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基础扎实方能赢得“脱贫大考”

甘孜日报    2019年02月22日

     “脱贫大考”是综合性考核,是衡量一个地区精准扶贫水平和成果的一把标尺。贫困地区要赢得“脱贫大考”,应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基础设施要完善,产业基础要扎实,技能培训要跟上

       进入2019年,全国一大批贫困县和贫困村将脱贫摘帽。目前,一些贫困县和贫困村已进入评估验收阶段,等待着“脱贫大考”。

    “脱贫大考”是综合性考核,是衡量一个地区精准扶贫水平和成果的一把标尺。笔者在西部贫困地区调研了解到,尽管造成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扶贫方式各不一样,但已经脱贫摘帽和即将脱贫摘帽的县市区都有一个共性:基础扎实。相反,一些急于求成、基础不牢的县市区却落在后头。

     首先,基础设施要完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特别是“村村通电”“村村通路”“危房危窑改造”等一批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原有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需要改造升级或新建。近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投入空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标准提高了,功能增加了,覆盖面也大幅增加了,为实现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可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个别贫困地区急于求成,不愿意在这方面花钱,不愿意下功夫补短板,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不完善,从而影响了脱贫进度和效果。

      其次,产业基础要扎实。特色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石。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也要同等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地区自身消费能力有限,农副产品主要销往大中城市,没有过硬的品质、鲜明的特色和响亮的品牌就难以立足。因此,贫困地区产业布局起点要高,眼光要远,要找准主导产业精准发力,紧紧围绕质量、品牌、规模三大要素抓好建设,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比如,近年来涌现出的“中卫硒砂瓜”“通渭中药材”等一批叫响全国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当地脱贫进程。

     再次,技能培训要跟上。近年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贫困地区加快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现代农业技术被大量推广应用。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田间学校、用工企业等各类机构针对贫困人口进行了大量技能培训。这些培训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都很强,有效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掌握了过硬的技能,贫困地区的农民就能在企业稳定就业,实现顺利脱贫。不仅如此,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能带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一些专业户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前提。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期待尚未实现脱贫的地区能总结经验,查漏补缺,筑牢基础,圆满赢得“脱贫大考”。


  • 上一篇:阳光下是汗水 月光下是焊花
  • 下一篇:没有了