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4月14日
图为夏芸在国家博物馆为外国官兵讲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网记者 张嗥/文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图
4月的泸定春暖花开,随着雅康高速公路通车,这座红色名城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4月3日至5日的清明小长假,泸定更是迎来今年旅游的首个高峰。
4月4日,在晃晃悠悠的泸定桥上,讲解员夏芸带着无线扩音器,向游客讲解着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铁索桥的故事。桥外,数不清的游客排着长队准备在泸定桥上聆听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藏族讲解员,夏芸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在泸定桥上为多少游客讲述过多少次红军长征时发生在泸定的故事。在她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以我之身,守望先烈,不负韶华”几行字。她告诉记者,能够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红土地上成长是自己的荣幸。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既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讲解员的职责更是使命。“因为越讲述历史越珍惜当下、越追寻历史越心怀感恩、越贴近历史越憧憬未来。”夏芸说。
红色名城的红色遗迹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1.67米,桥宽3米,由12164个铁环组成,十三根铁链重达21吨。自泸定桥建成后,便成为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1935年5月27日,红一方面军在石棉县安顺场取得强渡大渡河战役胜利后,兵分两路向泸定桥急进,右路军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左路军先遣团二师四团则由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分别沿大渡河东、西岸溯河北上,计划3天到达泸定桥。
在讲述这段长征历史时,夏芸说:“接到飞夺泸定桥的命令,红军一昼夜急行军120公里赶到泸定桥,相当于跑了3个马拉松。”借用许多军事专家的评论,夏芸这样概括这段历史,“创造了世界步兵行军史上的奇迹!”
研究红军历史已经16年的夏芸,从小便听着祖辈、父辈讲述红军长征在泸定的故事。“每一次讲述这段历史时,我都会感动。”夏芸说,1935年5月28日,中央军委发出命令,限左路军先遣团在29日夺下泸定桥。从红四团接到命令的地点什月坪到泸定桥还有120公里的路程。
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红四团一昼夜快速行军,终于在预定时间到达泸定桥。其间,在孟虎岗消灭了头天击败的残敌,在雅加埂河架好被敌人炸毁的桥,在奎武村大渡河与对岸敌人机智周旋……
随着夏芸的讲述,记者跟着夏芸一起走上了晃晃悠悠的泸定桥。握着冰冷的铁索,看着脚下奔流的大渡河,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
1935年5月29日凌晨,红四团突然出现在西桥头,敌人来不及拆完桥板,仓皇隔河射击。此时,100米长的泸定桥,被拆去了约80米的桥板。靠西桥头边,一块桥板也没有,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在风中摇晃。
上级最终决定二连任突击队,22名勇士为先锋,从桥西头正面突击,夺取东桥头。“总攻时间确定在下午四点,东桥头太阳直射,天时上有利于我军进攻。”夏芸讲解到。
据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书籍《泸定桥》记载:当时全团数十名司号员一起吹响了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向对岸开火,22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援着光溜溜的铁索,向东桥头匍匐前进。
接近东桥头的时候,敌人浇煤油放火,铁索滚烫。紧要关头,杨成武在西桥头振臂高呼,“同志们,冲过去,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廖大珠一跃而起,带头冲进火海。仅仅40分钟,我军力克敌军顺利夺下泸定桥。在整个夺桥战斗中,突击队员仅伤亡4人。
红色名城走出的金牌讲解员
夏芸工作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距泸定桥600米。“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约有6万人次到此参观。”夏芸介绍说。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内,陈列着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场景还原雕像,夏芸特意讲了一个细节:“据我们寻访的老革命讲,当时走的是异常艰险的羊肠小道,一面是悬崖陡壁,一面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天又下着瓢泼大雨,红军急行军十几个小时没吃一顿饭,战士们一个个疲惫不堪。他们都没有缠绑腿,而是将绑带拴一起相互牵着,就怕一不注意掉下悬崖。”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不仅激励着我们要珍惜当下,更鼓舞着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夏芸说,为了能够提升讲解水平,2018年通过遴选,她被抽调国家博物馆,成为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讲解队伍中的一员,作为讲解二组的组长,夏芸带领的队伍圆满完成了各级各类讲解任务,获得了中宣部表彰。
“2020年,我有幸参加了州委组织部组织的金牌讲解员培训,前往成都、杭州、井冈山等地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夏芸说,无论长征还是18军筑路,其中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作为讲解员如何才能在讲解中体现甘孜特色、讲出甘孜精神、展现甘孜情怀,是她一直以来在思考的。
“2020年9月,借助培训的课余时间,我拜访了黄尚清老人。黄尚清老人是参与飞夺泸定桥战斗的黄思沛将军之子。据黄尚清回忆,22名勇士当时在桥上有的攀援着光溜溜的铁索、有的是双脚分别缠着铁链、有的则是双腿夹着链条挪步前进。既面临着敌人猛烈的攻击,又要使劲平衡铁索,尽力防止上下左右晃荡,艰难可想而知。”夏芸说。
通过培训,夏芸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她通过不断的努力,让梦想离自己又近了一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研究型讲解员。”谈到梦想,夏芸说,当培训结束返回岗位后,自己便积极投入到采访、收集第一手讲解素材中。
2021年1月至4月,夏芸相继采访了与党同岁、与党同行的100岁老红军黄晨湘,90多岁的十八军女战士沈素文、彭家英等老前辈。“资料收集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惊喜,彭家英老前辈作为甘孜机场修建时在垮塌窑洞中抢救出的幸存者,思路清晰的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夏芸说。
通过不断的学习、历练,让夏芸对讲解员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她告诉记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易,但是每当讲述革命先辈光荣历史故事时,看到观众渴望的眼神、感动的泪水和肯定的微笑,都让自己无比自豪。“越学习,越觉得红军不易;越深入,越感恩先辈。能够在泸定桥讲述红军光荣的历史是我的荣幸。”夏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