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聚力改革强军梦 融合发展鱼水情

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28日

——甘孜军分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纪实

送医送药进寺庙。

组织民兵开展“爱民路”建设。

“拥军模范”史大娘慰问官兵。

国防教育日宣传。

参加植树造林。

   ■潘荣臻 /

   当年,甘孜藏区人民支援红军,献出了自己的青稞和羊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甘孜州军爱民、民拥军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甘孜军分区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力为目标,把军民共建与双拥模范县(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层次拥军、多领域共建、全过程服务,广泛开展“双向服务奉献”,努力推动军地共同发展,开创了全州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甘孜州各地,这样的口号不仅出现在标语、横幅上,而且成为军民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与近年来甘孜军地扎实抓好宣传教育,强化各族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国防观念分不开。

   甘孜军分区每年结合主题教育、国防教育日和扶贫攻坚活动等时机,扎实开展拥政爱民工作,努力强化官兵“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意识。该分区多次邀请老红军、老同志来部队讲传统,请地方领导为官兵职工作报告,组织官兵职工到驻地参观,了解甘孜州经济建设成就,激发了官兵、职工热爱甘孜、建设甘孜的热情。组织开展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街道活动,在驻地繁华地段和营区通过设立灯箱牌,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传播精神文明,在报刊、电视台开办国防教育栏目,组织军地普法分队,分赴村寨社区、企业学校宣传《国防法》《动员法》等,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官兵走上街头,整治环境卫生,为驻地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的良好风貌。

   该分区领导每年还专程到四川民族学院为新入学学生上国防教育辅导课,营造了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有力强化了广大师生的国防观念。驻地群众纷纷表示:“以前觉得国防教育是军人的事情,现在看了这些活动才觉得增强国防观念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据悉,该分区每年协调地方通信部门向全区手机用户发送国防短信20万余条,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发放教育传单5000余份,下乡普法100余次。

   康巴高原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甘孜军分区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学民族语言、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等活动。同时,编印下发《常用藏语100句》,开办藏语夜校,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辅导,解读少数民族文化内核,领会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熟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禁忌,增强了官兵热爱人民、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我们驻扎在高原,经常要和藏族群众接触,学习藏民族的文化,了解藏民族的风俗,能让我们更好地深入群众,更加有利于促进军民团结。”分区政治工作处战士邢延超说。通过学习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官兵做好藏区群众工作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而且更加强化了广大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甘孜州区位劣势明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军分区认真落实各级关于扶贫攻坚的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广泛开展“忠心献给党,爱心献给第二故乡”活动,仅今年上半年,就投入21万余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医疗队深入道孚、甘孜两县为群众义诊100余人次;帮扶19个贫困村(组)、48户贫困户、120名困难学生;帮助建成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00余亩,硬化道路16.36公里。

协调省军区机关和友邻部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有效提高群众收入,推动脱贫奔康。

   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双拥工作的传统内容,更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该分区认为,仅靠困难时捐钱、寒冷时送衣,已经不能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他们注重发挥部队的优势,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活动,积极向驻地群众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军地通用技术,尽快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用技术水平,使他们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泸定县房背后村村民洛绒扎西参加电焊培训后,外出绵阳打工,第一年就带回了3万多元,引得村里人人羡慕。扎西说:“以前出去打工,因为没有技术,总找不到好的工作。现在学了技术,多家用人单位抢着要我,收入也提高了。”

   今年上半年以来,军分区对167名群众进行了石匠、木工、养殖等技能培训,捐赠农牧科普、法制教育等书籍600余册,丰富了当地群众的农科知识,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 上一篇:州委组织部走访慰问结对亲戚
  • 下一篇:州食药监局为稽查执法人员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