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农村寒门子弟能否“逆袭”?

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14日

   ■欧阳美书

   国人有一种驼鸟性格,只要没波击到自己,总是把头埋着。与这种驼鸟性格相近的,便是视而不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习性。譬如这城乡教育差距,存在几十年了,最终却是借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气宇轩昂”地说了出来。

   这孩子的话,很有意思,大家应该记住,现辑录于此:“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而且家庭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我的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熊孩子一点也不熊,他这话让我想起学过的一篇课文“皇帝的新衣”,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真相,但却被一个孩子率先说了出来。

   熊孩子这话,揭露了两个真相:一是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二是贫富家庭之间教育差距不小。按熊孩子的说法,农村的孩子或贫寒家庭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至少是越来越难考上好大学。熊孩子说的虽然很难听,但都是事实。问题在于:农村或寒门子弟有没有出路,或者说他们能否演绎一场完美的“逆袭”?

   很多年以前,全国农村还在“普九”时,笔者就曾疑惑过,为什么一定要把学校建在村上?现在看来,恶果已经出来。中国的教育教学质量,除非出现神迹,否则一般会呈村小、乡镇、县城、城市、省会城市、国际化城市这样的阶梯状态,愈往大处,其质量愈高。学校设在村上,唯二的好处,学生上学成本低,校舍建设成本低。但坏处却不少,一是教师不愿意去村小教书,被迫去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安心,把学生当羊放;二是各类教学仪器使用效率低,甚至不配备;三是规模太小,无法发挥学校管理及教研功能。

   笔者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村小一直存在,那么教育质量会一直垫底,农村孩子本来条件就差,在小学阶段就输了一截,以后的前途确实难以猜度。以其把学校建在村上,还不如向乡镇或县城转移,对于孩子可能增长的费用,国家完全可以给予适量的助学补助。毕竟,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由国家支付其一定培养成本也不是不能理解。

   除了这种地域上的教育差距,还有一种政策制造的教育差距,譬如给学校评等级,投资向重点学校倾斜,而不是同等对待。更有一个极端恶性的政策,就是允许公办学校收取择校费,一年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择校费,赤裸裸地将贫寒子弟拒之门外,把教育搞成了完全的丛林法则。教育最正确的做法,不是人为地制造这种名校,而是在各学校内部评聘名师,让那些哪怕在乡镇学校教书,但真有本事的人能够提升其名望、地位、收入,打破大锅饭,拉开收入差距,形成一种敬业与上进的氛围。

   除此之外,农村或寒门子弟还有没有办法逆袭?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认清形势,端正心态,准备吃苦。我们很多人,一说到各类“二代”就义愤填膺,这其实是心态不对。譬如熊孩子骄傲地说他的的父母都是外交官,所以熊孩子可以“轩昂”地享受“二代”的好处。很多人觉得这不公平,为什么熊孩子能够享受,而自己不能享受?其实,如按某些人的想法,真正“公平”大家都一样了,那才是真的不公平。

   熊孩子的父母,不是天生的外交官,而极可能原本也是贫寒子弟,后经历一番“奋斗”出来而被国家选拔成为外交官的。其父母有了财富地位,在北京工作,熊孩子为什么不能享受更好的成长条件?这种情况,只要是地球上的正常国家,都是按如此规则行事的啊!所以对于我等农村贫寒子弟而言,以其报怨“二代”,还不如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代”。这个世界是有因果律的,只有曾经付出过、奋斗过,才会有收获,才可能有享受。如果我们祖上没有好好地付出与奋斗,那就从我们开始吧。

  • 上一篇:以法治刚性守护斑马线安全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