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大渡潮涌 最美不过一抹“泸定红”

甘孜日报    2024年04月30日

图为勇士路上的红军主题雕像群。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4月20日,大渡桥横,春和景明。漫步于泸定县泸桥镇河东片区的滨河广场,对岸河西片区的海子山下,“惊险奇绝”的景观墙映入眼帘。自南向北远眺,入目的是巨大的耐候钢塑红军主题雕像群,由主雕“勇士魂”及“飞”“夺”两组副雕构成叙事动线,重温再现撼人心魄的恢弘历史。

那是1935年的中国,“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的抗日通道。1935年5月28日,红一方面军先遣团从石棉县什月坪溯河北上,昼夜急行军240华里山路,于29日凌晨6时攻占泸定桥西桥头,并于当日下午4时,以22勇士为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攀铁链突围,力克敌军,夺取泸定桥。

见证世界步兵行军史上的奇迹、书写中国近代史上不朽的篇章……泸定县,因此成为彪炳史册的革命英雄红城。夺桥勇士未曾料想,当年通往西桥头的绝壁小径,如今被打造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核心景区提升工程的重要一环——勇士路,将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等一众大渡河两岸的“最红景点”连接。

这条“闪电奔袭夺取无畏”的红色文化长廊串点连片成区,但其仅是泸定县深入实施“红色铸县”工程、全力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小切片。2019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先期启动;2021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全面启动;泸定县被赋予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样板典范及全国涉藏地区“红色旅游第一县”的重任。

几年间,这座“红色名城”将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党建工程一体化推进,特别是在保护传承、挖掘研究、文旅深融、数字再现等诸多方面持续发力,致力通过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印记伴随着建设成果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也真真切切地让文化红带动“产业红”!

讲好红色故事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早已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几乎家喻户晓。可大家知道‘飞’和‘夺’究竟指什么吗?”4月19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的1号楼多功能报告厅内,授课教师满含激情地为第二届川滇交界地区基层治理骨干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培训班的学员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壮举。

一座三百余岁的铁桥,亲历革命转折际遇,赋予这座“红色名城”讲好讲活红色故事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穿越战火硝烟,历经百年巨变,今时今日到泸定县,昔日战地“化身”党史课堂;而为了上好这堂党史“必修课”,乘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东风”,泸定县锚定“建设国内一流沉浸式红色旅游目的地”定位,聚力建设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

“甘孜泸定桥分院是全省四川长征干部学院5个分院之一,于2020年9月挂牌、同年10月一期项目落成投用;二、三期项目也在今年初全部竣工。全院现在能同期容纳500人参训。”分院工作人员泽仁汪堆介绍,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研学提升工程,分院建设蹄疾步稳,有硬核的底气。

底气一方面源于红色资源优势。近年来,与州、县委党校共建、一体办学的甘孜泸定桥分院,立足“特色化、差异化、内涵式”办学要求,依托“飞夺泸定桥”“甘孜会师”两大红色品牌,整合周边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等,高度还原红军长征在甘孜行军路线,开辟“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星星之火·雪域燎原、天堑变通途·富藏兴藏”3条精品教学线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到4年,寻初心的大批学员纷至。分院补足精神之钙的模式也随之同步思变求新,相继探索拓展出集现场、情景、互动、讲座等形式于一体的“体验式、融入式、滴灌式”研培教学新路径;开发《狭路相逢勇者胜》等46门专题课、《传奇英雄刘金山》等15个微党课、《红军长征在泸定》等3部本土教材,引入《长征·长征》等9幕实景、舞台剧,红色故事“活泛”起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800余期,培训学员4.5万人次。

另一方面,底气则离不开泸定县“红色铸县”的力度与速度。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泸定县凭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的门户地位,被视为全州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展示、文旅深度融合的前哨。泸定县委、县政府就此高起点规划、高站位布局,形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一园一带三区”总体空间结构;顶层设计已经明晰,高标准建设步履铿锵。

“一园”——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基本建成,包括勇士路改造、滨河广场改造、临桥民居风貌改造、景区夜景打造等泸定桥景区提升工程的11个项目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此外,随着智慧博物馆建设、文物征集工作向纵深推进,纪念馆的“软硬件”得到全方位提档升级,像馆内设置《飞夺泸定桥》沉浸式虚拟现实弧幕影片播放区,以三维全景建模和动态捕捉的先进影像技术,为参观者提供别具一格的长征精神现代体验场所。

“三区”——北部“泸桥记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中部“化林岁月”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南部“磨西故事”文旅融合发展区,正处于强力推进、有序建设进程中;至于“三区”涵盖的系列点位,如“古道红村”化林村、“红色古寨”岚安乡等串联起的“一带”——中央红军涉藏地区最红记忆展示带,也处于高位推进、积极培育的火热阶段;而整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已从3年重点建设期顺利转段,接续进入2024至2026年的深化建设期。

用好红色资源

如果说,红色精神让脑袋富了起来,那么红色资源同样也得让口袋鼓起来。近年来,如何充分利用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更加和美幸福的新生活,是泸定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兴隆镇化林村除了广为人知的茶马古道重镇“身份”外,还是一片浸润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军曾在此激战飞越岭,劈开脱离大渡河谷的通道,留下不少红色故事及遗迹遗存。

通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在这里已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愿景相生相融。泸定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唐润涛介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双重效应”带动下,化林村加快探索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传统民俗等文旅资源开发的协调融合路子,抢抓红色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契机,筹资6780万元推动文物保护、村庄开发、环境提升等一应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化林坪“古道红村”景区于去年国庆前夕试开园。

“全村种植花椒3500余亩,能为村民带来的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但现在村里除开这一传统的特色支柱产业,还不断丰富‘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户外运动+自然研学’农文旅体多种新业态,牵引释放‘娘娘山+聂脚沟’的吸附力。”对于化林村的未来,村支书徐国强成竹在胸。宜农宜旅的天赋条件与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给了化林村“红绿古”三色融合驱动乡村振兴,并向现代服务业华丽转身的机会。

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突出“红色”主题,泸定县另一茶马古道重要节点岚安乡同样不遗余力、成绩斐然。“1935年11月,红军在此先后建立了康区第一个区苏维埃政府和四个乡苏维埃政府。这是岚安红色文化的重要IP,也是我们建设北部‘泸桥记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力所在。”岚安乡党委副书记张霞表示,为助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云端红色藏寨”岚安乡坚持全面摸清“红色家底”,持续开展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遗址遗迹的发掘。

此外,在聚力整合红色文物、红色史实、红色故事等红色资源之余,针对乡域内“云自山间生、山与云相应”的自然生态禀赋以及茶马古道、贵琼文化等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岚安乡因势利导,错位式、特色化地引导发展,打造出一处处匠心独运的“红绿古”文旅新场景,并由此吸引到来自上海、东北、云南等地的36位“新村民”入驻,在此或旅居康养、或投资兴业。

几年时光流转,影响力愈发扩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便是岚安老区的“近照”。截至目前,全乡“新村民”民宿集群发展模式已见成效,在“落地”的24家经营主体中,有民宿客栈也有咖啡酒馆;一言以蔽之,“文化红”带动了“产业红”,岚安乡的旅游经济初见起色,据统计,2023年全乡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2000人次,旅游收入达120万元;“新村民”为“老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就近务工岗位,工资收入已经突破百万元。


  • 上一篇: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9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