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24日
巴塘3180矿泉水厂流水线。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6年多来,甘孜藏区22万余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3.17%下降至如今的0.23%。贫困村合作社遍地开花、绿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农林基地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示范区陆续建成……“造血式”产业扶贫势头迅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持续夯实,富民实践,不打折扣。如今,这里的百姓日子越来越滋润,脱贫致富的动力不断加码。
抱团致富 助力增收有良策
在得荣县白松镇扎西拉登观景平台,县委书记雷建新指着半山腰处伫立的“精品藜麦产业园区”标识牌,继而左右比划着占地范围。随着他的手势望去,入目便是浩浩汤汤的绿海徜徉在砖红色土壤上,其间星罗棋布的点点白藏房,格外明丽漂亮。
“2017年起,白松镇率先试种藜麦300亩;2018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以15个行政村为社员成立‘岭岭嘉姆’农民专合社;2019年,相继在全县9个乡镇推广种植黑、红、白3个藜麦品种共计1550亩;今年,又通过‘公司流转+农户自种’藜麦耕种面积达3000亩。”得荣华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金龙介绍说。
格扎一家原是白松镇夺松村10户建档立卡户之一,以前的生活全靠种点青稞、玉米和小麦,全家年均总收入万余元;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也仅1700元。自2018年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后,格扎家除了仍享受各项扶持政策惠及外,2019年,租金收益3000元、分红效益7000元、务工收入3000元,光围绕藜麦这一项的年收入竟达1.3万元。
“以前没修建骨干水利工程、没引进太阳能光伏提灌站、没完善农田灌溉渠系,更没基地、园区、合作社的时候,大家习惯了单打独斗,‘守好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意识特别强!辛苦不说,外出不得,收入还紧巴巴的。”夺松村委会副主任四郎都迁新旧对比着,一一说与记者听。
2015年以来,得荣县委、县政府把实施“六大战略”作为建设“六个小康得荣”的重要抓手和造福得荣人民的使命任务,而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全县上下更是视其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得荣县进一步明晰“1256+N+X”农牧产业发展思路,布局规划沿江沿河建1万亩酿酒葡萄基地、高山峡谷中部建2万亩花椒基地、县城以北建5万头藏香猪养殖基地、县城周边建6000亩以树椒为主的蔬菜基地,以及因地制宜发展N个传统产业,并培育X种经营模式。
“万亩酿酒葡萄产业、万亩藜麦产业、万亩汉麻产业、万亩中藏药材产业‘抱团’打出一套‘四个万亩’组合拳,一改‘单兵作战’的传统农牧民为新型产业工,让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同担、利益同享’的共同体,引领广大农牧民抱团致富。”白松镇党委书记春生说,为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县继高山葡萄酒、冷水鱼养殖成功后,引种藜麦悄然兴起,且渐成规模,2019年实现产值277.2万元;经过大面积推广和市场收购价看涨,预计今年将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其中:生产基地实现产值2280万元,农民务工工资性收入300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而最令白松镇村民们自豪的是,他们眼中的这款“黄金谷粮”,70%搭上电商快车,批发给诸如“娃娃哈藜麦粥”等知名品牌作为主材;另外30%则是经由深加工“订单种植”模式,无后顾之忧地零售给省内外企业。
扶贫车间 就近提升附加值
走进新落成的德格县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五大文化主题传习所”,藏族传统牛毛绒编织匠人占珠正在二楼“飞针走线”。在她手中,牦牛绒变成细线,再经过手工精确穿线、并股、织造、染色,随着织布机飞转,一条条漂亮的围巾现出雏形。
“这之后还需在扶贫车间进行整烫整理等步骤,一条围巾才能彻底制作完成,整个流程大概一周时间。”在成品展销区域,占珠笑眯眯地说:“我们主要生产纯手工牦牛绒制品,包括围巾、背包、腰带等藏民族服饰挂件和氆氇等毛毡用品。别看我们的手艺保守传统,牦牛绒系列成品曾获过2017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一个钱包、一条围巾可能动辄上千元,还不愁销路。”
一旁的达瓦扎巴同样是扶贫车间致富带头人,只不过他擅长的是青铜铸造技艺。“尽管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今年10月才正式开园,但经由县委、县政府前期的大力推介宣传,我光是在园内日均就能接到数十个青铜器订单。”达瓦扎巴满心欢喜地说。
德格县是五省藏区传统民族手工艺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是四川省非遗大县,也是我州民族手工艺匠人最多之地,至今仍保存着铜铸、噶玛嘎孜唐卡绘画、牛毛绒编织、木雕、土陶等20余种古老、完整的藏族传统民族手工技艺。
“近年来,为推动传统藏文化、传统手工技艺转化为脱贫增收动力,德格县高位推进‘家门口’扶贫产业,积极帮衬民族手工艺及南派藏医药扶贫车间群建设,‘没有围墙’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园区呼之欲出。目前,已带动普马乡、达马镇、岳巴乡、八帮乡4个乡镇近3000人就业增收。”德格县藏艺通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降拥彭措表示。
总投资1亿元,以“党建引领+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家庭作坊”的“五个+”模式正逐渐落地,眼看着3栋藏医药扶贫车间、19栋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拔地而起,“近看扶贫车间、中看美丽村落、远看绿水青山”的特色生态文化产业园已成现实。
“我的扶贫车间去年下半年全面投用后,已吸纳了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此就业。按照工种不同、技术娴熟程度给予他们每天80至300元不等的工资,让乡里乡亲‘家门口’既学技术又有收入,稳定持续地摆脱贫困。”土陶技艺传承人降拥格乃认为,如今,除了扶贫车间,县里还兴建了有“康巴文都”之称的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里面不仅设置了体验式作坊,还有各类成品展示厅、销售展陈区,其正式营业后,可带动至少300名贫困人口就业,全县102个贫困村可实现每个贫困村年分红5万元以上;届时,也势必会将一众匠人凝结心血的噶玛嘎孜唐卡绘画、木雕、泥塑、彩绘、陶器、编制、铜铸等传统手工艺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农旅结合 绿水青山引客来
暮春时节,草山环抱的乡城县青德镇,静静地躺在淅沥小雨中,错落有致的白藏房映入眼帘,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通达每家每户。
眼前的青德镇正是在建的乡城县现代农业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园区所在位置,这里海拔3100米,地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腹地,光照条件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如画。过去,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常年受制于“水”,看天吃饭,土豆、玉米、青稞,外加几只藏鸡、藏羊,再有几棵苹果树,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转变始于2007年,乡城县投资近3000万元,在青德镇实施农业产业示范区水利工程,安装引水管道18.6千米,将海拔4420米处的冰渍湖水引至木郎宫村,解决了当时9个行政村351户2360人和10000亩荒山荒坡的灌溉问题。
汨汨水润万田,思变求富成为接踵而至的目标。
乡城县委书记曹建奎介绍,根据州委、州政府“10+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架,近年来,乡城县全力推动“南种北养”产业布局成型,规划种植特色水果2.5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主要种植苹果、葡萄、甜樱桃及黄桃等水果,辐射带动周边种植1.5万亩,覆盖全县8个乡镇67个行政村。
更重要的是,按照“强基地、抓加工、创品牌、促营销”发展思路,该县聘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编制规划,对标全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不仅配套建设园区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设施,让“种养业—加工业—销售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致力于推进“园景一体、三产融合、种养循环”的休闲乡村旅游度假村的打造,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力争到2021年建成全州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我家离果园就5分钟路程。去年,我们一家4人在园里干活,挣了8万多块,靠挖虫草和捡松茸挣不了这么多,这可能就是传说中‘钱多活轻离家近’的好工作喽!”青德镇木郎宫村村民泽仁拥忠告诉记者,不论是庭园自植还是园内打工,万亩果园都给附近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劳作增收的大好机会。
去年,数十万株苹果树、车厘子树蔚然成林。老果园初挂果,量产约30万斤,产值70余万元,“但苹果树丰产期一般在十年左右,届时,预计量产翻番,每亩地商品果约8000斤。”乡城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局长高茂云说,2025年预计苹果产量达到2.8万吨,其他水果0.2万吨,核心区产量1.8万吨,预计产值达到9.1亿元。
“净土香巴拉”无疑有了“致富果”,“田园白藏房”也需有如织游人的造访。对此,乡城县不遗余力地对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际最佳旅游目的地、最美藏乡田园度假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坚持“四原”、做到“四去”、协调“四态”,通过“设计介入乡村”,依托园区内独特的民俗风情充分挖掘乡土人文、田园乡村、青山绿水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技、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将幸福作为乡城乡村旅游的第一竞争力和乡村振兴的终极追求。
“就农旅融合方面而言,我们将通过打造农事体验点、休闲农业、加工园区科技体验式旅游点等,确保游客在享受高原优美景色的同时,体验林下蔬菜花草种植、果树认领采摘品尝、藏猪认领饲养,以及参观农副产品加工生产、购买原产地农特产品等诸多乐趣。”乡城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泽珠透露,已规划在果园种植基地建设民宿酒店,日接待能力达到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