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1月01日
幸福生活比蜜甜。 本网资料库图
泽仁瓦吉(右一)和他养殖的藏香猪。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文/图
“十三五”以来,我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用绣花功夫,以超常力度、超常措施,举全州之力全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昔日穷山村焕发新颜。
2014年,全州精准识别贫困村1360个、贫困人口51775户22028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17%,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从扶贫越温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十年扶贫开发到“十二五”扶贫开发,再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沉甸甸的接力棒传递到手上,千钧重担落在肩上,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州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突出脱贫奔康和长治久安“两个关键”,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补齐“四大短板”,着力夯实“五大基础”,精心组织实施“六大战略”,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为全面同步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5年来,我州18个县(市)全部摘帽,13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2.5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雅砻江上游4县交界地区24个乡镇深度贫困问题整体解决,贫困县、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归零”,创造了甘孜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5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预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四百亿大关,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特色农林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清洁能源业、绿色矿产业迈出坚实步伐,中藏药业、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5年来,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成为全省首个拥有3个支线机场的市(州),实现高速公路零突破、干线公路大改善、油路乡乡通、硬化路村村畅,电力、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0亿元。
强化帮扶出实招 聚力脱贫求实效
说起康定市甲根坝镇日欧村村民泽仁瓦吉,乡亲们都会用“励志”一词来描述他。然而在过去很多年里,泽仁瓦吉给当地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穷。他上有年迈双亲,下有正在读书的孩子,家中仅靠种植青稞维持生计。长期以来,为摆脱贫困,泽仁瓦吉也养过猪喂过牛,可因养殖技术欠缺和销路不好亏了本,他失去了信心,脱贫致富梦就此“搁浅”。
2015年,泽仁瓦吉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得知他在村里养过猪,且因家中老人生病治疗欠下了不少外债的情况后,乡领导、包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几次三番找到他,和他谈心唠家常,鼓励他继续养殖藏香猪,并给他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好政策。
养殖藏香猪,泽仁瓦吉是吃过亏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资金和销路问题。“我刚开始养藏香猪时,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猪瘟让买来的猪仔一天就死了好几头,加上那段时间又恰逢市场低迷、行情不好,我借来的钱很快花光,又没有挣到多少钱,家庭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善。”谈起最初养殖情况时,泽仁瓦吉依然心有余悸。
为打消其顾虑,乡党委政府帮助他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了精准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联系康定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补助8万元帮助解决猪舍改扩建,又请来畜牧专家手把手教授养殖技术。
有了乡党委政府的帮扶,泽仁瓦吉吃下一颗定心丸。2016年,泽仁瓦吉牵头成立了康定瓦吉藏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本村两户贫困户共同经营发展。同时开垦荒地改扩建了养殖圈舍,扩大了藏香猪养殖规模,并多次外出参加养殖实用技术培训。
在精心饲养和管理下,2019年泽仁瓦吉的藏香猪养殖数量已发展到了200多头,年底出栏100头,扣除开支纯收益8万多元,享受了产业达标项目补助10000元,合作社成员春节人均分红4000元。随着藏香猪养殖产业效益越来越好,合作社所有的债务都已还清,一举摘掉了“穷帽子”,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养猪大户”。
此后,心怀感恩的他经常请贫困户来猪舍干活,活不是很累又有工钱,大家都乐意来。如果附近村民有尝试养殖藏香猪,他都尽可能提供帮助。
”藏香猪野性大,生活习性和家猪很不一样,不适合圈养,它们喜欢在茂密的山林草地觅食,在泥泞里打盹、在山坡上小跑,放养时间在1年以上……“40多岁的泽仁瓦吉在与记者交谈之时还略显腼腆,但一谈起他的藏香猪,便神采奕奕,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藏香猪又名‘人参猪’,属于环保、绿色有机食品,全身都是宝,在品质上有六个最: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
“‘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藏香猪,很受市场的欢迎。我们的藏香猪一出栏就引来众多企业抢购。”泽仁瓦吉笑着说,“原来我们只是会养猪,现在则是‘慧养猪’,一字之隔,千差万别。驻村工作队请来的畜牧专家真是帮了大忙。”
据泽仁多吉介绍,为保证藏香猪肉质的鲜美,白天采用的是放牧式饲养模式,让它们长时间在草地山林间活动,夜幕降临,又将它们赶回圈舍,饲养员每天再用磨碎的玉米粉喂养它们,不使用任何添加剂。
从贫困户到养猪大户,在泽仁瓦吉的脱贫故事背后,既有他作为战贫主体抛去“等靠要”的思想,持续付出的巨大努力,又有驻村扶贫工作队这样的“战贫先锋”沉下身子、铆足劲头,用心用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行走康巴大地,像泽仁瓦吉这样的脱贫户比比皆是。他们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撸起袖子加油干,脱困致富奔小康。正如泽仁瓦吉所说,脱贫不能只靠帮扶,增收要靠自己努力,只有迈开步子,才能过上幸福日子!
补短板改善民生 坚决啃下“硬骨头”
隆冬的早晨,一缕缕阳光为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铺上了金色的棉被。脱贫户日泽翻开账本,告诉记者,去年收入竟然超过20万元。
去年,日泽一家7口拿到木雅圣地景区给的分红有1万多元。大女儿尼玛卓玛在国道318路旁经营了一家餐馆;小女儿泽仁卓呷通过技能培训,在木雅景区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年的工资收入有3万多元;小儿子在学校读书并享受了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此外,还因为政府出台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从俄达门巴村延展开来,呈现的是“十三五”期全州上下实施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
我州属全国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四川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重要组成部分,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州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决战决胜的信心、不胜不休的决心,尽锐出战、砥砺前行,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全面同步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州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累计建成通乡油路3696公里、通村硬化路21894公里;巩固提升972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100多万名群众安全饮水得到充分保障;改造提升2427个村电网、2105个村通信网络。
我州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全域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羊肚菌集中连片生产基地,率先在全国民族地区实施“全域统筹·整体推进”电商扶贫项目,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次、开发公益岗位90845个(次)。截止目前,22余万贫困人口实现吃穿不愁、人均纯收入稳定达到6800元以上。
我州11.3万户贫困群众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免费中职教育,资助(救助)家庭困难学生231.903万人次,发放26.26亿元;财政代缴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实现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100%。卫生扶贫基金累计支出10665.38万元,救助7.5万人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5%以内。
据了解,2018、2019年,我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好”的方阵,2019年12个摘帽县全部评为“好”。全州获得国家、省、州脱贫攻坚先进荣誉的干部、群众、企业超100人(个)次。
同时,创新实施“润育工程”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治普及、典型示范“五大行动”,各族群众“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无不昭示着康巴大地的今昔巨变,充分体现了我州脱贫攻坚工作“指标题”越答越好、“基础桩”越夯越牢、“两不愁”越抓越实、“三保障”越做越细、“感恩情”越来越浓、“荣誉墙”越挂越满。
一路征程一路歌,“十三五”以来,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大路上,精彩的扶贫故事不断上演,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图景正在实现,如今脱贫攻坚即将收官,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更好的日子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