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1月08日
图为记者在战“疫”一线采访。
图为记者在磨西镇采访百岁老人。
图为记者向商家了解土特产销售情况。
图为记者在巴塘县采访为民办实事。
勇敢地再一次出发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5年又4个月,1947天,都在忙着记录他人他事。今天,趁着2021中国记者节,这个富有仪式感的“热点时刻”,也“矫情”地写一写自己“记着”的心路历程。
这些年月,我从“嫩头青”到“老油条”,时光从来不语,却向来公平;幸运的是,自己仍是一名记者——致力成为拥有“青年精神”的个体的热情未曾褪去,期待与美好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不曾改变。
想必这就是,这份特殊职业“与生俱来”的独到魅力,它并非单单指向远大的新闻理想,更无限靠近如匠人般坚守的一个个可爱的“小人物”。让我这名“小记者”乐此不疲地“记着”。
其中,2020年初,探访甘孜州战“疫”最前线的一段“‘疫’路同行”见闻,让我尤其体味到这份职业的可贵,不囿于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绘、对时代变迁的记录和对幸福生活的歌颂。
事情是这样的。彼时,全国上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在甘孜州,病毒也正蔓延扩散。截止2020年2月6日24时,全州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2例,赓即被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区进行隔离治疗。
对一名记者来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颠覆了太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当“到新闻现场去”变成了“奢侈品”,便让同仁对新闻现场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视每个能到新闻现场的机会,我当然也不例外。
2月6日一早,当我“全副武装”走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本部,通过微信视频得以连线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部分患者,直击她们、他们抗击疫情的真实场面时,深感“非常之举阻击非常之疫”的振奋力量和融融暖意,那种触动内心底里且不可名状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从业11年的传染病区90后护士四郎巴珍,丈夫也是该院耳鼻喉科的一名医护人员。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始终坚守岗位、日夜奋战一线,没回过家、没接过娃,甚至没见过身处同院的丈夫。
当时,微信那头,原本思路清晰、口齿伶俐的她一度哽咽无话,渐渐平复的她随后告诉我,“战‘疫’虽然特别苦,但战‘疫’时间一点不孤独”,有“智囊团”的专家领路,也有“战斗队”的同事应援。”
更出乎她意料的是,还有社会各界的牵挂。对此,四郎巴珍隔着屏幕给我举了个例子:
2020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十,天气干冷,阳光明媚。她所在的传染病区收到了一份暖心的礼物——
一封笔迹稚嫩的感谢信、一个少女感爆棚的蛋糕、四袋满满当当的吃食日用品。
而这份“大礼包”来自康定热心市民王某一家。
我随后辗转联系上了王某本人,她向我回忆:“我们站在警戒线外,把袋子挨个递给站在警戒线里面的医护人员,只道了句‘辛苦保重’,就果断离开了。”坐在回家的车上,一家人一路悄声无息。王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大家都在偷偷抹泪。
“警戒线一拉,线内、线外像极了两个隔绝对立的世界。视觉冲击感太强了,一线工作者们太不容易了!”王某表示,当时出来接受“心意”的几位白衣天使眼泪汪汪地不断道谢,双方都不敢对视彼此,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大家都谨小慎微地呵护着这份默契,就怕一个绷不住,控制不住情绪。
谈及这次送礼的始末,王某回应并无甚“高大上”的初衷。原来,在微信家人群中,有亲人询问购买N95口罩事宜,姐姐夫妇二人看到消息后发出呼吁——非一线人员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还是将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不要占用紧俏的医用资源。
群内亲友们不仅纷纷响应,还在群内开始自发捐款,希望由姐姐姐夫牵头通过正规渠道采买一批靠谱的N95口罩捐给州内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
可由于种种外力因素,订单最终未能“成型”,采买愿望落空。全家人遂另谋用这笔“善款”购买一些营养食品和生活用品,表达心意。
那一天,也恰好是王某4岁女儿的生日。她一早给女儿订了一个粉嘟嘟的生日蛋糕。本来和女儿打趣,问能不能把漂亮蛋糕送给医生阿姨和护士姐姐?没想到,女儿干干脆脆同意了。
于是,“礼物队伍”中便多了一个写着“平安归来,一个不少”字样,装饰着金灿灿“冠冕”图案的蛋糕。除了征用女儿的生日蛋糕,13岁侄女一笔一划书写的感谢信,都是王某一家人为抗击疫情所尽的心力。
采访最后,王某掷地有声地对我说:“我们能捐的物资不多、体量不大、价值可能也不高,但这份感恩的心意却是我们一家人能拿出的最最珍视的东西了!”
2月7日完稿当日,离立春已过去了3天,康定的气温似乎有所回升,至少阳光每天都会破云而出,大喇喇地映照着依旧摄人心魄的这片山地高原。
我当时码着字,晒着不太暖的太阳,却为王某所言的“我想大多数家庭都只想拥有普通的爸爸妈妈和儿子女儿,真不想有什么‘逆行’的英雄”这一句话,阵阵心酸且暖流涌动。现在念及当时的一幕幕情状,似乎依然心有戚戚焉,万幸“疫”去春来!
其实,在我短浅的职业生涯中,日常干着微不足道的“小事”,关键时刻却如“披铠执甲”一般罔顾生死守护一方的可爱的人,并不鲜见,但这次采访经历,之于我的意义,不凡。
念兹在兹,我想在广大新闻工作者迎来第二十二个记者节之际,和同仁们分享,不管我的“战友”今天是在行色匆匆的采访途中,或是奋笔疾书于案牍之前……
我祝福自己和大家:有记者情怀,把新闻做好,勇敢地再一次出发,向着又一个“5年又4个月”。
不忘初心 坚守梦想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文/图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触摸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声音;感知人物温度,点亮心中灯火……这是新闻人的职责和担当。在护林防火现场、在乡村振兴一线、在田野乡村……无数新闻人牢记初心使命,将脚下的泥土变成笔尖的芬芳,把心中的感动化成鼓舞人心的力量。
新闻人永远在现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记者这个职业,一年365天都是在写别人。今天,趁着记者节,也写写自己当记者的一段心路历程。
去年6月,我结束了在宣传部8年的工作,考入甘孜日报社,投身新闻事业。记得念初中的时候,我写的作文《20年后的我》就是当一名记者,现在想来,那是我心中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初的向往。
从通讯员到记者,于我而言这是一个跨度,要想写好新闻稿,只能用勤补拙。在同事的推荐下,我买了很多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从每天写一篇新闻稿件开始练习,坚持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刊登在报纸、新媒体上的稿件数量、阅读量也逐渐增多。
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写作过程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总结教训,是自己采访前案头准备不足。采访对象和内容等相关信息一概没搞清楚,贸然采访,只能一头雾水。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采访写作能力,我参加了红色遗迹看变化、走基层采访等采访活动。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在与其他记者、编辑的交流中,我的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新闻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并深深地爱上了记者这个既富挑战性又具责任的职业。
有时候,做足了采访前的问题准备,可真正采访时却发现准备的东西派不上用场,甚至采访的对象与内容都得临时调整。这时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开动脑筋,找准新闻点,设计问题,完成采访。采访完成不代表稿件形成,往往是采访后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来写作时才发现还是有些问题没搞清。即使找准了新闻点,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决了“写什么”,构思成文的时候还会遇到“怎么写”的问题。
于是,我常常为写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两个小时,为求得合适的句子、恰当的词语推敲十多分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很多时候,我都感觉自己真的能和古人相通。
选择做记者,就是选择永远在路上的生活方式。风里雨里节日里,始终坚守在新闻的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出自己的判断,方有下笔见真知。如诗句中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回想曾经往往留下的、能让我记住的还是写过的稿件,循着稿件一幕幕采访经历都能浮现眼前。这些稿件不断鼓励我、激励我,不仅是成品稿件带来的成就和思想表达,还有深入采访带来的感动和力量。
记得今年参与“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去我州东路片区采访,在磨西镇,我采访到了一位百岁老人。初夏夕阳晚照,谈到兴浓时,老人拉着我的手开心地说,自己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她也走过了将近100年的难忘岁月,见证了磨西百年风云变化。
采访中我感受到了她感恩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继而把力量赋予文字传递给读者,这些正能量激发我个人、业务双重成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抵如此吧,与优秀的人交谈,受益匪浅。
采写中我还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此前,在重走长征路·红色遗迹看变迁的采访活动中,我走进丹巴县党岭村,采访了当地多名村民,发现他们的故事很平凡,没有惊心动魄,也不扣人心弦,却都在讲述奋斗中的幸福故事,令人感动。于是,我把村民们开民宿、做马帮、种草莓等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写了出来,向人们展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真实的参与乡村振兴的群体,稿件《昔日长征路 今朝换新颜》一气呵成。稿件写好了、发表了,看着报纸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头涌上一丝甜、一丝苦、一丝酸,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对于我们来说,记者节不过是普通的一天。准备选题、联系采访、去现场、按时交稿……对于记者来说,时间紧张、三餐不规律、熬夜写稿早已成为家常便饭。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日常外出采访,尤其是突发事件一天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饭。有人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去年记者节,我们在一起谈论,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见过凌晨123456点的康定、甘孜、石渠、得荣……”
做记者一定要做好舆论导向,讲政治、顾大局,把握住新闻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用文字还原事实真相,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
我在出差采访写稿的时间里,我的女儿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跳、学会了骑自行车。我错过了所有“第一次”。到晚上,女儿常苦等我到家,提着最卑微的要求,“妈妈把《小红帽》的故事讲完”,但除了这些时刻,做记者,其实还不错。做妈妈和做记者其实没有太大的不同,遗憾和欢欣里,功不唐捐。这一切,像是命运的选择,我从来没想过除了记者,我还会更喜欢,更愿意做什么。
如今,两年的光阴已经在我蜜蜂般的采撷和收获中不知不觉流走了。无论是在县城、街道采访,还是到乡村、农家采风,无论是伏案疾笔,还是在电脑前写作,我始终都保持着一颗不甘寂寞的心。每每外出采访或者办事时,总有人出乎意料地喊出我的名字,那种欣喜之情让我所有的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
而我,喜欢这份艰辛,尊重这份使命,所以固守这份责任。
把脚步迈向最基层
◎本网记者 丁瑶 文/图
“记者节要到了,你围绕这两年的经历写一篇采访故事。”当记者部主任告知我在记者节来临之际写篇稿件谈谈当记者的感受时,感觉平时都是在写别人,轮到写自己了,说实话挺难为情的。
2019年9月,是我从学生到记者的身份转变期,加之又是初次踏上甘孜这片土地,没有熟络的亲人和朋友,这里的一切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
来到康定后,我租好了房,有模有样的置办起了小家电,买起了日用百货。同事告诉我,想要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看菜市场。因为在菜市场里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最市井、最亲民的一面,也是最能体现出当地人生活习惯的地方。于是,我习惯性地在大街小巷中来回穿梭,去发现“新大陆”、去挖掘“新闻点”……
去年12月份,我照例去菜市场“采风”,那天我的目的很明确,要去看看肉价涨了没,却无意间发现了首次尝试制作香肠的小林,她和我一样是外地人。她告诉我,出门在外,香肠是家的味道。我当即萌生了要写一篇《又是一年香肠季》的新闻报道,随即在采访本上草拟了提纲,从香肠的加工、肉铺老板售卖情况以及小林灌香肠的全过程入手。
小林在***电话指导下,从购买食材到完成加工历时3小时,长短不齐、大小不一的香肠才得以“面世”,看着那一挂挂香肠,小林忍不住笑出了声,“视频里面看着挺简单,今天尝试下来,怕了怕了,这种奇形怪状的香肠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去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小林滞留在了康定,没能吃上妈妈灌制的香肠,她觉得有点可惜,于是自己动手灌起了香肠,也想让妈妈尝尝自己的“手艺”,那天,小林长叹了一声说:“突然发现,我好像真的长大了。”
那天,见证了整个过程的我,不像是记者更像是朋友,也觉得香肠已经不能单单用好吃来形容了,它有了更浓的味道,那便是“家”的味道……
“只要离得够近,就能感知到真;只要怀着真心,就会有所收获。”回忆起这两年来除了常规的政务活动报道外,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市场,因为它离生活很近、离普通人很近,只有接近它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报道。
2019年10月的“走转改”,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走近甘孜州的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从他们的口中感受甘孜州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到农牧民群众的一日三餐不再仅仅是酥油配糌粑,他们也吃上了大米和新鲜蔬菜。
有人悄悄地质疑我,“你拍的这些照片,说的这些事情,怕不是真的!”当时我只想用我的文字去回应那些质疑,每天拿着不知道改了多少个版本后的稿子跑去向老记者“取经”,只为让我的笔触更加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
在理塘县曲登乡的牧民定居点,听七旬老人伍金单真讲述游牧的艰难岁月,看牧民定居后的新变化,他说他们的生活能发生如此大的改变,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同时也离不开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关注。
在老记者和编辑的悉心指导下,《种下黄金菊 开出“致富花”》《彝族老阿妈唱起心中的歌》《生态农业让土地“生金长银”》等文章相继发表。而后,终于等来了认同甘孜新变化的声音,那是我的一个朋友,他说,“阿丁,今天看你写的那个文章,那个村子是我毕业之后一直想去看看的地方,以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村民的生活条件,挺让人揪心,如今早已大变样,能通过你的足迹看到他们现在的生活,这算不算是你间接的帮我实现了愿望?”
那天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好像成为了别人的“眼睛”和“耳朵”,看别人看不到的一面、听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变化,最后以自己的笔触进行真实的报道,这不就是记者的价值所在吗?
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变幻,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这是记者的责任,更是新闻人的荣光。
我们始终在路上
◎本网见习记者 杨沛月 文/图
记者是一枚记录时代的符号,他们怀揣着一份揭示真相的理想与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时刻奔跑在新闻现场,记录着每个时代发展变迁的故事。2021年11月8日是中国的第二十二个记者节,也是我入职后的第一个记者节,这是我学习新闻专业以来,终于能自豪地称自己是一名记者的节日。
一个新人记者短短3个月的工作经历比起前辈们、老师们的职业生涯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在新闻生产一线,我还是见得太少、学得也不多。初入甘孜日报社的我像是一个叩响了新闻大门的求学者,背着大学时期学习积累的知识行囊,进入到365天都运转着的鲜活的新闻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记录着自己的工作、别人的生活、变迁的世界。我从一个大众传播链条末端的普通受众,成为了一个专业新闻机构的传播者。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知,让我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也时刻铭记着自己肩上的责任。
说起我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初的印象即是童年时期爷爷阅读的报纸上文末署上一个个名字,而关于记者最初的记忆则是小学时期每次“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时,肩膀上扛着黑色大机器的叔叔们,每当他们的镜头对准我和小伙伴时,我们总会紧张地露出不自然的笑容。虽然年幼的我如此频繁地接触记者这一职业,却也没有料到未来的自己会在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最终正式走上新闻这条路,成为别人眼中报纸文末的署名,新闻现场拿记录本与黑色机器的人。
正式成为记者、踏入职场的我,却常常带着学生气。在工作中,我发现真实的新闻生产过程中,选题、采写、审稿、刊发与学校里实操练习截然不同,这让我一时无法将自己的角色从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转换成为一个职业记者。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能不能真正地踏上这条新闻之路,像前辈们一样在采访现场游刃有余,交出获得编辑与读者肯定的新闻稿件。在伴随着些许焦虑情绪的工作中,我不得不告诉自己万事开头难,但我不能让“难”长久地存在,成为一个具象的“拦路虎”。我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新闻、采写稿件提升自己,才能使我真正地迈进新闻的大门。
开始新闻稿件写作之初,我总是带着学生时代对稿件结构完整的要求进行写作,在修改文稿时也处于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总是觉得自己的文章里“五要素”都有,事件过程和结果也讲得比较清楚完整,忽视了自己写作的欠缺之处。通过老师们的悉心指点,我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稿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缺少“灵魂”,文章总是一味追求完整,事无巨细地包含很多内容,可是没有主旨,也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重点。为了改掉这个毛病,我努力从每次采访与写稿中提炼新闻点,把稿件最重要的内容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在介绍相关要素时,选择紧贴中心的要点进行结构串联,渐渐使自己的文章不像一篇记事散文。
3个月来,虽然我的脚步还没有走得太远,但以一个新的身份到访熟悉与陌生的地点,让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新闻记者视角。每次在采访中倾听被采访人的故事,都能带我去到脚步不及的远方。暑假在集市售卖水果补贴家用的女孩儿会带你去到她自家的果园,经历她每一个辛劳却满足的暑假;采集野生菌的村民会带你走进晨雾浓浓的针叶林,采撷昨夜刚破土的新鲜松茸;警务站值勤的交警们,会带你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大雪纷飞的夜里,顾不上寒冷与饥饿,紧急地指挥着交通。
如今的我已经渐渐将自己的身份转变成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以记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记录事实。
记者肩负着传播事实的使命与责任。既然选择了新闻这条路,我愿去到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见到别人见不到的人、经历别人经历不了的事,以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笔触传播世界的真善美,观察、记录、探索、守望、传播……我们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