天结算工资,一个人一天120元。”丁方丽说,为了调动起村民们的积极性,工作绩效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采用计件制、多劳多得,最高时有村民能赚到400元/天。
自打园区实行计件制后,园区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章达村村民陈洛夫妻俩的身影。过去,夫妻俩靠着在自家地里种植青稞以及做零工,一年总收入大概在2万元左右。今年8月,夫妻俩一同在园区内务工,仅当月两人工资总和就达到了10000元左右。
据悉,按照炉霍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和相关实施方案,当前及未来几年,该县纳入农牧民致富奔康统筹框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项目多达数百个,涉及资金上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