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2月29日
得荣县着力经济社会发展增厚民生福祉侧记
◎周权 尹兰
2021年岁末,历史又站在时间的关口,得荣,对过往五年进行深情回望。
时间,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是一条蜿蜒向前的路。溯水而行、循路而望,得荣这五年,是登攀跨越的五年。五年砥砺奋进,得荣书写一部激动人心的奋斗史诗;五年春华秋实,得荣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20年底,得荣国内生产总值从6.3亿元增加到11.41亿元,年均递增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23亿元,是“十二五”期的1.2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4966万元增加到5505万元,年均递增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63万元增长到3.77万元,年均递增7.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0.8万元增长到1.34万元,年均递增10.5%……
一组组“真金白银”的亮眼数字、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胜利赞歌、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发展画卷、一处处天翻地覆的沧桑巨变。把甘孜“南大门”装点得绚丽多彩,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了得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得荣县委、县政府书写着富县惠民的时代新篇。
“三无”到“三优” 产业发展舒画卷
“今年我家葡萄卖了4万元,明年全部丰产了,收入应该更高。”2021年12月25日,得荣县瓦卡镇瓦卡村村民朱一向正在堆积有机肥,为开年农业生产的管理做着准备。虽是寒冬之际,他已经对春天的来临充满憧憬。
同日,在葡萄酒企业扎西尼玛龙酒庄,酒杯轻摇、酒液荡漾,丝绸般的葡萄酒泛着光泽。酒庄负责人之一洛绒泽仁兴奋地向大家推荐着公司新品——C-卓玛甜型酒。
扎西尼玛龙系列葡萄酒获得多个国内外金奖,上了规模、创出了品牌,公司年产生成红酒150吨,产值900万。
酒企发展,果农受惠。洛绒泽仁介绍,现在公司有350亩酿酒葡萄基地,每亩土地流转费用2500元,每亩需要30天人工可实现务工收入3000元,每亩可为“朱一向”们带来5500元收入。据悉,得荣已在10个乡(镇)推广种植高原优质酿酒葡萄5000余亩,总产量900余吨,打造“扎西尼玛龙”“翁嘉天域”“醉美得荣”“神川红”等葡萄酒品牌,葡萄酒酿出“致富味”,小葡萄种出“大产业”。
葡萄酒产业只是得荣现代产业发展的全豹一斑,得荣县聚力夯实“关键支点”,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
围绕“一带三区一走廊”发展布局和“442”发展思路,建成以酿酒葡萄、藜麦、汉麻、中藏药材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5万亩,藏香猪、藏香鸡、中蜂为代表的特色畜禽养殖基地24个;成功创建酿酒葡萄、藜麦等2个州级现代化农业园区。严把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0%,总产量达6.2万吨,2020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年均递增3.5%。
优势能源提速转型,编制完成得荣县风、光电场工程总体规划,去学电站顺利投产发电,累计发电量48.73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0.3亿元。2020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4亿元,年均递增3.1%。
生态旅游持续推进,成功创建瓦卡、翁甲2个3A级景区,扎格、郎达、毛屋3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村。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2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
传统产业不是“老态龙钟”,新兴产业却是日新月异。在这五年,得荣旅游实现了A级景区“零突破”,乘势而上,得荣紧锣密鼓开展“得荣下拥—瓦卡景区”申创4A级景区工作。“得荣下拥—瓦卡景区”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和康南香巴拉旅游小环线中的璀璨明珠,将凸显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民宿文化,重走红色长征路,领略学羌、黑陶、车模等非遗文化,徜徉瓦卡情舞花海风情小镇的金色阳光,体味别样的得荣风情。
从传统低产产业向优势高产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到统筹发展,得荣产业走上高速发展、高质发展的“快车道”,未来五年,得荣将进一步突出特色产业培育,提升强县推动力——
做强特色农牧产业,进一步优化“一带三区一走廊”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10+2”现代农业体系,巩固酿酒葡萄、藜麦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果,争创省级产业园区,集中力量把酿酒葡萄、藜麦、中藏药材三大优势产业做优,把树椒、中蜂、藏桔三大传统产业做深,把藏猪、藏鸡、玛格绵羊三大养殖产业做大,促进“阳光得荣”品牌提档升级。
做精生态旅游业,坚持多元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得荣专属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改善基础条件,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示范村寨,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酒店、休闲农庄和旅游民居接待户;坚持多元融合,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开发自然观光、民俗体验、度假康养、山地探险等旅游新产品、新项目,持续提升瓦卡“赶集”活动质量、丰富“赶集”活动内容,刺激带动群众交流交往、增收致富;积极发展文创产业,加快扎郎街非遗文化艺术街区、瓦卡情舞花海景区特色古街建设,提升“中国西部太阳谷”知名度。
做好清洁能源业,围绕构建“6+1”绿色现代工业体系,积极协调旭龙电站核准动工,认真做好移民搬迁等保障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布局新能源产业,积极争取、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积极拓展“光伏+”综合利用工程,大力培育新的经济拉动点和增长极……
从前,得荣产业无规模、无品牌、无质量,现在是优势规模、优秀品牌、优质高效,现代产业为得荣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三难”变“三甜” 幸福生活亦陶然
苦于水、难于路、愁没钱,这曾是得荣人民的“三大难”。
“山下水白流,山上土冒烟。”得荣曾经被称为“西南干旱中心”。生产困于水、百姓穷于水,缺水问题成为影响得荣群众生活和制约得荣经济发展的瓶颈。
曾经望水兴叹,如今引水兴产。太阳能光伏提灌工程破解了难题,提引而来的汩汩河水使土地上青葱的庄稼如饮甘露。
得荣县太阳谷镇扎顶村村民阿青说:“以往,吃水用水只能靠天;现在,水‘爬’上了山,彻底解决了我们生活和生产用水难问题。”
山高谷深处处陡,临江临崖步步险。作为全省最后一个、全国倒数第二通公路的县,出行靠腿、购物靠背,交通不便一直是全县人民的“心头痛”。
古道难行成过往,天路蜿蜒穿云来。如今的得荣,国道、省道四通八达,油路、硬化路覆盖全县所有乡村。
“抬脚走上水泥路,出门坐上公交车。”便捷的交通服务是道路的又有一种“延伸”,幸福着千万老百姓。上级补助75万元实施“金通工程”,开通到乡4条线、到村6条线,6辆7座、1两9座、6辆19座农村公交奔驰在乡村道路,连接道路1300余公里,惠及127个建制村、2.3万人。
老师仔细教,学生认真学。2021年12月20日,瓦卡镇就业培训中心,建筑技术培训正火热开展。台上的教师是瓦卡镇瓦卡村的村民刘金山,一位远近闻名的“小老板”,他带起了20余人的建筑队,不仅自己挣了钱,也带富了乡亲。而两年前,他也还是坐在台下的一名“学生”,是技术培训让他有了本事、拉起了队伍。创业就业培训让“刘金山”们有了“生财之道”,敢于闯市场创效益。
破解“三大难”,得荣厚植发展“底部根基”,基础设施取得可喜变化,创业就业呈现“井喷”态势——
全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212公里,国道215、549及省道461全线贯通;投资2.37亿元,建成乡村通达路、连接路、产业路、联网路、灾后重建路等227公里,实现通乡通畅、通村通达、通村通畅三个全覆盖。
大力实施“产水相融、以水兴产”工程,建成太阳能光伏提灌站25座,埋设引水管道1127公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惠及基层群众3.56万人次。
强力推进创业就业工作,2021年全年开展中式烹饪、电工、家政服务、农作物种植、家禽养殖、电子商务、摩托车维修、美容、建筑劳务、创业培训等技能培训共计12期25个班次,共培训1246人次,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533人次;开展劳务品牌培训120人次,且全员取得初级证书,参训学员各种技能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员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未来五年,得荣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条美丽乡村路54.5公里,2条森林防火通道110公里,开工建设水利工程7个,新增太阳能光伏提灌站3个,全力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和乡土文化传承,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工程,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在2022年,将全面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3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人。
“以往是没水吃、路不通、房子烂、收入少;现在路通了、水来了、住上了新房子、收入多了,日子过得好安逸!”鲜明的对比让人感慨万千,一个“安逸”映射出甜蜜的生活、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三扶”生“三气”面向未来踏歌行
快到期末,得荣县徐龙乡莫丁村小教师、马云乡村教师获奖者土登降错有些忙。土登降错在莫丁村小教书已经10年,是这里的第三代老师。而另一位老师扎西曲批,是土登降错的老师,已在此教书24年。
莫丁村小,位于海拔2600米的山坳里,一直是村里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村里的老人们都不会说汉语,但儿孙们都在这里学会第一个拼音、汉字,继而外出求学。就是这样一个村小,就是这样无悔的坚守,让仅有43户人家的藏寨走出了26名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有的离开了得荣,闯荡天下;有的回到得荣,回报家乡。
扶贫重在扶智,扶智方能扶志。得荣县虽然财力有限,但对“扶智工程”却是不吝啬。红砖墙、燕尾脊,一幢幢富有特色的建筑楼拔地而起。总投资2.66亿、占地约366亩、建筑面积为58400余平方米的得荣县集中办学区,涵盖得荣县中学、得荣县第二完全小学和白松镇幼儿园,可容纳学生2000余人,教学设施功能齐全,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得荣县中学学生次仁曲措告诉笔者:“学校很漂亮,设备很先进,老师们尽心尽职,我们学得很开心,成绩也进步了。”
强身与扶智并重,教育与文化通行,得荣县致力扶智工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医卫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教育优先发展,县域内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认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累计选送215名学生接受“9+3”免费中职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五年来累计参加中考人数1674人,升学率达88.6%。坚持教育短板优先补齐,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35名教师被评为州级骨干教师,12名教师被评为州级百名优秀教师。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投入资金6亿元,实施教育重点基建项目39个,新增教学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县、乡两级智慧中心和12所中小学校标准化、17所幼儿园建设。累计兑现教育保障和资助资金4586万元,覆盖贫困学生6108人次,成都青羊、浙江桐庐选派优秀支教教师70人次,选派到青羊挂职锻炼65人次。
医卫不断深化。2020年国内多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得荣快速反应,迅速应对,先后投入4190万元,全面提升防控能力,及时建成PCR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单检2400管。深入实施“健康得荣”行动,投资1.2亿余元,实施81个医疗卫生项目,全面完成12个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及88个村卫生室建设,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和生育秩序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全面提升就医质量条件,成都三医院、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实现托管运行,县人民医院、中藏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县妇计中心、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乙”医院,疾控中心顺利通过“二级一等”疾控机构验收。大力实施医卫人才队伍建设,全县各类专业技术医生205名,140名医卫人员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上一级职称,2019年取得助理医师资格通过率位居全州第一。
文化全面繁荣,大力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累计投资1425万元,建成投运县级“两馆”、24个全民健身场所、81个村文化室、132个农家书屋和139个“村村响”广播系统,发放“户户通”电视设备1485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364场次,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文艺汇演,连续四年荣获广场舞大赛第一名。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化,建成省级综合文化站2个,乡镇文化站10个,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免费开放。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3个,州级11个……
最美的建筑是校园,最好的“虫草”在课堂,优质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实现了扶贫扶智扶志,扶出底气、蕴含了生气、增加了豪气。得荣人民再也不是小富即安的短视目光,而是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深的底蕴、更大的气魄,制定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推动实现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过去的一切成绩,为未来奠下基石;过去的一切奋斗,为未来积聚荣光。
时刻不忘肩头责,砥砺奋进思笃行。得荣县委书记黄进誓言铿锵:“再回首是为了再出发、再奋斗、再辉煌。得荣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以更加顽强的斗志、更加坚韧的毅力、更加精准的措施,全面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得荣。”
新征程,旌旗在望。阳光得荣,快马加鞭不下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