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05日
记“全国最美家庭”杨萍家庭
5月15日,全国妇联在北京召开会议,揭晓了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名单。甘孜州有2户家庭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其中,巴塘县的杨萍家庭光荣上榜。
杨萍,巴塘县纪委监委干部;丈夫张征,巴塘县人大办公室干部;家中三位老人,两个孩子,一家七口人。
如果问家是什么?也许有人说是一双饱经风霜的大手、是一对无尽挂念的眼眸,还有人说是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是一生执着的守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而在杨萍一家看来,家,是风雨同舟、苦乐共享,是孝老爱亲、弘扬传统,是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杨萍夫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仆勤政为民的铮铮誓言,更用爱心创造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幸福家庭。
◎记者 谢臣仁 文/图
以孝为先,相濡以沫,和美家庭众人赞
在巴塘,一说起杨萍家庭,大家都伸出大拇指:“恩爱夫妻,和睦家庭!就没看他们红过脸、吵过架。”
对此,杨萍却否认了。“年轻的时候也红过脸、吵过架,但我们总能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家庭是需要经营的。” 杨萍说,夫妻之间,就像一辆汽车,是需要磨合的。最好的“磨合剂”就是相互尊重,多为对方想一点就会赢得多一分信任,就会减一分“摩擦”。
“每个人都有性格,但由不得性子。”张征的“经营之道”说得有些拗口,但却是经验之谈。
就是这样一对夫妻,自1996年组建家庭以来,互敬互爱、相互包容,用心经营着小家庭。
而这家庭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孝顺。
1996年,杨萍的婆婆因为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一躺就是6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97年,杨萍的公公因颈椎变形、压迫神经而导致双手无力,吃饭也要人喂。
家里有两个病人,照料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杨萍夫妇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公婆,每天从早忙到晚,真是“脚不沾地”。但再苦再累杨萍夫妇都咬牙坚持,在两位老人面前满面笑容,从未表现出一点点不耐烦,从没有一句抱怨话。
杨萍的公公在两人的精心照料下,人生的最后两年过得宁静而幸福。现在,婆婆身体已经得到很好的恢复,可以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老人逢人就讲:“我这儿媳妇好,有这样的儿媳妇是我上世修来的福分。”
俗话说:百病无孝子。在辛苦繁杂的照料中,人性弱点往往会暴露无遗,老人长期生病往往是子女是否孝顺的“试金石”。杨萍夫妇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完美答卷。
由于要照料公婆,杨萍回娘家的时候少了,偶尔回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年迈父母恋恋不舍的表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愧疚和自责。对于杨萍的感受,张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0年,张征主动提出将杨萍的父母接来一起生活、一起照顾。
现在,杨萍和张征双方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年365天,只要他们在家,都会把一日三餐端到父母的手边,每天悉心照顾,下班回来陪他们唠嗑,周日就给父母理发、洗头、洗澡。老人们爱养花,夫妇俩就在楼顶整了一块地,陪他们种花花草草。
百事孝为先,杨萍夫妇说:“照料三位老人确实辛苦,但看到三位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再苦都是小事情。”如今,三位老人都已年过古稀,身体硬朗、精神舒畅,一家六口其乐融融。
以忠为本,爱岗敬业,清风催开廉洁花
常言:忠孝不能两全,但杨萍夫妇却能做到忠孝两全。
“我们是国家工作人员,工作放在首位,但同时也要照顾好家庭。”杨萍回忆,在公婆同时患病的时候,她和张征两人根据工作时间和两位老人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时间表,两人“错峰”进行照料,从未因为照料老人而耽误单位工作。
杨萍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是个“敏感岗位”;张征在人大工作,是个“权利岗位”。夫妇二人约法三章:“我们是公职人员,吃的公家饭,办的是公家事,有违原则、损害公家利益的事情我们不能做。”同时,他们也与家人约定:“亲戚朋友,在原则允许范围内一定讲感情给帮忙,在原则允许范围外一定讲原则不给情面。”
工作已有28年,几千个日日夜夜,无论是执纪监督的一线,还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无论是反分维稳的一线,还是在解决资源纠纷的危机关头,都闪烁着杨萍矫健的身影。
28年间,杨萍参与了各类案件的查办工作,也带队整治过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由于家在本地,工作中时常碰到熟人“打招呼”的情况,许多人都劝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的抛出金钱诱惑,有的加以恐吓威逼,扬言打击报复。但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什么关系,她都一一拒绝。因为她深深地明白,“对得起”他们了,就意味着“对不起”党和国家。
“纪检监察工作除了身体上的苦累,更有精神上的压力,当亲戚朋友触犯法纪时,我们是‘挥泪斩马谡’,往往受到诸多委屈。”杨萍说,但每每看到老百姓的困难诉求得到解决,一件件民生项目落地有声,一笔笔民生资金落实到位,看到群众为此绽放灿烂的笑容,她觉得值了,所有的委屈注定化作春泥,滋养根基、丰盈生命。
张征在人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但从不叫累,从不抱怨,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乐于奉献。长期的“优质工作”,让领导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他,都说:“只要把工作交给张征,他一定能生产出‘放心产品’。”
不仅是杨萍夫妇勤政廉洁,三位老人也深明大义。有亲戚朋友找到老人,想通过老人牵线搭桥,让杨萍夫妇办事行方便。老人们都会说:“她们端的是公家的饭碗,就得办公家的事情。既然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就不要为难他们,不要害他们,请你们支持他们、理解他们。”义正言辞而又情理兼顾,让前来说情者红着脸知难而退。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杨萍家庭无后门可开,是“针都刺不进去,水都泼不进去”的廉洁之家。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后代成人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家风在接力传承中不断拓展,支撑起社会大家庭的风清气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直是杨萍夫妇坚持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就要自己首先做到。“除了学校的教育以外,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杨萍夫妇深知,孩子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模仿能力超强,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在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杨萍夫妇不但教育好孩子,而且要做给孩子看,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从自己和丈夫身上学到正面的形象。
杨萍有两个儿子,从小到大,夫妇俩并没有过多的唠叨,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他们。
在具体教育中,杨萍夫妇尊重孩子。他们说,孩子虽然是父母生的,但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他们尊重孩子,创造和谐、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围,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发掘孩子自身的主动性。
他们从不娇惯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事务。“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大儿子读小学时就能自己洗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能煮米饭,能做简单的菜。现在小儿子也逐步养成了这些习惯和生活技能。”杨萍的两个儿子不仅性格开朗、阳光向上,而且为人善良、尊老爱幼。大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建集美大学,在班上学业优秀。小儿子就读于巴塘县人民小学,像贴心小棉袄,喜欢分享,每次买了他最爱吃的东西,总是先拿给外公外婆和奶奶吃,放学回家还会主动帮杨萍夫妇做家务。
有很多人向杨萍取经,问杨萍家庭经营之道是什么?杨萍说,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应;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慢慢变老”的坦然;是“惟你欢颜笑语,伴我漫漫长途有所依”的付出。这就是最美家庭的最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