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6月01日
真情洒满扶贫路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新闻界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自2015年8月25日,甘孜日报社先后派出6名党员到甘孜县南多乡和昔色乡任驻村“第一书记”,对他们而言,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诠释。
往日,作为媒体人,他们深入基层,心有感触,笔下生情。
今天,作为“乡村人”,他们扎根基层,肩负使命,全力扶贫。
使命如山,初心如磐,直面艰中之艰、困中之困、难中之难,6位驻村“第一书记”砥砺前行,扶贫路上倾真情。
◎谢臣仁 文/图
从媒体人到“乡村人”
他们将责任扛在肩上
蒋平,53岁;唐书伟,53岁;贡嘎沙邓,30岁;陈雪峰,30岁;汤宁,28岁;呷让降措,25岁。
尽管年龄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 “第一书记”。
他们有的即将步入退休年龄,但工作需要,二话不说,打点行装就出发;他们有的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孩子刚出生,但他们惜别妻儿就上路。在组织需要他们作出奉献时,积极响应号召,毫不犹豫地选择走向这片热土。
往日,他们是走基层报道脱贫攻坚的“观察者”;今天,他们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实践者”。
从媒体人到“第一书记”,首先要做好“乡村人”。“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就要住得下,留得住。”昔色乡阿拉龙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平说,“第一书记”就是要“蹲得下去”。
阿拉龙村离昔色乡所在地70公里,道路崎岖,汽车要跑两个小时。2015年9月4日,蒋平来到村里已是下午5点,天色有些黯然,蒋平走进安排的住所,准备开灯,可四处找不到电灯开关。原来,阿拉龙村根本没通电。看到这情景,蒋平为村民艰苦的生活环境心酸,也感到自己肩头责重。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考验人,蒋平住了下来,走村串户、摸清村情、了解实际,在酥油灯和松光灯光照下,他完成了阿拉龙村产业规划。光亮虽然微弱,但村情熟悉了,方向明确了,心里亮堂了。
这一蹲就是一个月,一月后他到县城汇报工作住宾馆时,服务员对着他身份证和本人看了又看,他很是纳闷。等站在玻璃镜前一看,他才明白:镜子里的自己是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头”,与原来的自己判若两人。
2015年9月3日,唐书伟来到南多乡青卡村开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面对贫困率超过25%这一“烫手山芋”,怎么干?
唐书伟开始念好自己的“三字经”——
做到一个“通”字:勤沟通,连感情。走村串户,唠家常话农事,与每一户村民交流沟通,村里人觉得“这个唐书记是来为我们老百姓干事的人”。
做到一个“实”字:摸实情,出实策。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农牧民群众展开调研500余次,用不到40天时间,撰写了《青卡村2015—2020产业发展规划》,梳理了青卡村18个项目申报,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
做到一个“为”字,知责任,有作为。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村到户到人,主动深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
入乡随俗,与群众打成一片。贡嘎沙邓、陈雪峰、汤宁、呷让降措等年轻人却没有轻浮之气,从驻村工作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一头扎进村民家中,倾心交流、收集民意,并据此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关心、支持、敬佩,这是南多乡和昔色乡干群对甘孜日报社驻村“第一书记”的情感认可和工作肯定。南多乡党委书记张英评价:“就像一直在村子里生活的老村民,进入角色快,工作干得实。”昔色乡乡长扎多盛赞:“甘孜日报社的驻村‘第一书记’说村里话干村里事,是勤勉务实的村干部。”
认可和肯定之后是更大的关心和支持,两个乡为甘孜日报社驻村“第一书记”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宽广的工作平台,激发了“第一书记”们更坚定的信心和更强劲的动力,投身火热的攻坚工作。
从倾听者到解难者
他们把群众放在心中
走村串户摸实情,听到的多是生产生活中的难事。“贫困群众给你说困难,要听进脑去,想在心中,不只是做倾听者,还要做解难者。”当南多乡然嘎村“第一书记”陈雪峰听到村民抱怨地里出产少、土里刨不出两个钱时,他立刻找来县农技站技术人员进行土质检测,找到该村适合种植油菜的增收路子,村民通过种植油菜每亩比以往增收30%。
阿拉龙村里没有电,蒋平四处奔走,鞋子跑烂了两双,想方设法让该村通了电,电通了,也点亮了老百姓的心灯。村民们都说:“多年的难事短短几个月就解决了,这个蒋书记实在。”
2017年,蒋平由于年岁偏大加上身体不好,汤宁接班担任阿拉龙村驻村“第一书记”。
阿拉龙村的集体和家庭牧场都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上,高山放养最大的问题是夏季牧草丰盛牛羊膘肥体壮,冬春无料掉膘甚至死亡,大大降低了出栏率,直接影响到了牧民的收入。
种草养畜汤宁是门外汉,可解决一直困扰阿拉龙村的这个难题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在“前任”蒋平的指导下,在州畜牧种子部门的帮助支持下购买了适合阿拉龙村的优质牧草种子,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同意,把河边荒地平整5亩出来用于试种,每亩干草产量在两百斤以上,一年两季的收获能达到五百斤左右,在此基础上明年继续增加播种面积,让广大村民不用花钱买草饲料,而且还可以不让牦牛掉膘,节约了支出增加了收入。
南多乡青卡村贫困户生龙尼玛看好一家正在转让的店面准备做藏餐馆,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唐书伟知道了此事,完善了生龙尼玛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让其信用评级成为3星,从甘孜县农村信用社贷到了2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有了脱贫致富的“启动资金”。
现在,生龙尼玛的藏餐馆每个月除去开销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唐书伟的帮助下,他正准备扩大规模。他说:“在我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是唐书记帮我协调贷到了款,我一定要好好经营,实现脱贫奔康。”
昔色乡西松龙村的铁索桥是该村通向外界的必经之路。该桥建成已十五年,年久失修,桥板大部分腐朽,村民的摩托车和拖拉机多次卡在桥中;有几个小孩有三次因为桥板腐烂差点掉入河中。村里的小孩必须经大人护送才能过桥,村民每次过桥都战战兢兢,生怕走着走着,脚下的桥板一下断裂,人就掉入河里。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呷让降措了解情况后,立刻制定了维修方案,在甘孜日报社的支持下,投入资金换了新桥坂,并用螺栓牢牢固定,维修好的铁索桥不仅能行人,还可以通过小型车辆,极大地方便了西松龙村村民的生活和生产。
以往走在桥上担惊受怕,现在走在桥上安安全全。村民向巴登真说:“这是降措书记给我们建好的通村桥,也是他与我们的连心桥。”
电通桥通人心通,村民们对甘孜日报社派驻的“第一书记”的工作纷纷点赞。
从参与者到推动者
他们倾情发展富民产业
底子薄、困难多、产业弱,甘孜日报社对口帮扶的四个村都是深度贫困村。要实现脱贫奔康,犹如滚石上山。
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发展富民产业,让产业发挥持续动力,为脱贫奔康提供强力支撑。
要发展产业,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前提下扎实推动产业发展。6位“第一书记”俯下身子、实事求是,和群众拉手说话、贴心交流,同甘苦、共劳动,把“看家本领”向村民们展示出来。
要鼓起腰包,必须先转变观念,扶贫先扶志。在村里,在田间地头,或是饭后村头聚集的地方,“第一书记”都会加入进去,逢人便说富农、强农、惠农政策和现代农业知识,有意引导话题展开讨论。润物细无声,慢慢地,“现代农业”等这些词语在村民的言谈中多了起来。
2016年8月30日,是南多乡青卡村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天。这一天,青卡村第一个合作社——青稞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
唐书伟在驻村工作经过调研,决定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耕作,形成完整的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加工、销售等管理体系,成立农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化,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青卡村青稞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良性运行,带领群众科学化、规模化种植青稞,青稞产量与以往比较增收30%。同时,从青卡村的党员示范工程入手设计并注册商标,利用电子商城来进行产品包装和销售等方法来支持农业合作社,产生了良好效益。
现在青卡村的18个项目全部申报、落实完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集体经济发展起来;阿拉龙村的畜牧草业发展起来,全村牲畜养殖头数增加了近一倍;然嘎村全村油菜实行了科学化、规模化播种,播种面积增加了50%,产量增加了30%;西松龙村的蘑菇种植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等待上马。
年老的身经百战,年轻的意气风发,他们是强将、是精兵、是推动者、是实干家。以往村民心存疑虑,认为“这些城里人能在咱村待得住不?”现在,村民乐呵呵地说:“我们相信党委政府,相信‘第一书记’,他们能带领我们致富!”从厚积薄发到立竿见影,村民对甘孜日报社派驻的“第一书记”从“满是怀疑”到“深得民意”和真心佩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大加快了脱贫奔康步伐和提高了脱贫奔康的成效。
扶贫,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还要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我们不仅要建设富裕乡村,还要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唐书伟说,将在产业富民取得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看得见的是变化,看不到的是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奉献。6位“第一书记”中,蒋平和贡嘎沙邓先后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第一书记”岗位,虽然他们人离开了,但心却留在了那儿。6位“第一书记”表示,能够投身于脱贫攻坚的一线,是人生的幸运,作为共产党员,一定不忘初心,把组织上交给任务完成好,利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实现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争取早日共同迈进小康。
这是甘孜日报社“第一书记”们的心声,他们不仅走进了贫困村,而且真正扎根在贫困村,成为这里的“村民”。他们与这片倾注了真情和心血的土地,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为助力贫困群众脱奔康书写着人生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