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一“路”通往百姓心

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05日

◎本网记者 刘小兵

“以前,上山的路很窄,还有点危险,只能骑摩托车,带不了多少东西,大家也不愿冒着危险,中途回家补充物资;今年路改造升级了,我们村里好几家都买了三轮车,一次就把挖虫草所需的物资拉齐了。”谈及前后变化,所甲神采奕奕。

所甲口中的“路”是指格塔村三去组的连组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条路改造升级后,为当地村民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方便采挖虫草这一项。

麻绒乡距离白玉县城62公里,临近甘白路(连接甘孜县与白玉县),是旅客进入白玉或者前往西藏途中的重要过境地;但是由于当地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知识、技能水平低,群众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全乡7个行政村中有4个村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格塔村便是其中之一。

派驻格塔村的包村干部赵明凯告诉记者,格塔村共61户、324人,其中17户、74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该村属于半农半牧地区,耕地和草场支撑着全村人的基本生活,虫草、野菌和中药材则是大家的主要收入;该村的大多数群众都居住在临近公路的山脚,但是村上的草场和虫草、野菌、中药材等野生资源则集中在几公里外的三去山上。

“高耸入云的三去山,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阻碍!”格塔村三去组村民西绕阿布与记者谈到三去山时,颇有感慨。

他介绍,三去山海拔4300多米,与格塔村中心位置的相对落差有700多米;三去组就坐落在三去山顶部,与村上的其他4个村民小组隔山相望,组上生活着5户、22人。在2016年以前,三去组只靠一条穿梭在陡坡、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与外界联系,从组上到村中心几公里的路程要走两个多小时,而且遇上下雨就滚石乱飞,遇到下雪就看不清路,下山十分危险。过去,因为路况太差,三去组群众买物、卖物都靠人背马驮,村民没有事就不会轻易下山,组上的不少老辈人一辈子都没出去过几次,上学、就医就更难了,组上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几乎都没有上过学。也是因为交通闭塞,三去组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用自己发的小水电,村民家中除了电灯其它电器只能当摆设,冬天河水结冰无法发电,大家只能天黑就入睡。

赵明凯回忆,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格塔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16年,该村最偏远的三去组也修通了土公路。但由于当时修路资金有限、路线设计不够科学,这条连组路宽度不够、坡度太大,只适合摩托车通行,其他车辆走在路上难以行进;夏天,雨水把路面冲得坑坑洼洼,骑摩托车也很危险。2017年8月,当地连续下了几天雨,因为三去组连组路没有配套排水沟和涵洞,雨水长时间冲刷路面,导致一段路坍塌,险些压倒了临近的民房。

“要致富,先修路;路不畅,业不兴”,当地群众千呼万盼的三去组连组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还存在安全隐患,当地群众怨声载道,乡党委政府忧心忡忡。对三去组连组路进行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去年8月,格塔村扶贫第一书记唐可向该县扶贫移民局反应了三去组连组路的情况,并提出了对该路进行改造升级的申请。随后,县扶贫移民局拨付专项资金对该路进行拓宽、压实,并为其加修了涵洞和排水沟;改造升级后,该路可以通行小型货车,再也没有被雨水严重毁坏,安全系数也提高了不少。

“现在好了,路宽了,车多了,方便了,我们的农产品能拉出去了,也卖上了好价钱,日子也过得活泛了。”村民西绕阿布说。

赵敏凯告诉记者,三去组连组路改造升级后,格塔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人到三去山上放牧和采挖野生资源变得更加便捷安全了;路修好后的第二个月,三去组村民所嘎就拉来材料,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了修缮、改造;该村村民四郎登买了一辆小货车,做起拉货的买卖,村民翁旦买了一辆轿车,方便自己出行,村上还有好几家人把以前的摩托车换成了安全性更好、运力更大的三轮车。同时,村里人到三去山上放牧和采挖野生资源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今年5月初,虫草刚出土,村里的青壮年就带着充足的物资上山挖虫草去了……。目前,格塔村村两委正打算按照村民的建议,计划在三去山上发展集体牧场,以增加群众收入。

“三去组的连组路拓展了,格塔村群众的思想和眼界也拓宽了,大家现在热情高涨。我相信,干部群众有这样的精神风貌,格塔村的奔康路也会越走越宽!”赵敏凯感慨万千。


  • 上一篇:儿童“变身”小医生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