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4月12日
图为何建新(右一)为贫困村发放扶贫企业捐赠的太阳能路灯。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实习记者 德钦翁姆 文/图
春日的清晨,伴随着一阵鸡啼声,位于巴塘县苏洼龙乡的王大龙村打破了宁静。白色的藏房点缀在绿油油的农田和果树中,每家每户都有大大的院子,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果树和鲜花。此时,村里的村民也陆续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巴塘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县攻坚办副主任何建新向记者介绍,5年前,王大龙村曾是另外一番景象,“高原江南”巴塘县也曾是另外一番景象,贫困一度让部分村民看不到希望。2014年,巴塘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2068户9696人,贫困发生率为21.17%,高出全省11.57个百分点;全县有61个贫困村,占比达49.59%。
而今,巴塘县有了很大转变。2018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先进县及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该县61个贫困村退出、2107户9860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1.17%降至0。实现脱贫摘帽后,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
产业帮扶 强支撑稳增收
“脱贫攻坚,一定要有产业支撑。”何建新深知,要让村民们真正过上好日子,还得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脱贫,需要产业支撑;群众,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何建新着眼实际,创新发展,整合涉农资金17亿多元,实施项目381个。
占地面积126亩的40个冬暖式温室大棚犹如“连营帐”,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蔚为壮观。这是巴塘县高原鲜生态农业产业园,是巴塘县第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
不只是巴塘县高原鲜生态农业产业园一枝独秀,中咱镇波浪村建起3000亩毛桃基地、莫多乡朗翁村建起500亩苹果产业园、亚日贡乡布仲村建起万亩优质土豆基地、夏邛镇打造“音乐鲜花旅游小镇”……
脱贫三十六计、奔康七十二招,巴塘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精彩纷呈。5年来,巴塘县统筹整合全县30多个贫困村、40个非贫困村的集体产业发展资金约1300余万元和各级产业发展资金1500万元,建起国内最先进蔬菜大棚;开创“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高原农业产业“飞地经济”崭新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企业盈利、产业发展、农户增收”良性模式。产业园年产果蔬100余吨,年产值80余万元,解决了10余名员工长期务工,各类贫困户临时用工达上百人次。
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对生活也更有了盼头。接下来,何建新希望把‘蔬菜、林果、养殖’三篇文章做好、做大,做出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巴塘正投入860万元打造巴塘中蜂培育养殖基地,将辐射带动地处金沙江流域河谷地带的5个乡镇上千户群众,希望这甜蜜的产业能把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比蜜甜。”何建新说。
勠力攻坚 破瓶颈开新局
面对挑战,勇毅担当,巴塘县委书记汪玉琼掷地有声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把巴塘建设好、发展好,为巴塘的美好明天和全县与全州、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
击鼓催征、战旗猎猎。何建新闻令而动、扛实责任,他和乡村干部一起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帮助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巴塘人,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工作,很高兴能够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说起老百姓的赞扬,何建新腼腆地说,自己是党员干部,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何建新向记者介绍,在脱贫工作中,严格按照《巴塘县脱贫攻坚“八个捆绑”问责办法》,推行“线上+线下”工作机制,把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专项部门、片区工委、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第一书记与脱贫帮扶成效一一捆绑,与年度目标绩效直接挂钩。
同时,建立“2+19+21+N”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县级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实行书记、县长双组长牵头抓,分管副书记、副县长统筹抓,19个乡镇县级联系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亲自抓,21个扶贫专项部门、县级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122个行政村等若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保障,层层压实责任。
实行“六个一线”工作法,践行领导在“一线”指导,干部在“一线”战斗,问题在“一线”解决,旗帜在“一线”飘扬,民心在“一线”汇聚,成绩在“一线”彰显。
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实施四轮季度大督查,对发现的3659条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整改销号……
“县领导带头,走最远的路、入最穷的户、结最穷的亲,问实情、察实效,悉心指导、共谋脱贫。”何建新告诉记者,“5年来,我们县上的很多党员干部成了‘村里人’,奔走田间地头,为脱贫攻坚倾情倾力;做了‘家里人’,牵挂百姓冷暖,为民生民本奉献大爱;还成了‘赶路人’,着力全面发展,为美好前景齐心协力。
瞄准任务 出实招拼命干
何建新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始终践行“我带头,跟我上”的理念。白天,他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夜晚,他带领脱贫干部谋划发展致富路子。带着“战必胜”的决心,扎根在巴塘县的家家户户。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在帮扶群众脱贫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上级的许多办法和政策要落到实处,需结合实际研判,安排下去才能有很好的效果。面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何建新常常是直言不讳,甚至大胆争论。他常说:“发现问题,不提意见是对身边的同志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我必须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干脱贫工作,一定要敢当‘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要时刻用雷锋的标准衡量自己一言一行。”何建新说。
何建新以身作则坚持一日事一日毕,加班时间累积长达5000余小时,成了攻坚办的头号“夜猫子”。他和脱贫攻坚战友们白天走村串寨,晚上一同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一同认真梳理“明白栏”。“要指导别人,自己业务必须熟悉,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像在战场上拼刺刀一样,你必须先撂翻几个‘敌人’,别人才服你。”何建新说。
在同事眼里,何建新好像不知疲倦,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他是一个“重安排,更重落实”的好干部。在工作中,他常常关心和帮助年轻干部,为人豪爽、处事公正,深得大家的信任。何建新给年轻同志开玩笑说:“干事业一定要拿出点‘劲头’来,打雷下雨挡不住你方向,有了这种劲头,没有攻不下的山头。”
谈起此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何建新谦虚地说:“除了我,全县还有很多在脱贫路上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乡村干部、第一书记等优秀扶贫干部。我县措拉镇德西村村支书阿各为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事业倾情倾力,不仅付出了大量汗水,更是倒在了扶贫一线。他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坚持脱贫攻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