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28日
酒厂工人品尝新酿的葡萄酒。
◎本网记者 马建华/文 张兵/图
“请村民到活动室来领取今年的葡萄出售款。”近日,四川神川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健与员工一道带上57万元现金,来到曲雅贡乡因都坝三号坝,兑现村民售卖葡萄的现金。
“我领到了2.2万元。”“我领到了1.5万元。”从刘健手里接过崭新的钞票,村民们边数钱边报自己领到的金额。
“种葡萄划算哦,每公斤可以卖6元钱,一亩地可以纯收入5000元以上。明年你们还收购吗?我还想扩大种植面积,多赚点钱。”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嚷道。
“我们把公司办到村民的家门口,就是希望大家多种葡萄,多赚钱,只要大家达到我们酿造的技术标准,有多少我们收购多少,而且还可以到葡萄园来收购。”刘健和颜悦色地说。
“没有想到我们种植的葡萄成为了致富的‘金果果’,希望你们企业做大做强,我们种的葡萄就不愁销路了。”一个村民喜笑颜开地说,你们上门给我们送钱,辛苦了,忙完了到我家里去吃饭,你们是村民们的“财神爷”
“等你们赚了大钱,我们再来吃饭。”刘健婉言谢绝。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前几年,县上和乡上刚刚试种葡萄时,村民们不懂种植技术,葡萄烂在地里,村民们怨气十足,找到县乡领导反映,有的甚至说,没有市场效益的产业发展来做啥?为了不影响村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减少村民的经济损失,县政府拿出40万元现金收购了村民种植的葡萄,表示将引进葡萄酒生产企业,解决村民葡萄种植技术和销售问题。
刘健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就是瓦卡镇阿洛贡村人,他从小在内江市隆昌长大,他系统学习了葡萄酿酒技术。2016年,他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瓦卡和曲雅贡乡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物质积累多、消耗少,果实着色好,非常适合种植酿酒葡萄,村民具有传统种植葡萄的优势;情舞文化、学羌文化、藏族酒文化源远流长,奠定了葡萄酒的文化底蕴,得荣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发展葡萄酒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纳入对口援建、专项扶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为得荣县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在家乡开办酒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刘健通过了解相关惠民政策和村民种植酿酒葡萄的意愿,向总公司提供了详细的可信性分析报告,总公司派专家实地考察后,决定在瓦卡镇投资兴办四川神川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2017年2月,公司破土动工修建葡萄酒庄,8月生产车间基本建成,并完成设备安装调试,9月正式投产。2018年3月,第一批产品上市。刘健解释说,之所以把葡萄酒命名为神川红,是因为金沙江的沙土为黄色,又名神川。神川红公司从西北农大请来著名的酿酒师全世平,每批葡萄酒酿造后,都要送样品到上海博酿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检测,该中心会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制定改进方案。
神川红一经上市,便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2017年生产的数十吨葡萄酒被销售一空,208年生产的葡萄酒也走势不错,到目前,已实现销售额400多万元,主要销往州内各县、成都、西藏、云南等地区。公司进驻瓦卡镇以来,已经带动了曲雅贡乡因都坝、古学、毛屋、奔都等地的村民种植酿酒葡萄。
为提高神川红葡萄酒的市场影响力,力争打入“北上广深”等大市场,四川神川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利用参加农博会、酒业博览会等契机,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我们主要生产高中端葡萄酒,今后将加派人员进行市场营销,力争在大城市知名商场开设营销专柜,增大销量,带动得荣县村民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
刘健兴奋地说,能够回到家乡创业,看到乡亲们通过种植葡萄产业赚到了钱,他就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今后,公司将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摸底调查,愿意流转土地的,公司将按照每亩2000元的价格进行流转,愿意自己种植的,公司派出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服务,还可以让村民在基地打工挣钱。让老百姓无偿学到了葡萄种植技术。
瓦卡镇党委书记格绒益西告诉记者,瓦卡镇确定了重点发展酿酒葡萄的产业发展思路,截止目前,种植酿酒葡萄267.3亩、产量160吨、产值73.5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400元,预计未来5年左右时间,瓦卡镇将建成500亩酿酒葡萄基地,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政府在土地流转、信用贷款、市场营销等方面扶持发展神川红、舞韵金沙等葡萄酒生产加工龙头企业,2018年全镇葡萄酒产值达1100多万元。
“种植葡萄让我们村从贫穷走向小康。”曲雅贡乡因都坝一号坝村支书罗布说,“葡萄产业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可以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在校园里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致富奔康也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