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11月26日
丁真走访贫困户。
丁真疫情期间为群众测量体温。
◎白玉县融媒体中心 梁露 邓珠拉姆 文/图
在群众眼里,他是笑容亲切、任劳任怨、撸起袖子带领大家走向脱贫奔康之路的“黑炭书记”;在妻子眼里,他是在自己身怀六甲需要人照顾之时,却毅然奔赴工作一线的“不称职丈夫”;在孩子眼里,他是经常给自己打电话,偶尔回家的“陌生人”。他就是白玉县纪委监委干部、辽西乡达科村第一书记丁真。
“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这里的群众好太多,我们家里的困难和这里比根本不算什么。我就留在这里,暂时不走了。”这是丁真和家里的一通“紧急”电话,也是一番“狠心”的通话,更是一个义无反顾的决定。
2015年初春,白玉县纪委选派丁真到辽西乡达科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家中已怀孕5个多月的妻子患上了严重的孕期综合症,丁真也曾犹豫过:在相濡以沫的妻子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自己却要远赴离县城163公里之外的辽西乡上班,着实无情。纠结良久后,丁真决定先到达科村实地“考察”后再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但未曾料想这一去,他便在辽西乡的牧场上扎下根来。
当他来到这片海拔4300多米的牧场时,看到的是厚厚积雪覆盖下的一片萧瑟。全村无水无电无公路,牧民们踏着贫瘠的土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贫穷的生活、落后的认知、匮乏的产业,距离县城近200公里的达科村,发展程度却恍若相差了几十年。
初次来到基层牧区,他这个常年在办公室里上班的纪检干部,决心从零开始,从摸清村情、了解民意开始,从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开始。他怀揣着笔记本,走遍了这片广袤牧场的每个角落。白天,他踏雪寻民;夜里,他打着手电筒找帐篷。饿了,就吃干粮,困了,就在村民活动室往睡袋里钻······不到半个月,崭新的笔记本就变得破旧不堪,每一张页面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调查笔记。哪家没电视,哪户没报销医疗保险,哪家结了新媳妇,哪家生了孩子……丁真用双脚,丈量着这个贫困村的脱贫之路。
“刚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新人,村情等方面都不清楚,所以第一时间要走村入户、了解情况,首先就从建卡户开始入手,主要了解建卡户的人员结构、收入来源,然后慢慢拓展到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乃至全村全部老百姓。”丁真如是说。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丁真意识到,要改变达科村的面貌,需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生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多方面入手。而转变村民意识,加强内生动力则是当务之急。丁真将村中贫困户视为亲人,苦练牧区藏语,加强扶贫专项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短时间内就成了一名合格的政策理论的“宣传员”、组织建设的“引导员”、密切群众的“服务员”和社会治理的“促进员”。他召集驻村工作队赴资源矛盾纠纷突出地区、高半山虫草采集地、边远牧场进行宣讲,向群众讲解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脱贫技能、高原养殖技术等,鼓励他们自立更生,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四年来,群众爱国、守法、感恩、团结意识逐渐提高,脱贫攻坚主体作用逐步得以发挥,“等靠要”的思想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为改变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解决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丁真走村串户做基层调研,结合村情实际绘制蓝图,制定牧民定居计划。2018年,在丁真的积极努力协调争取下,白玉县纪委监委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模式,投资900万元实施达科村牧民搬迁定居工程,让全村66户村民在乡政府所在地定居了下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彻底改变了牧民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对于丁真来说,这一切都是他的工作,更是要让他的职责。他说:“作为一个第一书记,要让整个村子有改变、能发展,就要正确引导村民,让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学习文化才是最根本的、最能够脱贫致富的道路,能不能脱贫只能靠自己,只有这样,脱贫成果才能够巩固。”
4个春夏秋冬、1400多个日日夜夜,124户716名群众走上致富路。帐篷里、马背上、牧场中,满裤的泥土、满脸的汗水、满心的真诚都见证了这位第一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如铁担当,喜获“黑炭书记”这一“光荣称号”。而这四年来,儿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入学读书、生病住院……丁真都没能在身边,他深感愧疚,却又有些许欣慰。他舍弃了小家,成就了达科村这个大家。他坚持四年如一日,谋出路、想法子、出实招,彻底拔掉了困扰达科村多年的穷根,带领群众实现脱贫奔康。丁真看着眼前的村庄感叹道:“到这儿担任第一书记四年了,达科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的初心,不管将来在哪个工作岗位,我都会以这份初心努力工作,我相信,在大家的携手奋进下,我的家乡白玉会越来越好。”
以前是西装革履、按时上班;而今是百纳结衣、风雪夜归。丁真坚持四年如一日,谋出路、想法子、出实招,将辛勤和汗水撒向牧区,把背影和亏欠留给家人,倾情倾智打通了牧民定居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