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10月10日
开展群众纠纷接访工作。
发挥乡镇红白喜事协会和乡贤协会作用调解纠纷。
◎刘柏坊 文/图
随着雅江旅游热的兴起,松茸产业园、交易市场的建成,规范市场秩序和新一轮矛盾纠纷隐患摸排问题亟待解决;为解决各类市场乱象和劳资纠纷,对于涉及民生利益重点关口,雅江县坚持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创新工作举措,以整合3级力量、建立4项机制、构建5大平台为主要抓手,构建起“3+4+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可控。
整合3级人员力量 构建坚实化解基础
该县以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建立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县级部门联动施策,充分整合各类法治工作室、专职网格员、驻雅律师、法律顾问等主体,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管理模式,发挥集中办公、心理咨询室、矛盾纠纷调处等功能,实现全流程法律援助、一揽子调处纠纷、一条龙服务群众,让群众安全感有保障。
政法委员统筹调度,充分发挥乡(镇)政法委员统筹作用,搭建以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综治员等的基层联络群,协同法庭法官、驻乡检察官、辖区民辅警等进村组(社区)、进学校、进寺庙、进工地、进虫草山等地,常态化摸排掌握社情民意,确保及时发现矛盾隐患,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和难点,助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
乡贤长者以德化人,充分发挥村红白理事会和乡贤协会作用,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家庭矛盾、婚姻问题、邻里纠纷等,以“法、理、情、德、规”为准则,将矛盾交给德高望重的“解纷人”进行联合调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三级联动扎实打造层级分明、规模合理、无缝衔接的网格治理服务新格局。
充实4项机制措施 完善风险防控网络
该县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打造“1+3+3+3”(即一个调处专班、三个专业行业性调解委员会、三类矛盾纠纷处理办法、三种调解模式),因时因事化解、分层递进化解、联动多元化解、包案兜底化解等,采用不同的化解方法化解不同的矛盾纠纷。一般纠纷实行小事“随手调”,邀请基层调解员、政法专职委员等力量参与,做到当天化解;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大事“联合调”,由信访、司法、法院力量介入,对纠纷进行集体会商研判、协同办理、多元联调等,开展二次调处;对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的矛盾纠纷,由县多解办牵头政法各部门、信访、专业行业调解组织等成立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调解方案、按程序按步骤化解。
该县建立以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公安局、县接访中心、县司法局为主,县直相关部门配合的县级“5+N”多方会商共建调处机制;建立以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乡镇接访中心、辖区派出所、乡镇司法所、法庭资源的乡镇“5+N”工作机制,做到矛盾联处、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切实解决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方面的问题。
该县还建立历史纠纷定期回访制度,组织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等成立调解委员会,主动走访重大纠纷涉及人员等掌握实际情况,定期回访更新问题台账,对急需帮助的相关家属、人员等,协调乡、镇、村和联系单位及时落实关心帮扶措施并加强心理疏导。
此外,该县丰富矛盾纠纷多元排查机制,以网格为单位,实施“双包双控”责任制,由各网格单位深入职工楼和小区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大掌握,对纠纷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由重点行业部门牵头针对本行业开展专业行业领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矛盾隐患专项排查,主动围绕征地拆迁、劳务工资、合同纠纷等重点领域,及时掌握动态,做到心中有数;由乡(镇)包村干部+辖区干警组成敏感小组,专门对近年命案、信访案件和治安案件等开展梳理、收集、挖掘潜在矛盾纠纷隐患,做到“每村必走、每户必到”,同时联合县法院加强分析梳理研判民事纠纷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化解纠纷风险隐患。
搭建5大民生平台 深入浅出闭环治理
该县优化综治中心“一站式”功能,以乡(镇)综治中心为载体,统筹信访、综治、妇联、司法、人民调解等涉纠纷调处要素入驻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及时解答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有效化解因婚姻家庭、医疗事故、土地流转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构建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服务平台。
用好网格管理“日常式”监控,该县整合79个行政村、113个村(组)网格、33个寺庙网格、146人村级兼职网格员力量,对出租屋、商铺、娱乐场所常态化摸排、日常式了解、随驻式挖掘,对重点人员定时定点排查管控,每周上报基础数据等。
办好和美乡村“趣味式”讲堂。该县整合农民夜校、村活动场所和综合服务中心等资源,召集乡贤能人、德治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向声音,打造理论宣讲平台。
抓好家长里短“教育式”引导。该县服务统筹乡(镇)妇女之家、学校活动是等场所,开展教育引导,对未成年人保护、心理健康咨询、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等活动,提供更加宽阔和舒适的平台。
用心用力做好“真情式”服务。该县统筹县政法部门、统战部、民宗局、司法局、公安局、依法治县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广泛开展“七进”普法教育宣传活动,抽调一批形象好、善沟通的干部人才,用温暖的话语和朴实真挚的行动提供法律服务,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