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1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统筹推进“五个振兴”
本网讯 日前州政府向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州上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示范打造、产业培育、环境提升、乡风建设、乡村治理等“五个振兴”,全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工作成效明显。
《报告》显示,在乡村振兴示范打造方面,我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投入资金8.79亿元,在康定、泸定、丹巴建成了10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并陆续对外开放。同时,我州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67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截至目前,我州已命名州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市)4个、乡镇15个、示范村114个,州财政对获得先进的4县(市)分别给子100万元奖励。另有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丹巴县甲居镇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称号,康定若吉村、丹巴小巴旺村等27个村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兑现省级奖补资金2620万元。
在产业培育方面,近年来我州建成特色农林业产业基地197.39万亩,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1个,命名州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理塘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泸定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18至2019年度全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我州被评为“优秀”等次。我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应用,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6个,开展农牧业科技合作项目11个;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6个,申请“四川扶贫”农产品商标123个,“圣洁甘孜”成为全省十佳农产区域公用品牌。我州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家庭农场40户、农民合作社313个,泸定杵坭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康定羊肚菌获得“四川省第二批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康定达杠村苹果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称号。同时,我州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举办乡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1272人次,从中择优选任村干部440名,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923名;扎实开展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回引优秀农民工2148名;大力开展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培训,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948人;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春风行动”专场招聘等33场次,介绍贫困户女性就业386人。2019年,全州农牧业增加值达66.52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8元,增幅10.5%。
在优化农村环境方面,我州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37个。全州60%以上村已基本配备垃圾处理设施,新(改)建农村公厕90座、乡村旅游公厕21座、农村户厕37581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配率达100%。完成“路种花”77公里、村落节点及庭院绿化美化1080亩。首次评选命名“最美县城”7个、“最美乡镇”30个、“最美村寨”50个。
在乡风建设方面,我州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移风易俗,评选表扬“甘孜好人”30名、“四川好人”10名、省级“道德模范”4人、树推“中国好人”2人,广泛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活动9500多场次。深入实施“润育工程”,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指导基层依法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780个,健全完善村规民约2600多个。命名州级最佳文明单位31个、文明单位46个、文明村镇382个、文明社区9个、文明家庭184户、文明景区9个。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央、省级项目共计54所,建立乡村志愿服务站(队)300余个。
在乡村治理方面,州、县累计开展宪法宣讲活动1846场次。建立综治中心联网运行体系,覆盖1625个行政村。组建群防群治“红袖套”巡逻队伍2893支3.25万人,“雪亮工程”覆盖1357个行政村。整治软弱涣散村组织289个,定向培养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291名、高职(专科)技能人才347名、农村实用人才199名、乡村医生98名。实施干部人才全员轮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重点行业领域人才6525名,培训“一村一幼”“一村一医”“ー乡一全科”“一村一名农技员”“ー户一名技术能手”13893名,选送培训“9+3”学历干部680名。选拔招募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特岗教师等380名,聘用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环保等重点领域人才558名。康定色龙村、泸定杵坭村、炉霍虾拉沱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记者 刘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