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剩宴”vs“光盘” 我们离浪费多近?离节约多远?

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21日

◎本网记者 谢臣仁

人类与味蕾总有那么有缘? “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一览美食,味蕾生津;“舌尖上的浪费”让人围观“剩宴”,触目惊心。

食客生猛,“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无端浪费生“剩宴”,厉行节约倡“光盘”。面对这一组五味杂陈的词语,我们似乎应该反思:自己究竟离浪费有多近?离节俭有多远?

盛宴vs“剩宴”

桌上大大小小十六道菜,全部吃光的仅五道,吃了约三分之二的有四道,吃了一半的有七道。

这是记者8月17日在某餐厅看到的“中国式‘剩宴’”。十人聚会,十六道菜,价值千元,可谓盛宴。如此盛宴,可谓司空见惯。

据调查,以10人计算,在康定,稍微上档次的餐厅消费都在七八百元。一个人吃饭,叫用餐,那是涉及个人生理需要的温饱或味蕾享受的问题。一群人请客吃饭,叫饭局,那可能是涉及润滑及理顺人际关系的社会问题。人是社会的人,聚聚餐吃吃饭本无可厚非,但动辄盛宴,盛宴而“剩宴”,那就有些授人话柄了。

“一般,每桌都会剩下百分之二十的菜吃不完,有的菜动都没动一筷子。”一餐厅服务员泽某告诉记者。在该餐厅洗碗间,记者看到有三个潲水桶,里面装满了剩菜,服务员还在往里继续倒着,半条鱼一下就溺没在潲水里。

在另一个规模较小的酒店,其洗碗间放着潲水桶,内有半只的鸡,还有肉块、蔬菜。洗碗工小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正值旅游高峰期,餐厅生意都很好。生意好的时候,要装好多个桶。

“有的菜就动了两三筷子,就这样倒掉了,可惜啊!”餐厅洗碗工卓拉手中倒掉的菜不计其数,每倒一次她“心都在痛”。

面子vs票子

“明明只有几个人,却要点满满一桌菜,当然吃不完。”市民多吉认为“剩宴”源自盛宴。

“哪个不心疼钱?其实我也不想点那么多菜,请别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吃来‘晾起’,面子上不好看啊。”市民达瓦说是“有苦说不出来”。

达瓦的话代表了多数人的观点,在随机调查中,很多人表示,因为讲面子、讲排场,应酬时会点很多菜。

中国人大吃大喝的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遭到过热议,2013年一公益组织提出“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迅速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成为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网络热度词汇,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现在,国家领导人再提厉行节约、理性消费,可见“舌尖上的浪费”之风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其实就康定而言,由于地理条件和自产资源局限,物价相对于内地很多地方偏高,生活消费给很多人造成不小压力,但就是这样的情况,很多人明知道是浪费却因为“面子”思想一直未杜绝餐桌浪费。

“奢华的吃饭方式起源于物质贫乏的历史阶段,多点菜成为体现热情的方式。”当问到对“剩宴”怎样处理,是否打包带走时,大多数市民选择了丢弃。“想,但不好意思打包。”“不会打包,丢面子也不卫生。”“虽然心痛,但丢不下面子。”“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或者相熟的人,打包就打包了,但要是单位或者宴请重要客人,打包多丢人啊。”说起餐桌上的浪费,市民们颇有感慨。

正因为好面子,当盛宴成为“剩宴”时,对剩下的菜往往表现出“不屑一顾”。而在食客顾及自己面子的时候,制作美食的厨师感到很没面子:“看到一桌桌剩菜,我们在不断检讨,是不是我们的手艺不行?”

浪费vs节约

一餐厅经理坦言,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用餐会产生“剩宴”,这些“剩宴”一般会剩下百分之二十。该餐厅年经营额在300万元左右,照此计算,这些“剩宴”产生的浪费在24万元左右。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亿人的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民以食为天,又不能让大家因噎废食。只是在浪费和节俭之间,我们该怎样对待?

“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浪费,你浪费的是自己的钱,但你更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律师吴国义说,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进口粮食大概在1.3亿吨左右。餐饮是社会共有资源,任何浪费都在消耗社会财富,还会污染环境。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量力而餐,不只是指经济实力,更是指你的肠胃能容纳多少食物的理性认识。”市民张祥生表示自己每次用餐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点菜,原则是“吃完不浪费”。

“毛主席不是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吗?但现在你去学生食堂看一看,有些学生一点也不知道节约。看来该加强节俭教育了。”教师缪小利面对现状,心生喟叹。

“现在的年轻人吃好的穿好的,大抛小撒,不知道好歹。”经历过饥荒年代、63岁的扎西彭措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在他看来,当下浪费之风盛行,“舌尖上的浪费”仅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制度vs习惯

“剩宴”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人讲面子、讲排场的心理作用和不良风气作怪。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务员认为,虽然中央八项规定对接待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在“走样”。“比如在接待这种事情上,下级担心其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当然要上较好的饭菜,至于怎样去处理经费,各人都有一套办法。”

随着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落实,例行勤俭节约等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共识。民众期待着深入、长久的落实。

除了用制度来约束公款消费,为消除浪费吹来缕缕新风外,社会风气、个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康定的大小餐馆,都张贴着康定市场监督管理局倡导“树文明、行光盘”的宣传单。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州通过多种形式倡导厉行节俭、实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引导社会形成良好舆论,认识到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是落后、愚昧的方式;简单节俭的吃饭方式与低碳生活、环保理念一样,是时代的潮流。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在理性消费,并不认为‘打包’是一种丢脸的行为。”一些市民已经开始理性化,打包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相对于“剩宴”,早在2013年就产生了“光盘族”。“光盘族”由@央视新闻发起,其他媒体等加V账号跟进,引发网友纷纷转发支持加入。“光盘族”倡议“适量点餐,拒绝浪费,倡导餐桌文明,从今天开始,对浪费说不!”“光盘族”发帖:“自助餐,我按自己的‘肚量’取食;下馆子聚餐,我打包剩饭;工作餐,再难吃我也把它‘消灭’干净;我不剩饭,我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

“铺张不是有面子,浪费才是真没面子”已逐步成为部分市民消费的共识。“在上海,中餐西吃渐成时尚,比如一条鱼,整条端上来给客人看过之后,由服务员平均分给每人,既大气又节约。我希望康定也有这样的餐厅。”市民周杰期待有更多的经营方式,希望能有小份菜、半份菜出售。他说:“倡导节约不只是消费者单方的事情,也是经营者应该做到的事情。”

其实,这种理念在一些经营者中已经开始推行。8月17日,记者在某县一餐厅就餐,看到一游客点了几个菜后,服务员就提醒:“差不多了,要不吃了不够再点。”在康定一些餐馆、酒点,记者也看到有明显的提倡节约提示。

“物质丰富了,浪费过度了,其实这是一种精神贫乏,是一种文化贫乏。”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饮食文化,是当前社会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是强力措施,但要形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更多的人在措施之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中国已经过了劝人吃饭的年代,健康的吃饭理念、理性的生活方式会慢慢成为主流,而杜绝中国式“剩宴”仍需努力,需要从你我他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编后●

让我们远离浪费

盛宴成“剩宴”,浪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

从小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长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为什么社会发展了,人类文明了,反而倒退到需要用浪费来炫耀我们的富有了呢?真的是荣辱不分了。

有人说,一个不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是否珍惜劳动成果、是否具有节俭美德,考量一个民族的素质,彰显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文明包含了太多现代社会理应传承下去的理性又充满人情味的观念。面对猖獗一时的“剩宴”之风,我们需要更多的自省。任何社会风气,都是从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倘若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多一分敬畏、多一点悲悯、多一些克制,那么就能让浪费之风得到根本扭转。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上一篇: “光盘行动”引领文明用餐新风尚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