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2月05日
“代表通道”新闻采访活动干货满满
4位代表接受媒体采访。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文/图
2月3日13时许,康定剧场门厅处照相机的快门声咔咔作响,闪光灯频频闪动。州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这里进行。阿央邓珠、建华、刘继云、雄生4名人大代表现场接受省、州媒体采访,在镜头前表达民声、传递民意,诉说收获、幸福与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结合自身岗位向全州人民庄严表态。
州人大代表,白玉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央邓珠: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完成灾后重建
“白玉县按照‘三年建设任务,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基本完成’的总目标,截止去年12月31日,涉及3镇3乡7500余人、累计投资达3.8亿元的39个灾后恢复重建民生项目已全面完成。”2018年,白玉县先后经受了两次金沙江白格堰塞湖自然灾害,对该县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统筹安排下,该县于2019年初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阿央邓珠介绍,该县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以“把保障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为“一个根本”,突出规划引领和高位推进“两个关键”,建立专班推进、部门联动、跟踪督查“三项机制”,紧盯项目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跟踪审计“四个环节”,取得了项目推进快、建设质量好、配套保障足、群众满意度高的“四大成效”。灾区群众的民房和路、水、电、通讯等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升,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内的保障功能得到了全面恢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白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具体方向。”阿央邓珠表示,白玉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围绕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紧扣州委最新总体工作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要抢抓三大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高水平改善。
州人大代表、乡城县青德镇党委书记建华:
让青德田园变美丽富饶家园
“站在区划调整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德镇将坚持频道不换、重心不变,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抓手,通过做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利用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力衔接的利好政策,努力在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上做文章。”建华介绍说。
建华表示,要进一步突显青德大香格里拉旅游腹地区位优势和藏乡田园4A级景区资源优势,做好中国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文章;要深度挖掘民间文化,通过打造文创园区、非遗传习馆、文创中心等,做好文创产业文章;要依托青德镇现有的“三区三基地”优势,大力发展苹果、酿酒葡萄、中藏药、牦牛养殖等产业,依托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做好农特产业文章;要继承和发展“原生态、原文化、原物产、原住民”理念,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扶持力度,最终达到环境无污染、发展可持续、群众能受益的目标。
州人大代表、康定盛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继云:
继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过去几年,我州通过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坚决践行‘两山理论’,全州经济总量和发展模式有了很大的飞跃,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这为我州营商环境的快速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刘继云说。
关于进一步支持我州民营企业发展,刘继云提了四点建议:一是继续为特色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农旅融合康养休闲等产业给予资金倾斜,并为其搭建销售网络平台;二是加大对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政策扶持,形成以点带面的聚集效应,在各个区域形成“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局面;三是加力构筑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总体格局,让民营企业的发展和项目开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四是对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继续沿用疫情期间的税收、社保、疫情贷等方面的帮扶政策,同时加紧制定后疫情期促进非公经济快速恢复、良性发展的鼓励和帮扶政策。
州人大代表、色达县甲学乡甲柯村村支部书记雄生:
“定制式”精准扶贫摘掉“穷帽子”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州人大代表,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下我们村的脱贫致富经验。”雄生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甲柯村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加大产业扶贫、推进教育扶贫和拓宽就业扶贫摘掉了“穷帽子”,老百姓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尤其是近年来,甲柯村与温江区、色达县的帮扶单位开展党建结对,密切党建活动,获得诸多政策信息和人力财力支持,为党员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树立了信心。同时,成立了德古生猪养殖基地、入股色达县光伏扶贫和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通过民居接待、旅游服务站大力推动第三产业,2020年村级产业增收16万元。
雄生介绍说:“我们通过农牧民夜校、入户宣传等方式,确保适龄儿童主动入学率100%,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思维,增强内生动力,引进北京上海等爱心团队结对帮扶65名学生,每年资助8.7万元。在本地挖掘就业岗位,加强技能培训,转变就业观念。与成都百裕公司等10家企业签订‘千企帮千村’协议,推荐年轻劳动力外出就业务工培训,成功安置13名群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