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1月10日
松吉尼玛正在宣讲。
松吉尼玛与群众交流。
群众认真聆听宣讲。
聆听宣讲的群众向松吉尼玛敬献哈达。
炉霍更知乡群众聆听松吉尼玛宣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近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作出《关于表彰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宣讲报告的决定》,决定对39个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36名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22篇优秀宣讲报告予以表彰。白玉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松吉尼玛受到表彰,成为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
松吉尼玛长期以来从事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宣讲,自担任藏区基层宣讲员以来,松吉尼玛更是热心于理论宣讲。除了为党政领导干部授课外,还主动深入机关部门、镇街、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农牧区等进行理论宣讲。将党的声音送入基层,营造党员干部精神家园,成为扎根高原藏区基层的一名“红色宣讲员”。
■本网记者 袁飞 文/图
A“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
松吉尼玛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接受着马列主义的薰陶,打从青年起就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因此对于党的创新理论,他天然地加以理解和接受,并内化为一种信仰。
如何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着力加强基层理论宣讲,这无疑是甘孜藏区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抓好抓实的基础性工程。“作为藏区基层的宣讲员,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他不仅这样说,更是身体力行从不打折扣。
“在他所有时间中,除了占用必要的生活时间外,几乎全用于学习了!”这是熟悉他的同事们对他一致的评价。
自从走上宣讲员工作岗位,他读书涉猎的范围从文学型的散文、小说、诗歌、历史典故,拓展为理论政策型、发展纪实型和典型案例型,书目类型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风格的变化是为了更适合工作。为了宣讲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松吉尼玛给自己定下规矩,做好“会前、会中、会后”三步曲。会前提前准备,会中全程关注,会后仔细研读,做到精心备课,深刻领会,精辟讲解。
作为一名精通藏汉双语宣讲的基层理论宣讲员,松吉尼玛拥有在藏区基层担任副乡长、乡党委副书记、乡党委书记长达13年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作为分管全县基层干部群众和寺庙僧尼宣传教育工作的副部长,其“六字真言”宣讲法更是得到了省州领导的推崇和广大听众的喜爱。自从受聘担任省、州藏汉双语宣讲员以来,他爱理论、钻理论,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常人视为枯燥、难解的理论天地,“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心领神会,以苦为乐。”“多年的努力,使他在理论的学习、研究上富于创造性,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他对国内外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追踪,对党的重要理论的归纳、总结,对理论内涵的创造性传播,都显现出他在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的非凡造诣。”“对于理论,唯有烂熟于胸,方能信手拈来。”面对听众,松吉尼玛侃侃而谈,每一次掌声里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
每一次宣讲松吉尼玛都要根据听众选方式,给农牧区群众讲,和给乡镇的干部讲,宣讲的方式和语言风格绝对是不同的。松吉尼玛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他的每一个宣讲课题,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给群众讲的质朴,给领导讲的严谨,对群众讲就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深入浅出、大道理用小故事说,让群众开开心心受教育;给领导干部讲就用庄重规范的书面语,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举例纵贯古今、横联中外、穿插社会舆论热点焦点,使每一个宣讲课题都全面、深入、引人入胜。松吉尼玛以其丰厚的知识积淀、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思维判断、鲜活的讲解风格、朴实的语言表达被誉为“基层宣讲的大喇叭”、“甘孜州基层宣讲达人”和藏区基层的“红色宣讲员”。
B“要讲通俗话和贴心话,做到有的放矢,入心入脑”
“共产党,真伟大,农牧民当家作主啦。种田免税乐哈哈,合作医疗笑脸挂,养老保险顶呱呱,住房电器现代化,村庄秀美人人夸,幸福生活就像花!”这是松吉尼玛2016年5月21日在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宣讲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时随口朗诵的一段顺口溜。
一个个“红色”段子,一个个生动故事、一句句鲜活话语,生动形象地诠释着党的惠寺惠僧好政策。
“松吉尼玛的宣讲太生动、太精彩了,他用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六字真言’,讲透了‘老道理’,讲出了‘新道理’,讲明了‘大道理’,也讲活了‘硬道理’。这样的宣讲不仅让人心与心相通,更让人情与情交融,这样的宣讲确实让我们感动得哭、激动得笑!”这是聆听过松吉尼玛宣讲后大家一致的感慨。
2016年3月下旬,他随省委寺庙入寺宣讲工作组前往巴塘县竹瓦寺宣讲时,寺庙僧人及信教群众将宣讲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他在欣喜之余,围绕宗教事务条例,就宗教界人士该如何遵纪守法、持戒修行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宣讲:“宗教界人士首先是国家公民再是宗教人员,每位宗教界人士都必须尽到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绝不允许有法外之教、法外之寺和法外之僧。”义务和责任到底该如何尽?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C“修至诚之心 、积博学之识、练慧辨之思”
在每一次的宣讲中,为了让群众能够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松吉尼玛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惠民政策概括为“恩、爱、法、和、勤、富”六个字,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六字真言”,其内容涵盖农、林、牧、水、电、路、通信、教育、卫生、文化、法律、宗教、民族团结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方面面。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看上去好像离基层群众很远,其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基层理论宣讲员肩负着化解基层干部群众思想疑虑、理论困惑、认识迷雾的重任。如何摆脱“讲者难,听者烦”的尴尬?作为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和近7年基层宣讲经历的松吉尼玛,将做好平日功课视为拉近与听众情感距离、增强宣讲感染力与实效性的基本前提。正如松吉尼玛所说:“要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宣讲员,就得修至诚之心、积博学之识、练慧辨之思。”
面对文化层次千差万别、需求因人而异的实际,作为全州唯一一名入选全省党的十八大精神走基层宣讲团成员,他将党的系列富农惠民政策贯穿其中,将系列法律法规涵盖其间,用变化的事实、生动的故事、朴实的语言、浅显的道理,向全州18个县(市)及178个乡镇、95座寺庙的干部群众和寺庙僧尼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精准宣讲。不仅如此,他还采取“纠纷突出地重点宣讲、虫草采集地帐篷宣讲、边远牧场马背宣讲、搬迁户异地宣讲、重点人群里面对面宣讲”等方式,深入基层巡回宣讲,让党的声音传播到了千家万户,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和寺庙僧尼的普遍喝彩。
为确保每一次宣讲都能出新出彩,他既不能很好地照顾家人,也不能够尽力去照看孩子,即使呆在家中,他总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查阅资料和精心备课上。近4年来,他几乎没有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尽管妻子有责怪、孩子有埋怨、班主任有意见,尽管孩子成绩一直徘徊不前,但无可奈何的他只好八孩子送往姐姐所在乡村的学校就读。面对众多的农牧民群众都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条件较好的县城读书,他却作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内心的挣扎常常令他愧疚不已;长时间在外宣讲,家里的大小事全由妻子一人打理,即使年迈的父母生病住院,他也不能尽儿子的一份孝心,内心的苦楚常常使他黯然神伤;长年行进在宣讲路上,一次次的大雪封山、道路垮方和悬崖飞石,虽让他遭遇了有惊无险,但他丝毫没有因此而退却;常年奔波在边远牧区、寺庙等地现场宣讲,由于条件所限,这些宣讲点通常没有音响设备,久而久之自己的声带受损严重,因而每次宣讲前他不得不服下几粒润喉片。尽管有时一天要连续宣讲三四场,但他除了坚持还是坚持。有一次,他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牧场调解虫草资源纠纷时突发急性胰腺炎,他强忍着腹部剧烈的疼痛,用慧辨之思成功化解了这场一触即发的矛盾纠纷。
“苦并快乐着”,这是松吉尼玛痴心热爱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真实写照。这正如他所说:“既然我把宣讲当作事业来追求,就得锤炼自已健康阳光、轻松平和、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甘于清贫、勤于付出、乐于奉献的积极情感,就得有博览群书、广泛积累、消化吸收的良好习惯和‘老树发嫩枝’、‘故事有新说’、‘宣讲接地气’的创新思维。只有持之以恒学知识、学时政、读社会、读生活,才能不断增加知识信息储备量;只有知识丰富了、信息灵通了、视野开阔了,宣讲时才能收放自如、深入浅出和形象生动。宣讲如果照本宣科、空话连篇,就会让听众兴味索然。观点是宣讲的灵魂,语言是宣讲的肌体,‘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只有吃透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社会生活与听众需求,只有用群众熟悉的生活、事例和语言来进行宣讲,才能把生疏的政策理论、生硬的法律法规解读为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打通官方、民间两种话语体系的通道,进而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思想开启思想、用精彩赢得喝彩,真正让基层干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受启发、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