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筑路英雄”张福林

甘孜日报    2022年12月09日

张福林(1926—1951年),河南扶沟人,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159团3连60炮班班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豫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常在扶沟地区活动。张福林的母亲薛桂芳当时正是共产党的秘密交通员,16岁的张福林也扛起了红缨枪为部队站岗放哨,帮助母亲为革命工作送情报。1947年,张福林的母亲在掩护共产党员转移时被国民党特务残酷地杀害,年仅35岁。

1948年,张福林正式入党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太原、秦岭、成都、川西剿匪等战役。1951年,张福林随军入藏,加入了筑路部队,其所在部队承担德格县雀儿山天险段任务。

为了使自己尽快成为爆破行家,张福林刻苦钻研,虚心向工程人员请教技术并利用工间休息到附近工兵部队学习经验,很快其高超的放炮技术使他成为了全连有名的“大炮手”,因此连里任命他为爆破班班长,专门为筑路解决放炮技术难关。张福林在雀儿山筑路,创造了一个奇迹:原来一个炮眼,只能炸掉2—3方石头,而张福林探索出来的一套爆破方法,创下40公斤炸药炸470方石头的纪录,是当时全国爆破标准功效的140倍。

施工时节正值寒冬,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上气温极低、严重缺氧,张福林因此患上严重的贫血病,但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白天带领全班12名爆破手迎着暴风雪奋战在爆破一线,夜里战友们入睡了,他还在清理和修理全班的修路工具。由于山上条件苦、工作累,张福林不慎饮用了没有烧开的水,连续几天腹泻又高烧不断。部队首长让他下山养病,他对工地放不下心,以筑路紧张为由坚持下来。12月10日午后,张福林还是习惯最后一个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和炸药放置情况,正当他在细心查看炮眼深度,计算装药量,丈量引线长度时,一堆大石头从山崖上垮了下来,张福林来不及躲闪,有两块大石头砸在了他的右腿和腰上,鲜血当即染红了冰雪。当战士们把他从石堆里刨出来时,张福林已经昏死过去。当张福林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怕是不能再为党工作了,我衣服口袋里还有45000元(旧币,折合人民币45元),请代我交最后一次党费吧!”卫生员要给他打针,他哑着嗓子拒绝:“不要了,替国家节省了吧!”战友们要抬他上担架,他拒绝道:“我不行了,你们赶快上工去吧!”就在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抬上担架时,他挣扎着说:“同志们,你们围着我耽误工作,赶快上工吧!藏族群众在等着你们,快把公路修到拉萨。”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张福林在这样的牵挂中离开了他心爱的战友和不舍的工地,长眠于雀儿山,年仅25岁。

张福林牺牲后,《人民日报》发表了《学习张福林忘我精神》的短评,予以纪念。18天后,雀儿山段公路修通。1952年7月20日,张福林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一等功臣。

“筑路英雄”张福林的精神,鼓舞着筑路部队,战冰川、斗恶水,将公路不断地向拉萨延伸。张福林生前所在的炮班被命名为“张福林班”,继续进行着张福林的事业,保持和发扬着模范班的精神。

2011年4月,张福林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60位感动西藏人物”。

如今,雀儿山隧道通车了,为了方便瞻仰和祭奠烈士,德格县政府将张福林烈士墓迁至雀儿山隧道西出口,修建了张福林烈士新陵园和纪念馆。同时,建立德格县雀儿山18军红色教育基地。在新的“张福林烈士陵园”的大理石碑上刻有这么一段话:“张福林同志对自己生命未作出任何考虑,而所关怀的是党与祖国,是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是施工部队的集体利益……”

“筑路英雄”张福林成为雀儿山上不朽的丰碑和川藏线上不灭的精神。


  • 上一篇:州财政局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民生支出
  • 下一篇:85岁老党员泽仁翁召:党的恩情永不忘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jjgz/8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