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乡村艺术大会展 酒都刮起“藏地风”

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26日

根呷泽仁自豪地介绍学生作品。

宜宾市民对铜制吉祥盘爱不释手。

  

◎谢臣仁 文/图

最炫民族风,雅韵蜀乡情;丹青歌盛世,妙手著太平。

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期间,全省乡村艺术大展成为除歌舞展演之外的另一大看点。

草甸、雪山、溪流,镜头里,让人目睹大美甘孜。

牦牛、羊群、奔马,笔触间,让人感知富饶甘孜。

泥塑、土陶、铜器,传承下,让人了解璀璨甘孜。

摄影、书法、绘画,纷繁中,让人看见多彩甘孜。

酒都宜宾,图书馆大楼,在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期间,我州展品以“乡村振兴、艺术圆梦”为主题,将传统的乡村艺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把绚丽多姿的圣洁甘孜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刮起了一阵“藏地风”。

   尺幅之间展风情

“没去过甘孜,但看了这几幅摄影作品,感到甘孜好美哟!”昨(25)日,宜宾市民周晓渡在看了我州几名摄影家的作品后,大发感慨。“你看这《雪岭云涌》,那云好像在我眼前流动,甘孜风光太美了。”周晓渡指着我州摄影师师鹏的作品,近乎夸张地晃着头说:“太美了!太美了!明年气候好了一定要去看看。”

甘孜不仅有美景,甘孜更有美人。“快来看,快来看,这就是传说中的丹巴美人。”宜宾市民许小群招呼着同伴,争相涌到我州摄影师肖向东的《记忆美人谷》前,细细欣赏,“好色”之态,如痴如醉。

“只知道红军过雪山草地,却不知道全国第一个藏族苏维埃政府产生在甘孜。作为一个文史工作者,有点惭愧。”听了我州画家陈晓波对自己画作的简介后,宜宾市博物院工作人员韩晓凤连说。

陈晓波的大尺幅国画展示了朱德和格达活佛在甘孜县建立第一个博巴人民政府(藏族苏维埃政府)的佳话。“这幅画布局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实在是一幅佳作。”宜宾市一级美术师喻正元盛赞。

一张张摄影、一幅幅书画、一个个物件,铺展雪域风情、流淌康巴文化、凸显甘孜形象,让参观者喜出望外、流连忘返。

师徒同台喜传承

“唐卡中的人物神态形象或坦荡豪放或宽厚慈善,或须眉夸张或目光如炬……”昨日,在一幅唐卡前,我州嘎玛嘎子唐卡传承人根呷泽仁侃侃而谈。

他介绍的唐卡不是他的画作,而是他的学生邹政的画作《释迦摩尼》。

长久以来,祖祖辈辈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创造了唐卡这一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唐卡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备受瞩目。

根呷泽仁的唐卡《绿度母》也参加了乡村艺术大展,但他更愿意介绍学生作品。他说,现在是技艺薪火传承的最好时代,作为传承者和传播者,看到后继有人,看到学生已有成就,他感到很自豪。

古朴精美的风格、奇巧多样的造型,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邓宏波和成芳制作的阿西土陶一下吸引了大家目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西土陶被誉为稻城亚丁“四绝”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这套阿西土陶既艺术又实用,能不能留个电话,我们很多人想购买。”宜宾市民陈凤兰询问着“站台值守”——州文化馆副馆长阿布。

近年来,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在乡村艺术大展上,展出的阿西土陶、药泥面具、藏式皮具等非遗产品既坚持了传统的精髓,又结合现代的时尚,展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受到大家青睐。

数量虽少精品多

“参展890件作品,其中美术作品220件、书法作品169件、摄影作品173件、工艺美术作品328件。”昨日,笔者从负责布展基础工作的宜宾市文化馆馆长钟艋处获悉整个参展情况。

我州有45件摄影、书法、绘画作品和12件工艺品参展。相对而言,我州的参展作品偏少。

“甘孜州虽然参展作品少,但精品多。”钟艋如是评价。他举例评价我州书法家西饶塔西的作品:作品呈现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文化底蕴,在点、顿之中彰显藏文字无穷魅力和藏文化精髓,作品恢宏大气、形神兼备,在开合中演绎民族风采、在笔墨间蕴含大爱深情。

“以往只认为藏区的绘画多是唐卡这一形式,但看了金泽花老师和陈晓波老师的画后,我了解甘孜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感受到魅力甘孜给予了他们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同时也感受到他们不拘泥于一隅,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变法创新,为我们奉献出艺术精品。”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饶金平高度评价。

少并不代表水平低,“少而精、古而新”是我州参加乡村艺术大展留给广大观众的深刻印象,也是为何我州作品备受推崇刮起一阵“藏地风”的根本所在。

  • 上一篇:金秋海螺沟 几个想不到带来意外之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