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28日
海螺沟寄宿制小学信息化课堂。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如灵魂之花,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之标。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办教育的新途径,实现了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在省教育厅的具体指导下,我州教育系统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实现了全州教育基础设施更完善、教育成效更明显的良好局面。在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和磨西中学,我州教育发展变化的缩影呼之欲出。
缩影一:小学之新
9月26日,走进海螺沟寄宿制小学,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呈现在记者眼前。“新”是该小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窗明几净的教室、图书丰富的阅览室、干净卫生的食堂......
站在校园操场中心,可看到整个校园布局科学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功能划分明确,加之“规范、和谐、优质”的校风、“敬业、勤业、精业”的教风、“微笑、乐学、健康”的学风,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恰逢新学期开学,空闲区域等待学生的家长、教室认真观看教育片的学生、来来往往忙碌的老师,无不展示着学校的变化。家长杨建敏说,自己上学那会儿,仅有一层楼的瓦房就是教室,现在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感到十分欣慰。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该校的一大特色。目前,该校已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教师实现了电子备课和多媒体教学,并与康巴网校、前端学校合作,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借助内地先进教学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该校副校长王强来到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已有10年时光。10年里,他亲身见证了海螺沟寄宿制小学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学校成立了网络班,引进了成都实验小学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加之网络化教育资源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该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点睛之笔。该校将尊师重道、敬爱他人、严律自身作为学生发展准则,并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壁报栏,以及知识讲座等形式,使校园到处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此外,该校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做好德育这篇大文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铸就学生良好品格。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螺沟寄宿制小学聚焦核心素养,狠抓教师发展,组织教师到各地进行现场培训、交流学习、跟岗锻炼,量身定制了导入、揭示、强化、延伸、检测、回归+教学思想的“六环节+”视点结构教学模式,引进课程标准大数据监测评课体系,充实各学科课堂教研评价标准,提升课堂质量,夯实教学主阵地。
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王强表示,将依托景区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进一步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硬件设施,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缩影二:中学之变
“要爱护新书本和新校服,不能乱丢乱放。更重要的是,从今天起,就要把心收回课堂……”9月26日上午9点,海螺沟中学初二三班教室里,听着班主任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央金志玛若有所思。
海螺沟中学地处海螺沟磨西古镇,是1977年从磨西中心校戴帽初中分离出来的农村初级中学,原名泸定县第三中学校。2004年,学校更名为磨西中学,2012年,学校更名为海螺沟中学。
为同学们分发完新课本,央金志玛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说:“学校从以前比较小、比较旧到如今有多媒体教室、塑胶操场、、图书室、宽敞干净的食堂……这几年学校变化很大,这些变化背后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我一定珍惜机会,努力学习,考一个理想的高中,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
对于央金志玛口中的学校变化,青年教师刘雁灵也深有体会。今年是刘雁灵在海螺沟中学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着给初一新生报名。“书本费交没?是不是贫困户?做好登记没?”面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家长,刘雁灵一一询问。
刘雁灵说:“我来学校的这五年,学校建起了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团员活动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和图书室等,加之录播教室、师培室、师训室和听课教室,学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做踏实勇敢、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在教学楼走廊,记者遇上了刚给孩子报完名的家长梁紫美。在她的眼里,磨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在她读书时,从家到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加上学校没有食堂,她和同学们只能吃早晚两顿饭,而现在,她的孩子从家里到学校只需步行5分钟,学校不仅有食堂,更有营养丰富的饭菜。
海螺沟中学按照“以踏实的过程,促理想的结果”的办学思路,根据“一安全、二质量、三服务”的办学要求,树立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师表意识,坚持注重学生培养教育、注重常规过程管理、注重家校联系,加强班主任团队、优秀教师团队、校本教研团队、后勤服务团队建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同步提高,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文明校园,实现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
从1988年至今,为海螺沟的教育事业奉献了30多年,石勇见证了海螺沟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过程。从“普九”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石勇表示,海螺沟中学遵循善真善美的校训,在确保校园安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好学生和家长取得了理想成绩。随着教育园区的建设,海螺沟中学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预计明年,学校将搬到新校区,继续为海螺沟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手记
结束海螺沟中学和海螺沟寄宿制小学的采访,老师和学生们口中的“新校区”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在磨西中学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对新校区一探究竟。新校区距离磨西中学不远,乘车约十分钟便可到达。
新校区已初具规模的教学楼前,挖掘机和举升机正忙着作业。校园一角,几名砌墙工人也专注在各自岗位。崭新的塑胶操场上,小学生们追逐嬉戏,很是欢乐。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好不容易开学了,‘神兽’们统一出笼,精神太好了,加上是新修的操场,孩子们就更欢了。”
海螺沟教育园区由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海螺沟中学项目构成。海螺沟中学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海螺沟景区适龄儿童上学问题,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愿望的同时,减轻部分困难家庭经济负担,弥补景区寄宿教育短板。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有效解决学生集中就餐问题,消除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隐患。
在多方齐发力下,海螺沟教育事业的变化“喜色”可见。我们坚信,乘着新一轮发展机遇,海螺沟教育事业会收获新的“雨露”,而在这“雨露”滋养下,海螺沟教育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