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全面依法治国 实践的新亮点

甘孜日报    2017年10月31日

     ■胥勇

     法治兴则国家兴,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做出重要部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场治理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让改革更加于法有据了;严格执法,让权力行使不再任性了;公正司法,让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强了;全民守法,让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更加坚定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深入推进,掀起一场深刻的国家和治理革命。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依法治国举措最有力最集中的五年、成就最丰硕最显著的五年、经验最丰富最系统的五年,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从凭经验办案,到依证据断案,非法证据排除,司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从被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到清理行政规范证明事项,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从群众多跑路到“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让数据流动起来“一站式”服务,智慧社区、智慧政府、智慧社会的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便捷。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举措掷地有声,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201551日,立案登记制在全国法院正式实施。截至20174月底,全国法院登记立案数量超过3200万件,同比上升39.83%。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不断增长的案件数量,我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一方面推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另一方面着力深化司法配套改革,实现了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双提升。

    一种全民信仰

    法治的真谛,在于每个人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越来越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日益常态化,这种转变主要来自于法治的权威。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恪守法治精神,才能确保权力行使不偏离法治轨道,政策举措符合群众意愿。如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已经成为评价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已经成为晋升干部的重要内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与此同时,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时始终坚持法律至上,防范了以言代法。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实践证明,各级领导干部越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践行法治不动摇,越能提升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越能促进全社会法治氛围的形成。过去五年,普法宣传广泛开展,法律服务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广大群众的法治理念不断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

    一份执着追求

    新出台的法律越来越接地气了,群众办事不用再来回奔波了,“老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了,群众眼中的点滴变化,折射出的是法治中国的坚实足印。历史性成就,需要法治守卫;改革发展这艘航船,需要法治护航。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报告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部署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严格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绝不能有半点含糊。只有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基本方略和重大举措落到实处。

    中央层面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体现了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的决心和勇气,更加凸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名称以中央“领衔”的领导小组,历来受到外界关注。中共十八大之后,新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等,为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在中国目前的阶段,设立中央领导小组,有利于整合职能部门的资源,从最高层统一配置资源,有助于冲破各种利益羁绊。而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坐标下,在建设“法治中国”概念提出四年多的关键节点,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背后深意愈加凸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将发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的多项职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谋大局,把方向”。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党务各个部门和组织机构,关乎到每个公民、每个党员,没有统一协调,难以形成良性整体机制。基于此,领导小组的成立,将以更高的站位克服各种阻力,协调各种组织。

    回望过去五年,在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依靠“法治”所发挥出的巨大功效,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构筑的中国“法治大厦”基体已清晰可见。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中共中央已注意到,并为之付诸行动去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一全新提法,成为“依法治国”范畴中的最新表述。20131月,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上,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四年之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提出,明确要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多个层面持续发力,所坚持的正是“厉行法治”。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杨永纯说,十九大报告中54次出现的“法治”,既涵盖了宏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亦有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具体行动,为“依法治国”描绘出清晰的实践脉络。

  • 上一篇:把握新要求 跟上新时代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