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千里音缘一念牵

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05日

记四川民族学院教师钟磊

       ◎谢臣仁 文/图

       1月3日,新年的阳光斜斜地打在窗上,投射在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艺术大厅的声乐练习室。

       阳光聚焦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身上,只见她灵动的手指拨动黑白琴键,优美的歌声从唇间流泻,引领着四名学生练习歌唱。

       这位女教师就是钟磊,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艺术学院教师。为了音乐的梦想、为了高原的孩子,这位来自河南南阳的平原姑娘扎根高原藏区,谱写出一曲华美的人生乐章。

       平原姑娘赴高原

       南阳,位居河南西南;康定,地处四川西北。

       从南阳到康定,距离1400公里,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平原姑娘来到康定,投身高原教育。

       钟磊说是“音缘”,是音乐给予她与高原的缘分。

       2011年 6月,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钟磊来到河南一师范学院教书。满心憧憬着能用自己所学教育学生,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但好钢没能就被用在刀刃上,钟磊并没有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相反却被繁杂的行政事务弄得筋疲力尽。钟磊感到再这样下去业务荒了,自己也就废了,急需寻找突破口。

       寻觅之间,希望之窗打开。2012年8月25日,钟磊在网上看到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艺术学院,她把自己的简历和研究生毕业音乐会视频通过电子邮件寄给四川民族学院人事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当四川民族学院收到钟磊的资料时,有些喜出望外——声乐硕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5月荣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赛区二等奖,2010年5月荣获第一届国际歌剧二等奖,2010年7月代表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参加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团体一等奖……这样的人才,对于因为环境艰苦难留人才的四川民族学院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四川民族学院立刻与钟磊联系,钟磊在8月27日前来康定面试。

       康定在哪儿?这对于从未来过四川的钟磊来说是陌生而新奇的。钟磊在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艺术学院院长赵勇的电话“指引”下,出成都、到雅安、过天全,向康定进发。

       过了一山又一山,经过8个小时,钟磊来到了地处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的四川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领导详细地为钟磊介绍了学校情况。钟磊深深地感受到高原教育对声乐人才的强烈需求,也深深明白在高原藏区任教的艰苦。但对于这样艰苦的条件,从未离开过平原城市的自己吃得消吗?

      水土不服加高原反应,钟磊一到康定就病了。这时,四川民族学院的领导来了,送来慰问品,关切地询问病情,让钟磊在微凉的秋天感受到和煦的温暖直抵心底,原本有的失望在慢慢消融。

      到了康定的第三天,钟磊接受了四川民族学院的面试,她优秀的专业素养仍让面试考官惊讶,他们纷纷打出了招聘人员以来的最高分。

      学校伸出橄榄枝,但钟磊会留下来吗?

       在时间还不容钟磊作出选择时,意外发生了,在面试结束的当天,钟磊的爷爷去世。听到这一消息后,四川民族学院立刻为钟磊定好机票,包车把钟磊连夜送到双流机场。感受到学院的温暖,钟磊在心底打定主意——来高原任教。

       大家都认为钟磊是四川民族学院一位“过客”,可没想到过了几天,钟磊打来电话,希望来校任教。

     “条件虽然艰苦,但这里有我事业的舞台,有这么好的情感氛围,所以我选择了回来。”26岁的钟磊选择了留下,这就是缘分,是音乐给予她和高原教育的缘分。

       音乐“种子”播高原

       面对殷殷期望,成为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艺术学院教师的钟磊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在高原播下音乐的种子,让音乐艺术在高原开花结果。

       在教学中,钟磊发现,很多学生确实富有天赋,但大都是“野嗓子”,歌唱方法不当,歌唱声线走偏,长久以往将影响歌唱寿命,必须进行“纠偏”。

       现在已是甘孜州海螺沟小学的一名藏族教师的阿布是钟磊“纠偏”第一人。她说:“没有钟老师的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的歌唱。”

      钟磊介绍说,当初阿布初到学校时唱歌听起来很高,但那“高音”其实是一种假象,是憋着嗓子“赶”上去的。必须让她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让她的声音真正能高上去、高起来。

      钟磊从最基础的方法教起,让阿布一点点练嗓、一点点改进。经过三年的教学,阿布声音跨度上升了15个音,成为甘孜教坛的一只“小白灵”。

      像阿布这样的“纠偏”教学数不胜数,钟磊通过QQ群和微信群对学生进行一天24小时教学。“钟老师24小时课堂”让全学院的学生得到最快最好的提高,成为学院的一个品牌。

       2014年,四川省举行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钟磊承担了指导学生参赛的工作。从选人到选歌、从学生初步熟悉到逐步提升、从逐步提升到精益求精,一句词一句词地教授、一个音一个音地纠正、一个表情一个表情地示范。她指导的藏族四人组合演唱的《天堂里的阿妈》在8月举行的艺术展演上获得二等奖,钟磊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最初我们唱得荒腔走板,到后来我们对歌曲驾驭自如,钟老师对我的培育,终身铭记。” 组合队员卓玛杰满怀感激。

      不只在学校有所作为,钟磊足迹踏遍甘孜的山山水水。她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深入基层,和当地老师分享经验,对他们进行培训,把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当地教师。

     “钟老师让我们知道音乐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愉悦,也可以让自己快乐。”接受培训的德格县音乐教师泽措说,听了钟磊的培训,真有“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的感觉。

       高原盛开“并蒂莲”

        从平原来到高原,从繁华的城市来到偏远的小镇,生活环境“落差”巨大。大家都在怀疑:钟磊能呆多久?

        但她留下了,不仅自己留下了,还把丈夫田振晓也“引进”到了高原藏区。

        2013年,27岁的田振晓已经是信阳中学的校长助理,事业正处在上升期。他希望钟磊能回到河南,可钟磊反过来劝他调至高原藏区工作。

        看着钟磊铁了心在高原藏区“安营扎寨”,田振晓来藏区“考察”了半个月,对藏区有了深入了解,“妇唱夫随”的田振晓调至甘孜工作。

         夫妻双双来藏区成就一段佳话,佳话的背后是坚韧的坚守。

       “这里不仅空气干燥,风尘很大,早晚还有巨大的温差,一天下来,鼻腔里总是积血。”回忆起刚到高原的场景,钟磊至今历历在目。

         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她不适应,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钟磊迅速调整心态,适应高原生活。钟磊的家是一个小“花园”,她家的阳台上格桑花、果肉、蔷薇……充满生机。钟磊告诉笔者,这是她和丈夫一道,利用下乡送教的机会,带着编织袋扛土打造的“私家花园”。“条件艰苦,就想办法苦中寻乐,现在我们一家人在这个温馨的小天地里,聊天赏花看星星。”就凭着这样乐观的心态,钟磊和田振晓在高原快乐生活。

       女行千里母担忧,钟磊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怎舍得她到如此艰苦的环境生活。钟磊瞒了家里一年,可纸包不住火,钟磊父母来到康定,要求钟磊夫妇回河南工作。

        钟磊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你们也要理解我,藏区教育需要我,在这里我有自己的事业,在这里我过得很快乐。”

        当看到钟磊在教授学生时那灿烂的笑容,当听到学生们如清泉流淌的歌声时,钟磊父母对女儿理解了。

        离开康定时,父母流泪了,在心疼女儿女婿的同时为钟磊夫妇钟爱事业奉献高原而感慨;钟磊夫妇流泪了,为了父母的拳拳爱心更为父母的支持理解。

        奉献高原,服务藏区,雪域绽放并蒂莲。钟磊现在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顶梁柱”和“形象大使”,在甘孜州举行的各大文艺演出中,她一定时最闪耀的那颗“星星”。 2014年,钟磊在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大赛四川赛区教师组民族唱法中荣获优秀奖,成为四川民族学院在该赛事获奖“第一人”;2016年,被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而丈夫也不遑让,由于业绩突出,田振晓现在已经是甘孜州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事业蒸蒸日上。

       教育的力量是强大而永恒的。有人问钟磊为何选择来到高原藏区。钟磊说:“很简单,城里的生活并不是我不愿过,只是城里不缺我,而高原却真的需要老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声无息;又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钟磊把音乐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间,播种在雪域高原,必将绽放出美丽花朵。



  • 上一篇:甘孜州第二届“我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